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不堪

狼狽不堪
拼音láng bèi bù kān
簡拼lbbk
近義詞驚慌失措、手足無措
反義詞鎮定自若、從容不迫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成語出處宋·朱熹《與政府札子》:“風痰大作,頭目鏇暈,幾欲僵臥,今已累日,精神愈見昏慢,委是狼狽不堪。”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例子掌聲如翻騰的怒海洶湧的撲向台上去,弄得這些醜類面紅耳赤,狼狽不堪。(劉白羽《雷電頌——懷念郭沫若同志》)
英文翻譯be in great distress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曹操騙殺西涼刺史馬騰,馬騰的兒子馬超率軍為父報仇,被曹操利用反間計,離間了馬超與韓遂。馬超殺死涼州刺史韋康自立為“征西將軍”,韋康的部下聯合曹操進攻馬超,讓馬超腹背受敵,十分狼狽,只好投奔劉備。

成語正音堪,不能讀作“shèn”。
成語辯形堪,不能寫作“勘”。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