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

【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成語故事】從前宋國一個農夫擔心自己田裡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三天過去了,禾苗沒見動靜。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急忙奔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對兒子說禾苗長高了一大截,兒子跑到田裡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典故】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

【釋義】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不切實際地辦事

【近義詞】揠苗助長、急功近利

【示例】那種不顧學生能否接受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無異於拔苗助長。

【其它使用】

◎ 吳萬森滿懷憂慮地說:"'搶先教育'違背了兒童成長的客觀規律,這種拔苗助長的辦法結果必將造成對孩子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傷害。"

◎ 例如"揠苗助長"中的"揠"太古雅,一般的人不容易懂,因此把這個成語改成"拔苗助長"就淺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