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虧一簣

功虧一簣
拼音gōng kuī yī kuì
簡拼gkyk
近義詞功敗垂成、前功盡棄
反義詞大功告成、善始善終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解釋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後一點沒能完成。
成語出處《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指功敗垂成
例子倘朝廷內外不和,動輒掣肘,必將使剿賊大事,功虧一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英文翻譯fail to succeed for lack of a final effort
成語故事周武王滅商建周之後,各地諸侯紛紛朝貢給他。太保召公對周武王說:“他們把珍寶、玉器貢獻給你,你也要封賞他們,治理國家要時刻思想自己的德行,大德從小德積累起來的,否則就會功虧一簣的。”周武王從此專心治理朝政。

成語正音一,不能讀作“yì”。
成語辯析功虧一簣和“功敗垂成”、“前功盡棄”;都含有“以前的努力全白費;最後失敗了”的意思。但功虧一簣含有“導致失敗只差最後一點努力”的意思;“前功盡棄”中的“功”可理解為“功勞、功績或努力”;功虧一簣和“功敗垂成”的“功”沒有“成功”的意思。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