求職簡歷常見的寫作誤區

“好鋼用在刀刃上”。求職簡歷有時候要求填寫的項目太多,哪些是關鍵環節必須嚴格把關斟酌、哪些是細枝末節可以一筆帶過要搞清楚。

求職材料不是找工作的必要條件,有的同學沒有簡歷同樣可以得到接受函。但是,有些畢業生為了使求職材料“好看”,有些缺乏相關的常識,經常導致相反的效果,需要引以為戒。

(一)簡歷的誤區

1.簡歷“注水”。某企業舉行校園招聘會時一個學校竟然冒出了16個“學生會主席”,眾多的部長及助理,剩下膽小的最起碼也是“班幹部”,畢業生簡歷“兌水”是高校比較普遍的現象;報載,一名自考生,因求職時冒充北大博士,製造虛假文憑簡歷已經構成犯罪。需要提醒的是,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求職者的職業道德和團隊精神,很多用人單位認為簡歷作假表明求職者有道德和人格上的缺陷。技能和知識結構上的缺陷可以培訓,人格上的缺陷卻無法彌補。大學畢業生簡歷作假必然會影響自己的職業前途,而且會給自己的未來留下“丟人”的證據。

2.簡歷不“簡”。如果能夠在一頁紙上清晰地表達自己,就不要用兩頁紙。如果使用兩頁紙,就要注意將重要信息放在第一頁,比如你出身名校,就一定要把教育背景緊跟名字列出;每項標題中最重要的細節一定要放在第一項,隨後是次重要細節,使簡歷上的重要內容得到有效突出;同時,因簡歷上的版面有限,可以選擇將姓名作為標題,聯繫方式、地址緊隨其後,將剩下的空間留給實踐經驗。太多的人想把他們的經歷壓縮在一頁紙上,當將簡歷格式化地縮到一頁時,許多求職者就刪除了他們給人深刻印象的成就。

3.簡歷群發易成“垃圾”。近日,一種簡歷群發軟體在網上風靡開來,由於缺乏針對性,很多“海投”的簡歷根本到不了招聘企業人事經理的手中,甚至讓招聘企業煩不勝煩。

4.個性描述變成“形容詞大本營”。很多畢業生簡歷的最後一項都是對自己性格特點的描述,然而這類描述幾乎成了褒義形容詞的堆砌,千篇一律,沒有個人特點。個性特點是一個人“軟技能”的體現,這點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重視。一是為了了解求職者的性格以及價值觀是否和公司的企業文化相符合;二是了解求職者的個性是否符合崗位要求。

5.求職宣言“表忠心”。“今天公司給我一份職業,明天我為公司開創一片事業”,很多畢業生為了“表忠心”,紛紛在簡歷最後寫上求職宣言,廣告標語式的“宣言”空洞雷同,不要也罷。

(二)求職信常見的毛病

1.不夠自信,過於謙虛。謙虛雖然是美德,可是現代社會裡過謙卻越來越不合時宜了,因為過於謙虛將使人無法了解真實的你。求職者應當在信中強調自己的強項,即使不可避免地要說明自己的弱項,也沒有必要那么自卑。

2.語氣過於主觀,過分自信。對於招聘單位來講,他們大都喜歡待人處世比較客觀與實際的人,因而求職者在信中要儘量避免使用“我認為”、“我覺得”、“我看”、“我想”等字眼。

3.學生腔語言。“給我一個機會,還您一個奇蹟”,類似這樣的求職語往往會在大學生的求職信中出現。用人單位希望招到的是務實踏實且有一定社會實踐經驗的人才,這種學生腔式的“空炮”可能導致招考官對你實際能力的否定,失去成功的機會,他們認為此類語言顯得不成熟且很虛偽。

4.長篇大論、羅嗦重複、華而不實。內容要簡潔充實,外觀要整潔,不宜設計得太過花哨,要讓人一目了然,只寫與應聘職位有關的工作經驗或資歷,每段寫一個重點,不要反覆講述同一論點。要寫出“骨頭”,不要“贅肉”。

5.消極的工作態度。有些大學生在信中會寫上“若貴公司要求……,則我自當……”這類陳詞濫調,會使人覺得你非常被動,做事無主見。現代社會講求創意與膽識,這樣寫求職信是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的。

6.過多簡寫詞語。可能你與朋友交談時習慣簡稱自己的學校或所修的學科,但在求職信上絕不應該這樣寫,如簡稱“地大”、“交運”等,這樣只會使人覺得你做事還是個學生氣,給人不良印象。正式檔案中學校和專業應寫全稱。

為了寫好簡歷和求職信,可以進行練習並列印出來,請老師或同學幫助進行評閱,提出修改意見。同時也一定要有一份英文版本,說不定用人單位的某個部門或某項工作,或用人單位與其客戶打交道時需要英語好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