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學院


廣西民族學院創辦於1952年3月19日,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改稱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定名為廣西民族學院。

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1958年南寧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接見學校各族師生代表;1990年11月,江澤民總書記在溫家寶等領導人的陪同下到學校視察,對學校的辦學成績和校園環境給予充分肯定和讚揚;2001年3月,胡錦濤同志出訪東南亞三國時,親切接見了學校在越南、寮國講學、留學的師生代表;朱德、陳毅、賽福鼎、李鐵映、尉健行、司馬義·艾買提、陳至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極為重視民族高等教育事業,將學校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建設的五所高等院校之一。

學校1993年獲中組部、中宣部、國家教委黨組“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校”稱號,先後2次榮獲國務院和國家民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稱號,多次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1998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3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良好”等級。

學校已經發展成為規模較大,學科門類較齊全,師資力量較強,基礎設施較完備,辦學效益較好,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且具有發展潛力的綜合性少數民族高等學府。

1.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較齊全

現有普高全日制本科生8721人、碩士研究生274人、留學生281人,預科生141人。在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理科、工科、農科、醫科、商科7大學科門類中,學校有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商科、理科、工科5個學科門類,其中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商科、理科4個學科門類是學校的主要學科;13個碩士學位點,41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2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定點單位。此外,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將學校確定為全國10個“中國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之一,國家教育部將學校確定為“海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資助項目執行學校”。

2.師資力量較強,教學科研水平較高

現有專任教師603人,其中正高職稱85人,副高職稱234人。具有研究生學歷者24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有1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教育部確定的高校骨幹教師1人,廣西優秀專家1人,廣西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4人,廣西跨世紀人才1人,入選自治區“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入選“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畫”4人,一批教師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及“廣西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學校教師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成果豐富。1999年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級課題21項,省部級項目81項;出版各類著作142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179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論文46篇;獲各級各類教學科研成果獎187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74項。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進入中國百強社科學報和中國期刊方陣之列,在CSSCI中排名第35位,教育部名刊公示排名第16位,2003年曾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全國高校的學報中只有7家獲此獎勵。

3.辦學條件較好

現有校園面積1079畝,房屋建築面積32.1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41.8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為58.14。學校先後被評為南寧市最佳花園式單位、自治區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

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607萬元,有圖書資料106.16萬冊,電子文獻資料52萬冊篇、件。圖書檢索、查詢實現電腦化管理,設有電子閱覽室和專業虛擬圖書館,師生可通過校園網在館外查閱圖書資料。

4.開放辦學力度加大,對外交流合作活躍

學校先後與蘇州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關係。同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學校和學術機構簽訂了交流和合作協定;與多個國家互派留學生。學校先後招收了來自20個國家的1600多名留學生,累計派出留學生1000多名。多層次的開放辦學,增強了學校的辦學活力,最佳化了辦學模式與特色。

5.教學質量較高,學生創新能力較強

學校教學質量較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強。1997年、2001年兩次優秀教學成果評獎中,學校獲得自治區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8項,獲獎的項目和檔次排在全區高校前列。學生參加全國、全區各類競賽,取得了較好成績。在1999—2002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學校共有1人獲特等獎、7人獲一等獎、19人獲二等獎、38人獲三等獎;在2002年“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廣西區複賽中,學校代表隊獲團體總分第二名、集體二等獎;學生近年參加廣西高校化學化工類論文及設計競賽,共獲得一等獎12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0項。學生在校期間發表了大量作品,公開出版了《燃燒的向日葵》、《時代足音》、《閃光足跡》、《相思湖文龍》等一批文學作品集、調查報告集。

6.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較高,社會聲譽良好

一是學校被譽為培養民族人才的搖籃,建校50多年來已培養了65000多名少數民族幹部和各類專門技術人才。不少的畢業生已成為頗有成就的教授、專家、學者、黨政軍領導幹部。廣西每個市、縣(區)都有廣西民族學院畢業生擔任縣處以上領導職務。更多的畢業生能長期堅持在民族地區和基層工作,他們以較強的能力、較高的素質,突出的貢獻,為母校爭得了榮譽。二是學校是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的重鎮,民族學學科是自治區級重點學科,研究成果豐碩;三是學校的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樹起了“大寫作”品牌,培養和造就了頗有影響的相思湖作家群;五是學校生源充足,成為學生聯考報考的熱門學校,2004年普高招生錄取的文史類、理工類本科生分別高於廣西普通本科錄取分數線21分、15分,外語非通用語種基地班還錄取了不少超過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的考生。六是畢業生就業率逐年上升,2003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5.29,有176人被中直單位錄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對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成就進行了報導。

二、辦學特色與優勢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辦學宗旨,利用沿海沿邊的區位優勢,發展民族學、東南亞語言學特色學科,推進學科滲透,著力於開拓性、創新性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已經形成了突出的辦學優勢和特色。

學校堅持以少數民族學生為主要教育對象,對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政策,讓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根據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調整專業結構,增設社會急需、適應性較強的新專業。開設雙語(壯、漢)專業,強化民族文化交流,同時也拓寬學生的就業面。調整人才培養目標,使學生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身體素質,掌握科學技術知識,還要掌握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黨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國特別是廣西各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把民族語文、民族歷史、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工藝美術、民族傳統體育等內容納入教學計畫,設定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民族學、民族歷史、民族語言文學、民族藝術、民族經濟、民族文化比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必修課或選修課。進一步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 “大寫作品牌”優勢,加強寫作訓練,提升民族學生人文素質,學生寫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加強。既懂得民族政策、又有較高寫作能力的學生在民族地區受到普遍歡迎。加強對民族和民族問題的研究,在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壯族、瑤族、漢族歷史文化,壯族、瑤族語言文學等方面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並運用到教學中去。採取有效措施,鼓勵畢業生服務民族地區,滿足民族地區對少數民族人才的需要。學校畢業生大多數成為民族地區“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優秀人才,成為當地各條戰線的骨幹。

學校充分利用毗鄰東南亞的區位優勢,以東南亞語言學為依託,發展特色學科,打造學校品牌。學校高度重視東南亞語種越南語、寮語、泰國語、高棉語本科專業建設,建立了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語源優勢,採取獨特的3+1培養模式(3年在國內學習、1年到語言對象國學習),培養高質量的外語非通用語種人才。學校的越南語、寮語、泰國語等本科專業以其較長的辦學歷史,獨特的培養模式,較高的教學質量和較大的社會影響,成為學校生源最好、就業率最高、競爭力最強、最受社會歡迎的熱門專業。學校通過亞非語言文學重點學科建設帶動、輻射相關學科專業建設,以東南亞語言學為依託,增設對外漢語、旅遊管理、市場行銷、國際經濟與貿易、藝術等與東南亞經濟文化旅遊相關的學科專業。這些學科專業的學生除學習本專業知識和英語外,還選修一門東南亞國家的語言,開設介紹東南亞有關國家歷史與文化的課程,高年級的學生到東南亞相關國家學習1年或半年,使這些專業的本科生具有教育部規定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外,還掌握一門東南亞國家的語言並對東南亞的歷史與文化有較多的了解,具有比其他高校相同專業的畢業生更強的社會適應性和競爭力。

學校的發展目標是:堅持辦學規模與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正確處理好新形勢下規模與質量、發展與投入、教學與科研、改革與建設的關係。力爭到2010年,辦學規模穩步擴大,全日制在校生髮展到15000人。教學、科研力量明顯增強: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專任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0以上,其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5以上。碩士學位點增加到40個以上,爭取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教學和科研水平明顯提高:自治區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數量有明顯增加,爭取6年內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和課題30項以上,有相當數量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勵;年均科研經費達500萬元以上。辦學基本條件更加完善:新增校舍建築面積21.5萬平方米,使校舍建築面積達53.5萬平方米以上,教學、行政用房面積達30萬平方米以上;新增教學儀器設備3300萬元,使教學儀器設備值達8500萬元以上;新增圖書45萬冊,使適用圖書達150萬冊以上。

高校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廣西民族學院
高校代碼:10608
所在省市:廣西
學校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路74號
聯繫電話:0771-3834241
學校傳真:
學校網址:http://www.gxu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