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海約山盟見“海誓山盟”。
河山之德《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後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懷山襄陵謂洪水洶湧奔騰溢上山陵。
回山轉海轉動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火山湯海喻艱難危險。
海沸山裂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海沸山搖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隔山買老牛比喻人辦事冒失,沒有弄清情況,就輕易決定。
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這一行業的門道。
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高臥東山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閒。
關山迢遞關:關隘;迢遞:遙遠的樣子。指路途遙遠。
扛鼎拔山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功若丘山功:功績。若:像,如同。功績像山一樣。比喻功績非常大。
冠山戴粒冠山:把山當帽子,比喻大。戴粒:用頭頂粒,比喻小。形容大小雖異,
觀山玩水猶言遊山玩水。
關山阻隔關隘山嶺阻擋隔絕。形容路途艱難,往來不易。
高山峻岭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高山仰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放火燒山比喻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翻山越嶺翻越不少山頭。形容走山路的艱苦。
放虎歸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逢山開路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道。
覆海移山翻轉大海,移動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逢山開道形容不畏艱險,在前開路。常與“遇水迭橋”連用。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樑。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極為深生。
恩山義海恩愛像高山一樣重,情義像大海一樣深。形容恩惠深,情義重。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恩同山嶽猶恩重如山。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堆積如山聚積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極多
堆山積海形容東西極多
大好河山河山:國土。無限美好的祖國大地。
刀山火海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刀山劍樹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倒山傾海形容聲勢很大,力量無比。
道山學海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登山臨水形容旅途遙遠。也指遊山玩水。
登山小魯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眼光遠大。
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地動山搖地震發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鬥爭激烈。
調虎離山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東山高臥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閒。
東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盪海拔山搖動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氣非常大。
登山陟嶺陟:蹈、踏。即翻山越嶺。形容旅途艱辛勞累。
地動山摧見“地動山搖”。
東山復起同“東山再起”。
東山之志指隱居的念頭。
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登山越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疊石為山疊:重疊。把石頭堆成山。指假山
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藏諸名山,傳之其人諸:之於的合音;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後來志趣相投的人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峻的山嶺
叢山峻岭無數高大險峻的山嶺
殘山剩水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後殘餘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出山泉水出山:比喻出仕。舊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時那樣清白了。
春山如笑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藏諸名山見“藏之名山”。
尺山寸水每一小塊山水。
愁山悶海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楚水吳山楚地的水,吳地的山。指古時吳、楚兩國所屬地域。後用以指長江中下游一帶。
巴山越嶺巴:攀援。攀山過嶺。形容善於登山行走
跋山涉水跋:踏;山:山嶺;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敵百。指山河險固,可以二敵百。後指國力強盛,邊防穩固的國家
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敵百。比喻山河險固之地
逼上梁山逼:逼迫;梁山:又稱梁山泊,今山東省境內。比喻被迫起來反抗。也比喻被迫採取某種行動
不識廬山真面目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