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
拼音bù máo zhī dì
簡拼bmzd
近義詞窮山惡水、窮鄉僻壤
反義詞魚米之鄉、天府之國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成語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喪人,錫(賜)之不毛之地。”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形容荒涼或未開墾的土地
例子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丞相秉鈞衡之重任,而自遠征,非所宜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
英文翻譯waste land
歇後語禿子的頭髮;兔子不拉屎
謎語蕪;荒山;光山;天涯何處無芳草
成語故事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軍攻打鄭國,占領鄭國的首都,鄭襄公見徹底完蛋,只好光著膀子向楚莊王跪地求和,答應鄭國土地可以劃給楚國,鄭人做楚人的奴隸,只懇求給一塊不毛之地度過餘生。楚莊王見鄭襄公真誠悔過,就答應了他的求和要求。

成語正音地,不能讀作“de”。
成語辯形地,不能寫作“的”。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