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教發函 〔 2002 〕 2 號),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併成立的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學科為主,法學、理學、工學等多學科滲透的、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多科性大學。原渝州大學創建於 1978 年 10 月,隸屬於重慶市政府。原重慶商學院在原重慶市財貿學校的基礎上創建於 1985 年 5 月,隸屬於原商業部。 重慶工商大學現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政府管理為主, 被國家確定為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占地總面積 2333 余畝。主校區設在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緊鄰重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座落在長江之濱,南山之麓,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通信暢通。另有江北區董家溪和沙坪壩區井口兩個分校區。學校被評為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和“文明單位”。

學校擁有一支學科專業配套、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 1595 人,其中專任教師 1030 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職工 419 人 (其中正高職稱 84 人) ,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 451 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22 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 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0 人, 市級重點學科帶頭人 3 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 11 人、後備人選 3 人,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41 人。校級學科帶頭人 15 人、學術帶頭人 31 人、學術骨幹 50 人 。 截至 2003 年, 學校已獲得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組正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和機械工程、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學科組副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

學校目前在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研究生近 20000 人,已為社會輸送了本專科畢業生 30000 多名,有的已成為技術、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骨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現有 21 個教學院(系)、 3 個碩士專業和 48 個本科專業。其中,碩士專業有區域經濟學、企業管理、環境工程 3 個;本科有經濟類專業 8 個、管理類專業 10 個、文學類專業 10 個、法學類專業 2 個、工學類專業 12 個、理學類專業 5 個、體育教育類專業 1 個 。 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會計學等 4 個本科專業是國家教育部直接管理的專業點。 學校與荷蘭科教文基金會聯合創辦現代國際設計藝術學院、與歐洲派斯集團聯合創辦派斯學院、與香港隆興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創辦 國際商學院 、與經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創辦融智學院等 4 個二級學院。

學校 “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天然藥物研究實驗室”被確定為重慶高校市級重點實驗室。 現有“區域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和“企業管理”等 3 個市級重點學科和“環境工程、中國古代文學、套用數學、產業經濟學、中國現代文學、市場行銷、會計學、金融學、民商法學”等 9 個校級重點學科 。 其中,“區域經濟學”是重慶市重點建設的重點學科。 設有區域經濟研究院、管理研究院、環境保護研究所、油液淨化技術研究所、綠色包裝研究所、現代會計研究所、商務策劃研究所、巴渝文化研究所、法學研究所、金融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企業管理研 究中心、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數學模型及套用研究所、大學生髮展研究中心等 15 個研究機 構,其中, “區域經濟研究院”被市政府確定為全市 16 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 。 這種多學科聯合的科研機構極大的促進了新興邊緣學科和整個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政府、企業和社會提供了決策諮詢和相關服務。

學校三個校區校園網均已建成並互聯互通,校內共布放光纖近 50 公里 ,安裝信息點近 12500 個, 建成了“全球發展學習網路重慶遠程學習中心”, 校園網主幹頻寬為 1000M 。校園網通過中國教育科研網( CERNET )和中國公用信息網 ChinaNET 兩個出口,共 22M 頻寬接入 INTERNET ,實現了與網際網路的全面快速互連。在重慶教育城域網工程竣工後,學校將成為重慶教育城域網主環節點之一,屆時將以 1001000M 速度接入 CERNET ,並為周邊教育科研單位服務。

學校教學及科研設備齊全。圖書館藏書 122 萬餘冊,中外文期刊 1900 余種,建有重慶市第一家中國期刊網開放式鏡像站和國家知識網路管理服務中心二級中心、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諮詢站,與史迪威基金會合作建有“史迪威圖書館”。學校擁有先進的電化教學中心、計算機中心及各學科實驗室,教學用計算機共 6630 台, 教學儀器設備總額 8194 萬元 。

學校各種基礎設施完備。擁有設備先進的多功能學生體藝活動中心、功能齊全的學生公寓和標準室內外運動場、 游泳池和籃球、排球、網球場等各種運動場館。新建成的綜合教學大樓,安裝有代表目前國內高校先進水平的多媒體互動式網路教學系統。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堅持科學與經濟建設相結合,並積極將科學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近五年來,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 10000 多項, 獲得國家級(含教育部)科研項目 28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獲得省部級科研項目 345 項,省部級科研獎勵 51 項;獲得橫向科研項目 348 項 。學校研製的高效真空濾油機和透平油專用濾油機系列產品、螺紋鋼盤冷軋模具、心血管參數測試裝置、銀耳發酵飲料及其製備方法等成果共獲國家專利 17 項。其中發明專利 1 項, TY-II 透平油專用濾油機系列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 尤里卡 國際發明獎,獲國家專利 6 項。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與企業聯合辦學,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與境外 10 余所高校和香港國際專業服務機構( MSI )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不斷加強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荷蘭、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友好交流與協作。 每年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訪問、講學和合作研究,並選派優秀教師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學校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教學科研並重,改革創新,促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把學校建設成為以經管文為主、法理工滲透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學。



周希賢書記 : 全面主持黨委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組織部、機關黨總支、離退休工作部、黨校、校報。

周希賢 教授,男,漢族, 1947 年 6 月出生,浙江寧波人, 1983 年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醫學學士。畢業後留校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和高校管理工作,歷任重慶醫科大學校團委副書記、 83 級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學生處副處長、學生工作部部長暨學生處處長, 1994 年 3 月任重慶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 1999 年 3 月任渝州大學黨委書記, 2002 年 3 月任重慶工商大學黨委書記。

周希賢教授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是重慶市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學術帶頭人、第二屆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重慶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團顧問、國家人事部專家服務中心顧問委員、全國中華愛國主義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1997 年至今,擔任重慶市高校高級職稱評審會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組評審, 2003 年擔任重慶市高校高級職稱評審會委員。

周希賢教授熱愛教育事業,先後擔任思想道德修養、醫學倫理學、形勢與政策、大學生就業指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效果好。

周希賢教授重視科學研究,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與人才培養的研究,科研能力強,注重將科研成果套用於實際工作,先後主持國家教委、衛生部、教育部、四川省教委、重慶直轄市教委科研項目 11 項、校級科研項目 4 項,均任課題主持人;先後在《探索》、《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等國內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3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 8 篇;主編大學生素質教育專著《新世紀大學生學會論》、“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叢書《健身與健心》、《新編高等學校黨課教程》、《學習·探索·創新——學習研究十六大精神文集》等著作 5 部,參編四川省統編教材和著作 2 本。其科研成果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重慶市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三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論文三等獎、第四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論著獎、重慶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德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3 項、重慶市高校鄧小平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四川省高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重慶市政府科技顧問團優秀決策諮詢獎、重慶市社科界“西部大開發與重慶大發展”優秀理論文章三等獎等 18 項。

周希賢教授 1989 年 9 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1987 年、 1993 年、 1996 年 3 次被評為“四川省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 2001 年、 2003 年被評為“重慶市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2001 年被評為“重慶市高校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優秀黨政領導幹部”。



王崇舉校長 : 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人事處、財務處、發展規劃辦公室(包括征地辦公室)、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招生就業處、遠程教育暨網路管理中心(世界銀行遠程中心);

王崇舉,男,教授,碩士生導師,漢族,中共黨員,重慶人,1948年出生。1987年研究生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經濟數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2月,任重慶師範學院副院長。1999年3月至2002年4月任重慶商學院院長。2002年4月至今任重慶工商大學校長。

王崇舉同志長期從事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運籌學、系統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研究專長為巨觀經濟決策理論和方法及高等教育管理,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為重慶市重點學科“區域經濟學”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學位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社科規劃領導小組成員等。

王崇舉同志先後主持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科技規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與軍轉民》和《中西部地區以高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環境和條件研究》、國家科技部軟科學項目《東西部開發戰略比較研究及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等國家、部委、省市科研項目20多個。主編的專著有《成渝高速公路建設與沿線經濟發展》、《面向21世紀的重慶開放經濟》、《中國西部傳統產業的高技術改造》、《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與科技進步》等,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其科研成果獲國防科工委軟科學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四川省和重慶市政府科技進步獎和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10多項,獲國家人事部人事科研成果、重慶市發展計畫委、重慶市科委、重慶市統計局等單位獎勵多項。成果多次被政府和有關單位採納運用,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曾領銜成功地申報了重慶市第一個區域經濟學碩士點。

王崇舉同志系第一、二屆重慶市人大代表。



黃志亮副書記、副校長: 分管研究生處、學科建設辦公室、學生處、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審計處;協助王崇舉校長分管招生就業處;

黃志亮,男,教授,漢族,中共黨員,重慶人, 1955年8月出生。1988年研究生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獲經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在重慶市市政府辦公廳財經辦任主任科員。1989年到重慶商學院工作,先後擔任系副主任、系主任、黨委委員、副院長,1995年獲國內貿易部有突出貢獻的部級專家稱號。2002年4月任重慶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黃志亮同志長期從事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現任重慶市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會會長,《西部經濟論壇》(重慶工商大學學報)副主編。

黃志亮同志先後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長江三峽經濟開放區發展研究》等 課題十餘項,獨立或合作出版的專著有《現代企業創新論》等10餘部,先後在《經濟學家》、《中國工業經濟研究》、《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學動態》、《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要代表作為《重慶經濟發展論》(專著)、《長江三峽經濟開放區發展研究》(專著)、《東西部開發比較研究及西部大開發戰略選擇》(專著)、《實施四大方略,推進重慶經濟開發》(論文)、《重慶與上海經濟發展階段比較中的思考》(論文)、《實施區域創新戰略,構建重慶區域創新系統》(論文)。



朱伯蘭副書記: 主持紀委工作,分管宣傳部、統戰部、工會、監察處;分管“兩課”建設;

朱伯蘭,女,教授,漢族,中共黨員,重慶市人,1953年出生。1979年至1997年先後在西南政法大學哲學師資班、四川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原四川省黨委二黨校黨建專業學習,研究生、哲學學士。1989年10月至1999年3月,歷任渝州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三峽經濟系黨支部書記、校長助理、理工學院黨委書記、黨校副校長。1999年3月至2002年4月,任渝州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理工學院黨委書記。2002年4月至今任重慶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朱伯蘭同志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高校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研究。是重慶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務委員,中國管理科學院特約研究員,中國未來研究會未來研究所特約研究員,重慶市黨建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總工會第二界女職工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女性人才研究會常務理事。

朱伯蘭同志主持、主研《面向新世紀高等學校黨的建設》、《21世紀人才素質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加強高等學校學生黨建與培養創新人才研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研究》等科研課題10餘項。主編、參編《新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學》、《西方哲學思想要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大學生》等著作。撰寫發表論文《鄧小平執政黨建設理論與新的偉大工程》、《論高等教育創新》、《論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力量和建設者》等40餘篇。科研成果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重慶市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全國人文社科成果一等獎,省、市優秀德育科研成果獎、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論文獎等獎勵多項。

朱伯蘭同志曾先後被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重慶市統戰工作先進個人、重慶市女職工達標優秀個人。



黃朗副校長 : 分管基建處、保衛處(部)、武裝部、實業開發總公司、科技開發總公司;分管扶貧工作;協助王崇舉校長分管發展規劃辦公室(包括征地辦公室) 。

黃朗,男,研究員,漢族,中共黨員,湖北漢陽人,1956年1月出生。1975年10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範學院生物系,理學學士。畢業後至今分別在渝洲大學和重慶工商大學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和黨政管理工作。1995年11月至2002年3月擔任渝洲大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2002年4月至今擔任重慶工商大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

黃朗同志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和黨政管理工作。現擔任重慶市計畫學會理事、重慶市高校基建規劃學會副事長、重慶市高校後勤研究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紅十字會高校協會常務理事。

黃朗同志注重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先後主研和參研的課題有《重慶市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的移民安置工程研究》、《重慶市經濟成長中的教育與人力資源因素的實證分析》、《高等學校學生公寓社會化與學生工作陣地建設研究》、《增強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方法與途徑研究》等;主編和參編的專著和教材有《新世紀的奠基理論》、《高校德育的理論與實踐》、《愛國主義教育理論與實踐》等;先後發表《論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與培養》、《論誠信道德平台的構築及其賦予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論略》、《以人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基本特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永葆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民眾的關係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五觀”》、《市場經濟與高等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對鄧小平實事求是思想的解讀》、《大眾化進程中的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研究》等論文。論文《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和參編的專著《新世紀的奠基理論》分別榮獲1996年四川省德育科研第四屆優秀成果三等獎、二等獎。

黃朗同志曾先後被評為重慶市職稱改革先進個人,重慶市人事系統先進工作者,重慶市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工作先進個人。



廖元和副校長:分管科研處、圖書館、學報、區域經濟研究院、管理研究院、信息技術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廖元和,男,研究員,重慶市區域經濟學學術帶頭人,漢族,中共黨員,四川省廣元市人, 55 歲。 1982 年畢業於重慶師範大學,本科,獲理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即到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工作, 1988 年破格評為副研究員,從事經濟學研究。 1990 年至 1993 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業經濟系讀研究生,於 1993 年 7 月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3 年 10 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4 年 2 月被評為研究員,同年 6 月被任命為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一直任職到 2003 年 12 月。 1998 年起兼任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書長,為重慶市政協第一屆委員、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從 1993 年到 2002 年,為重慶市人大法工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1999 年擔任中國著名學術期刊《改革》主編。 2004 年 1 月起任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廖元和研究員 20 多年來一直從事理論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研究,現任中國生產力研究會理事,長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日本神戶大學客座教授,重慶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重慶郵電學院兼職教授,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評審專家、重慶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社會科學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和經濟學科組組長、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委員、重慶市科技顧問團成員。

廖元和研究員已先後在國內外期刊和出版社公開發表三百多萬字著作,主持國家級、省部級、中日和中加國際合作課題 30 多個,均為課題組長。從 1984 年至今,已獲 22 項省部級政府獎,其中全國性學術基金獎一項,省部級政府一等獎一項,省部級政府二等獎四項,省部級“五個一”工程獎三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四項,全國性優秀圖書獎一項,省部級政府三等獎 8 項。

其主要代表作有《公有產權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相互關係》、《公有產權制度的三大內在矛盾及其解決途徑》、《關於財富源泉、私有經濟與剝削的探討》、《中國西部工業化進程研究》、《日本關西地區與長江中上游的經濟合作》(英文版)等,現主要致力於理論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研究。



黃大勇副校長: 分管校長辦公室、國有資產管理處、總務處、檔案館;協助王崇舉校長分管財務處、網路管理中心;協助周希賢書記、王崇舉校長分管江北校區綜合辦公室、沙坪壩校區綜合辦公室。

黃大勇,男,漢族,碩士,教授, 1964 年 12 月生於四川內江;現為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1983 年 9 月考入安徽淮北煤師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讀本科, 1987 年 7 月畢業並獲文學學士,同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讀研究生,主攻“現當代文學”專業; 1990 年 7 月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0 年 7 月進入重慶商學院商業文化系工作, 1991 年 7 月— 1994 年 7 月,在現代秘書系、旅遊管理系擔任教學工作,並任系團總支副書記、書記、旅遊管理教研室主任; 1993 年 7 月,晉升為講師; 1994 年 7 月- 1995 年 7 月,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旅遊系進修旅遊管理專業課程, 1995 年 11 月,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95 年 9 月任院長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1999 年 7 月- 2002 年 7 月,任重慶商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兼院長辦公室主任,重慶商學院第二屆黨委委員。 2002 年 7 月- 2003 年 12 月,任重慶工商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 2002 年 7 月評為重慶工商大學區域經濟學旅遊經濟學術帶頭人, 2002 年底被重慶市評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003年10月任重慶工商大學校長助理,2003 年11月,晉升為教授,2004年9月任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現主要從事旅遊管理、旅遊學概論、區域旅遊經濟、旅遊市場開發、旅遊發展規劃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有《長江三峽庫區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發展戰略研究》、《三峽庫區旅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涉外文書寫作》、《 320 種套用文最新規範寫作》《現代套用文導寫》、《實用口才技巧》、《商務秘書工作案例》、《口才學原理與套用》、《秘書工作與秘書實務 —— 面對 21 世紀的秘書職業》等 10 多部。主持並完成了重慶市九五社科規劃課題《三峽重慶庫區旅遊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 重慶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資助課題《長江三峽重慶庫區旅遊市場復興與開拓的行銷策略與措施研究》、《長江三峽庫區旅遊環保指標體系設計方案及實施措施研究》及橫向課題“江津市旅遊發展規劃”“城口旅遊發展規劃”等 5 項;參加並擔任主研完成的國務院研究室、重慶市科委、重慶市教委、重慶市計委等的研究項目 8 項;參加編寫了重慶市旅遊局及有關區縣橫向課題《長江三峽重慶庫區旅遊開發移民安置規劃》《涪陵區旅遊發展規劃》《巫山縣旅遊發展規劃》等 3 項。在《社會科學通訊》《求實》《旅遊學刊》《經濟地理》《經濟論壇》《商業研究》《經濟師》《重慶大學學報》《山西財經大學學報》《寧夏社會科學》《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經濟論壇》《旅遊研究與實踐》《秘書之友》《辦公室工作》等核心期刊和一般學術刊物上發表了有關旅遊經濟、旅遊市場行銷、旅遊經濟管理、文學、寫作、秘書學等方面的研究論文 70 多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複印和《中國旅遊報》等報刊文摘轉載。還在一些報刊雜誌上發表散文、詩歌等數十篇。 1991 年以來,曾獲第三屆全國秘書學與秘書工作論著專著一等獎、重慶社科聯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四川省社會科學科研成果優秀獎、四川省語言學會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重慶市第三屆“秘書杯”徵文三等獎。

1998 年 11 月,獲國家檔案局突出貢獻獎;曾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鄭旭煦副校長: 分管教務處、實驗實習中心、套用技術學院、成教院、聯合辦學的四個學院(派斯學院、丹尼學院、融智學院、現代國際設計藝術學院)、高教研究所、語委會、校體委;協助王崇舉校長分管招生就業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遠程教育中心(世界銀行遠程中心);協助王崇舉校長分管人才引進工作。

鄭旭煦,女,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漢族,中共黨員,重慶人, 1964 年 10 月出生。 1986 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 1999 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物理化學專業,獲理學碩士; 2003 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藥物工程和藥物流變學方向),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0 年 7 月任渝洲大學化學及化學工程系主任, 2002 年 10 月任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 2003 年 11 月任重慶工商大學校長助理。現為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鄭旭煦同志長期從事化學化工、環境科學與工程、藥物篩選與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專長為水處理技術和藥物高通量篩選技術。是校青年學術骨幹,《環境工程》期刊編輯委員會特約委員,重慶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獲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

鄭旭煦同志主持或參與重慶市科委攻關或面上項目“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固定床絡合萃取技術研究”、“新型吸附光催化複合材料治理難降解染料廢水技術研究”、“活性炭纖維負載 TiO2 光催化降解焦化廢水研究”、“黑麥草綜合利用與深度開發研究”、“ GPCRs 藥物和特異啟動子全功能篩選模型的建立及高通量藥物篩選”等 7 項,主持並完成市教委科研項目 6 項。公開發表研究論文 40 余篇,其中 SCI 收錄 3 篇。

鄭旭煦同志系重慶市第二次黨代會代表。



南岸校區 江北校區 井口校區

重慶工商大學2004年招生專業

序號 院系 專業名稱 層次 學制 科類 招生計畫

1 經濟貿易學院 經濟學 本科 四 文理 45

貿易經濟 本科 四 文理 90

國際經濟與貿易 本科 四 文理 90

2 財政金融學院 財政學 本科 四 文理 45

金融學 本科 四 文理 90

保險(2004年新專業) 本科 四 文理 80

3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本科 四 文理 120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科 四 理 80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四 文理 135

公共事業管理 本科 四 文理 80

工程管理(2003年新專業) 本科 四 文理 40

4 商務策劃學院 市場行銷 本科 四 文理 220

市場行銷(商務策劃) 本科 四 文理 90

電子商務(管理)(2003年新專業) 本科 四 理 42

物流管理(2003年新專業) 本科 四 文理 92

5 會計學院 會計學 本科 四 文理 240

財務管理 本科 四 文理 90

會計電算化 (江北校區就讀) 專科 二 文理 80

6 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 本科 四 文理 120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2003年新專業) 本科 四 文理 45

7 文學與新聞學院 漢語言文學 本科 四 文 90

廣播電視新聞學 本科 四 文理 45

新聞學(2004年新專業) 本科 四 文理 45

廣告學 本科 四 文理 90

文秘 (江北校區就讀) 專科 二 文理 40

8 設計藝術學院 藝術設計 本科 四 藝術 130

工業設計 本科 四 藝術 35

攝影 本科 四 藝術 35

9 法學院 法學 本科 四 文理 135

10 理學院 數學及套用數學 本科 四 理 80

物理學(信息技術) 本科 四 理 40

信息與計算科學(2003年新專業) 本科 四 理 40

套用物理學(2004年新專業) 本科 四 理 40

11 機械與包裝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 本科 四 理 200

包裝工程 本科 四 理 80

機電一體化 (江北校區就讀) 專科 二 理 40

12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本科 四 理 80

套用化學(新材料技術) 本科 四 理 40

環境工程 本科 四 理 80

生物工程 本科 四 理 80

13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四 理 155

自動化 本科 四 理 120

電子信息工程 本科 四 理 80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科 四 理 80

電子商務(技術)(2003年新專業) 本科 四 理 41

14 統計學系 統計學(精算與風險管理) 本科 四 理 80

15 外語系 英語 本科 四 文理 90

法語(2003年新專業) 本科 四 文理 30

16 社會發展系 社會工作 本科 四 文理 80

勞動與社會保障(2004年新專業) 本科 四 文理 45

17 體育系 體育教育 (江北校區就讀) 本科 四 體育 80

18 丹尼國際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本科 四 文理 35

工商管理(國際企業管理) 本科 四 文理 35

法語(國際商務) 本科 四 文理 30

19 現代國際設計藝術學院 藝術設計(廣告與傳媒設計) 本科 四 藝術 50

20 套用技術學院

(江北校區就讀) 市場行銷(行銷策劃與商務管理) 套用本科 四 文理 40

旅遊管理(飯店管理) 套用本科 四 文理 40

貿易經濟(連鎖經營) 套用本科 四 文理 40

行銷策劃與商務管理(汽車行銷)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 51

旅遊與酒店管理(涉外旅遊)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三校生 35

公共關係與文秘(大眾傳播與廣告)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三校生 29

金融與保險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三校生 13

電子商務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三校生 7

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 套用技術專科 三 理、三校生 45

形象設計 套用技術專科 三 藝術、三校生 45

藝術設計(環境、裝潢) 套用技術專科 三 藝術、三校生 60

商務英語 套用技術專科 三 3+2 34

公共關係與文秘(大眾傳播與廣告) 套用技術專科 三 3+2 21

金融與保險 套用技術專科 三 3+3 47

電子商務 套用技術專科 三 3+3 53

套用技術學院

(青乾院教學部) 計算機網路技術與管理 套用技術專科 三 理、三校生 35

社會工作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 30

旅遊與酒店管理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三校生 35

套用技術學院

(四川商校教學部) 行銷策劃與商務管理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三校生 55

電子商務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三校生 55

旅遊與酒店管理 套用技術專科 三 文理 50

裝潢藝術設計 套用技術專科 三 藝術、三校生 40


高校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重慶工商大學
高校代碼:11799
所在省市:重慶
學校地址:重慶市南岸5公里
聯繫電話:023-62801982
學校傳真:
學校網址:http://www.ctbu.edu.cn/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