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漢紀四 起玄黓攝提格,盡昭陽赤奮若,凡十二年

◎漢紀四(起玄黓攝提格,盡昭陽赤奮若,凡十二年)

○太祖高皇帝下

八年壬寅,公元前一九九年

冬,上東擊韓王信餘寇於東垣,過柏人。貫高等壁人於廁中,欲以要上。上欲宿,心動,問曰:"縣名為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於人也。"遂不宿而去。十二月,帝行自東垣至。

春,三月,行如洛陽。

令賈人毋得衣錦、繡、綺、縠、絺、紵、罽,操兵、乘、騎馬。

秋,九月,行自洛陽至;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皆從。

匈奴冒頓數苦北邊。上患之,問劉敬,劉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罷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獨可以計久遠,子孫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為。"上曰:"奈何?"對曰:"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辨士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可無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知,不肯貴近,無益也。"帝曰:"善!"欲遣長公主。呂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上竟不能遣。

九年癸卯,公元前一九八年

冬,上取家人子名為長公主,以妻單于;使劉敬往結和親約。

臣光曰:建信侯謂冒頓殘賊,不可以仁義說,而欲與為婚姻,何前後之相違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敘,唯仁義之人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頓哉!蓋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未聞與為婚姻也。且冒頓視其父如禽獸而獵之,奚有於婦翁!建信侯之術,固已疏矣;況魯元已為趙後,又可奪乎!

劉敬從匈奴來,因言:"匈奴河南牡羊、樓煩王,去長安近者七百里,輕騎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饒,可益實。夫諸侯初起時,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能興。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民,東有六國之強族,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臥也。臣願陛下徙六國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也。"上曰:"善!"十一月,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族及豪桀於關中,與利田、宅,凡十餘萬口。

十二月,上行如洛陽。

貫高怨家知其謀,上變告之。於是上逮捕趙王及諸反者。趙午等十餘人皆爭自剄,貫高獨怒罵曰:"誰令公為之?今王實無謀,而並捕王。公等皆死,誰白王不反者?"乃轞車膠致,與王詣長安。高對獄曰:"獨吾屬為之,王實不知。"吏治,扌旁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復言。呂后數言:"張王以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張敖據天下,豈少而女乎!"不聽。廷尉以貫高事辭聞。上曰:"壯士!誰知者?以私問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趙國立義不侵,為然諾者也。"上使泄公持節往問之箯輿前。泄公與相勞苦,如生平歡,因問:"張王果有計謀不?"高曰:"人情寧不各愛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論死,豈愛王過於吾親哉?顧為王實不反,獨吾等為之。"具道本指所以為者、王不知狀。於是泄公入,具以報上。春,正月,上赦趙王敖,廢為宣平侯,徒代王如意為趙王。上賢貫高為人,使泄公具告之曰:"張王已出。"因赦貫高。貫高喜曰:"吾王審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貫高曰:"所以不死,一身無餘者,白張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責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弒之名,何面目復事上哉!縱上不殺我,我不愧於心乎!"乃仰絕亢,遂死。

荀悅論曰:貫高首為亂謀,殺主之賊;雖能證明其王,小亮不塞大逆,私行不贖公罪。《春秋》之義大居正,罪無赦可也。

臣光曰:高祖驕以失臣,貫高狠以亡君。使貫高謀逆者,高祖之過也;使張敖亡國者,貫高之罪也。

詔:"丙寅前有罪,殊死已下,皆赦之。"

二月,行自洛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