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兩立

【拼音】shì bù liǎng lì

【典故】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戰國策·楚策一》

【釋義】兩立:雙方並立。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與事物

【相近詞】你死我活、誓不兩立

【相反詞】情投意合、親密無間

【押韻詞】乘間投隙、置於死地、哀感天地、雲堦月地、何足介意、掀天揭地、鷙鳥將擊,卑飛斂翼、好心好意、時運不濟、車轍馬跡、......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曹操率數十萬大軍進攻孫權和劉備。孫權召集大臣商討對策,張昭等主張投降,而周瑜認為要聯合劉備,利用曹軍不能打持久戰的特點抗擊曹軍。孫權採納了周瑜的建議,揮劍砍斷案桌並發誓說要與曹操勢不兩立。

【示例】這飲馬川賊人這等可惡!幾番來攪擾,與他勢不兩立!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回

【成語例句】  http://

◎ 他們關心世界各方面,也殷切地關懷中國人民,對中國人民堅決要解放台灣的意志是寄予熱切的同情和聲援;他們對於侵略中國的美帝國主義和賣國賊蔣介石卻予以仇恨,勢不兩立。

◎ 現在人民用自己的鮮血洗清了眼睛,我們認清楚了:只有蘇聯是我們真正的朋友,美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是和我們勢不兩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