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簡歷啟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在論語中對自己的一份簡歷。他說,自己15歲開始立志做學問,有了志向;30歲時對今後做人做事的態度定型了,不改變了,但偶爾思想還有波動,搖擺的情況;到了40歲思想就堅定了,不再搖擺了;50歲思想上了一個大台階,已經知道“天道”了;經過60年人生磨練,對於各種人的恭維、批評,都能做到聽進去後心情保持平靜;70歲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想法自由的去做,但是在不違反規矩的前提下。

孔子在這裡對自己一生的簡歷敘述中,(順便提一下,為什麼孔子沒有提到80歲該怎么樣呢?因為孔子就活了72年)孔子對自己人生每個重要階段都在體會、在總結。對於孔子上述的話,社會上有些人會有誤讀,如“三十而立”,很多長輩對如今80年代初的人總這樣的訓誡,“你都快30了還沒有立呀。。。。”之類。他們意思大概是說30歲了你就要事業上有了小成就,最起碼進入穩步發展期了。殊不知,孔子提到的是30歲心性定了,但仍會有搖擺,或是不自信,或是受外界干擾、誘惑。這些都是人生歷練的必經階段,完全是正常的。是到40歲才不搖擺,正式堅定了心性,擺正了位置。

就拿現在80年代初的人,30歲想“立”,沒有大機遇,沒有大背景,很難。但是完全可以確定個今後2024年重點發展的方向。比如想在行銷管理上發展、或是科研、或是人事行政等等,可以確定大類而不局限於具體行業,這就是必須的。只有30歲“立”住了這個方向,你才要在這之後多學習積累相關的知識、經驗、人脈,就是孔子一貫提倡的“做學問”了。在30歲-40歲這2024年間,你也許會遇到挫折,轉行的誘惑等,但如果你前期注意積累行業經驗、人脈,關鍵時刻就會給你重要的助力。試想,“2024年磨一劍”,40歲時,有前期正確的人生髮展軌跡,此時怎能還 “迷惑”呢!40歲或更早些時候事業的騰飛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而往往很多人不了解這樣的情況,嘴上掛著一些“名句”,意思卻是一知半解、張冠李戴,誤人誤己。30歲沒“立”住,心慌了,親朋一指責,或者一比較同齡中的優秀者,就更不自信了。孔子說過“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話,可見自信對人生的重要程度,人沒有了自信,待人接物更沒了分寸,就會像無頭蒼蠅亂撞一起,更不要說有計畫的制定深入學習計畫和職業規劃了。那就可怕了,恐怕要40、50歲才能“立”嘍。至於60歲一退休就真正“不惑”了。

借用一首詩作收官: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