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

忍辱負重
拼音rěn rǔ fù zhòng
簡拼rrfz
近義詞忍氣吞聲、含垢忍辱
反義詞忍無可忍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解釋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例子胡仇嘆道:“‘忍辱負重’。鄭兄,真不可及!”
英文翻譯bear disgrace and a heavy burden
歇後語駱駝挨鞭子
謎語好馬遭鞭子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孫權奪取荊州殺害了關羽,劉備十分氣憤,調集大批人馬親自東征東吳,連拔東吳數城。孫權只好啟用陸遜為大都督全力抵抗,由於陸遜資歷不深,很多將領不服他統率,他說君主看中他能忍辱負重擔此大任,你們得聽從指揮。

成語正音重,不能讀作“chónɡ”。
成語辯形負,不能寫作“付”。
成語辯析忍辱負重和“委曲求全”均有忍受屈辱;以求改變之意。但忍辱負重偏重於“負重”;即擔當重任;是“忍辱”的目的;而“委曲求全”偏重於“求全”;即以求保全;是“委曲”的目的;兩者目的不同。忍辱負重含有褒義;語氣重;“委曲求全”有時含有貶義;語氣較輕。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