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952年,為了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國家將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地質組、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和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地質組等合併,成立北京地質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成立的八大院校之一。

“文化大革命”使北京地質學院1966年停止招生。1970年遷至湖北江陵,更名為湖北地質學院,分散在江陵、丹江、江西和原北京校區四地辦學。1975年,學院遷入武漢市,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6年,武漢地質學院研究生院獲國家批准成立,躋身當時全國33所研究生院之列。

198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在北京的研究生部、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地質礦產部北京地質管理幹部學院、武漢地質科技管理幹部學院聯合組成中國地質大學,京漢兩地辦學,總部在武漢。

1994年,中國地質大學獲準進入“211工程”建設,成為國家在21世紀重點建設的百所高校之一。2000年,中國地質大學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現為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

建校50年來,中國地質大學已經為國家輸送了5萬多名畢業生。他們中有16位中國科學院院士,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多優秀畢業生活躍在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崗位上。

學校近況

中國地質大學京漢兩地辦學,總部在武漢,現任校長趙鵬大院士。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坐落在武漢東湖風景區南望山下,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轄漢口分校。現任校長殷鴻福院士,黨委書記張錦高教授。

學校2001年有教職工近2600人,其中,專任教師900餘人,教授近200人,副教授360餘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00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5人。

學校已經形成了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留學生和成人教育多層次多渠道辦學的完整培養體系。2001年在校學生規模21000餘人,其中,本專科生12000餘人,各類研究生2700餘人,各類職業技術教育近6500人。

學校積極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實施園林式校園建設計畫,努力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充分發揮校園環境育人功能。

學校圖書館書刊收藏80餘萬冊,電子期刊萬餘種,建立了館藏圖書資料庫、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和電子閱覽室,數字資源量達到1000G。

學校博物館陳列各類標本30000餘件,珍稀標本1000餘件,是國家“地球科學標本典藏庫”,“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的地質博物館工程2001年獲教育部批准立項建設並得到邵逸夫基金資助。新館面積1萬平方米,包括“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和“生物的起源與進化”兩大主體展區。新博物館將成為學校的標誌性建築。

學校於2000年啟動了“數字地大”工程。中國地質大學校園網(www.cug.edu.cn)覆蓋了校園內所有的建築,師生員工可以方便地訪問國際網際網路,CAI課件、電子教案、CAD教學和多功能教室逐漸普及,教學、科研和管理的數位化水平顯著提高。學校獲得國家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院校資格,現有校外遠程教學點近20餘家,學生4000餘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漢口分校位於武漢市繁華的漢口市區,學校占地面積近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萬多平方米。學校設有六個院系(部),教職工近340人,高級職稱者70餘人,開設本專科專業30多個,主要承擔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遠程教育及成人教育的任務。

學科建設

經過50年的艱苦奮鬥,中國地質大學已經由單科性的地質學院成長為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為了適應可持續發展的時代需要,傳統的地質學已經拓展為地質、資源、環境和地學工程技術互相交叉融合的地球科學。目前在地球科學領域有8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含北京校區),3位長江學者,5個全國高校重點學科,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2個博士後流動站。學校是教育部地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近年來,學校積極躋身於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負責制定了新的1∶25萬地質填圖技術規範,積極承擔中國地質調查局高級人才培訓任務,在國家重大地質調查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

學校建設有國家地質學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土資源部地質學工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80%以上的基地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基地的建設經驗及其成果逐漸在社會上產生影響。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地球科學》2000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中的“雙高期刊”(高知名度、高學術水平),名列高校學報前茅。

學校在保持地學優勢的同時,大力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學科和專業。學校已經覆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文學等6大學科門類,擁有40個本科專業、33個碩士點和11個博士點。非地學專業的學生占到80%,非地學碩士點占到50%。

今天的中國地質大學,既擁有一批蜚聲海內外的地質學家,也有一批在非地學領域嶄露頭角的優秀中青年學者;地大學子既研究古老的化石,也開發現代的軟體。單一地質學院的格局已經改變,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局面正在形成。中國地質大學已經初步成為地學優勢突出,理、工、文、管、經、法綜合發展的高等學府。

人才培養

近年來,學校積極推進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品德課、黨校、黨團組織和學生社團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針對學生競爭激烈,學習就業壓力大的特點,學校設有心理諮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對大學生普遍進行心理測試和心理教育,深受老師和學生歡迎。

學校大力提倡名師上講台,積極打造品牌專業,積極推進制度創新,鼓勵具有創新潛能的優秀學生脫穎而出。近年來先後採取“彈性學制”、“單科成績優秀獎勵”、“拔尖人才培養基金”、“創新學分”、“專升本”、“輔修、雙學位”、“七校聯合辦學”、允許學生重新選定專業、推薦在某一領域小有建樹的學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等措施,在學籍管理、成績管理、課程修讀方式等方面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餘地。

學校歷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2000年底,學校固定資產總值超過1.2億元,5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增加到121台(套)。教學用微機2891台,平均每四名在校生一台,基礎課和專業課實驗開出率分別達到99%和96.7%,生均實驗設備經費居湖北高校前列。這些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證。

走出校門,廣泛尋找適合專業特點的合作夥伴,建立產學研基地,是中國地質大學人才培養的顯著特色。學校現有7個校外實習基地,14個校外產學研基地。周口店實習站被譽為“地質工程師的搖籃”,革命老區紅安已經成為學校地學研究和德育教育的複合基地。學校連續十四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授予“全國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2002年5月,學校大學生長江源科考隊奔赴長江源區考察,其登山組登上了各拉丹東6621米的頂峰。這次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學校累計設立了30多項獎學金以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近年來,學校每年拿出10萬元,資助學生開展科學研究以及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在2001年全國第七屆“全國挑戰杯”競賽中,學校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團體總分在參賽的300多所高校中位居前30名。

學校高度關注貧困學生群體,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獎、貸、補、助、免、減、勤”的貧困學生幫助體系。2001年學校發放助學貸款金額256萬元,提供校內外勤工助學崗位900個。

學校高度注重人文素質教育,常年堅持請名家大師講學,文化藝術選修課初成體系;學校鼓勵並支持學生社團活動,大學生軍樂團享譽武漢高校。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體育,在登山、攀岩、野外生存、毽球、跆拳道、羽毛球等項目上具有優勢。學校連續在第四、第五、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獲“校長杯”。地大健兒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2001年學校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為95.15%,居湖北省高校第三名,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列。學校2000年被評為“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

科研開發

學校在努力培養人才的同時,還積極為社會提供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工程建設、產品開發和管理諮詢等多種服務。

“九五”期間,學校科研契約經費近1.5億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96項,發表論文近4400篇,其中進入三大檢索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200多部,取得發明專利10餘項。在2001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學校獲得湖北省科技獎14項,第一完成單位11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第二完成單位一等獎1項;第三完成單位三等獎2項。

2001年,學校順利通過“211工程”一期建設驗收。“211工程”重點建設了五大學科群,促進了學科交叉融合,提高了師資隊伍的學歷層次和學術水平,改善了學校公共服務體系,推出了一批以“金釘子”為代表的標誌性成果,大大增強了學校的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

以殷鴻福院士和楊遵儀院士為首的科研集體發現的浙江長興縣煤山D剖面,於2001年3月5日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確認為全球二疊——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和點(GSSP,俗稱“金釘子”),為我國贏得了學術榮譽。該成果被評為“2001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200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2001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榮獲2001年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學校組建了地大高科產業集團,創辦了鄂州高新技術園區,形成了軟體開發、鑿岩釺具、納米材料和地質環境工程等四大產品和服務系列,推出了一批以MAPGIS軟體為代表的具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2001年學校獨立組團參加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與30餘家投資商簽訂了高科技項目合作協定及意向書。MAPGIS地理信息系統自1997年以來連續5次在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國產GIS基礎軟體測試”中榮獲第一名,國內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

近年來,學校科研開發工作的顯著特徵是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服務於西部大開發。橫向合作經費占到科研開發經費的一半,在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內蒙、青海、西藏、新疆等省、自治區承擔的科研開發項目達100多項;工程碩士的培養指標主要投放在西部地區。

國際合作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九五”期間,先後邀請600多名外國專家學者來校進行科研、講學和訪問,聘請近30位外籍專家任教;先後派出300多人次到國外進行合作研究、學習、進修、訪問、交流;承辦各類國際學術會議17次,發表和交流論文近300篇;接收外國留學生的能力不斷增強。2001年,國家外國專家局授予學校外籍教師洛傑·梅森博士“友誼獎”。

近年來,學校與美、英、日、德、俄等30多個國家的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與莫斯科大學聯合培養學生的計畫已成功實施。

在與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寶石學機構英國寶石協會聯合辦學的基礎上,創建了中國大陸高校第一家珠寶學院。珠寶學院頒發的GIC寶石學證書已得到國際珠寶行業認可。第29屆國際寶石學會議將於2003年由中國地質大學和香港珠寶學院在武漢聯辦。

精神文明

學校積極探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改進黨在高校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初步形成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加強黨的建設的新思路。“九五”期間,學校黨委領導全校職工艱苦奮鬥,臥薪嘗膽,抓住了“211工程”建設和擴大招生規模兩大歷史機遇,促進了學科結構的轉型,使在校學生規模翻了一番,實現了學校的超常規發展,增強了黨在知識分子中的凝聚力。

學校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路,“地大之聲”集文字、圖片、視頻為一體,堅持正面宣傳攻勢,用健康信息占領網路陣地,逐漸成為社會了解學校的新視窗,學校認識社會的新渠道。

學校堅持以德治教,大力倡導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堅持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和管理育人,著力打造德學雙馨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學校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致力於把校園建設成為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近年來,學校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兩次榮獲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學校堅持民主辦學,依法治校,實行幹部競聘上崗,推進校務公開,充分發揮職代會的橋樑紐帶作用。2001年學校被評為湖北省1996年-2000年基層依法治理“十佳”單位。

展望未來

在新世紀裡,地大人將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學校的各項工作,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堅持與時俱進的辦學風格,把中國地質大學建設成為以地球科學為主要優勢、多學科綜合發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高校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高校代碼:10491
所在省市:湖北
學校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魯磨路
聯繫電話:027-87801481
學校傳真:
學校網址:http://www.cug.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