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心理諮詢師論文答辯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專家,大家好:

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來自大理學院05級套用心理學,作為一名心理學的學生,我對自己所學的心理學專業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於2024年9月加入大理學院“青春熱線”大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協會,經過正規培訓,正式成為該協會的心理諮詢員,2024年5月參加全國心理諮詢師三級的培訓和考試,並且順利通過了考試,2024年5月我加入大理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作為助理諮詢師,2024年10月我參加了全國心理諮詢師二級培訓,並順利結業,並且在大理學院心理諮詢中心擔任心理諮詢師,正式獨立地接待求助者。我相信在各位專家的指導和教育下,經過我的努力,我會做得更好。下面我將詳細介紹我的論文內容:

在這篇案例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一例可疑神經症的心理諮詢過程,求助者為大學一年級一名女生,在高中三年級時,一個夏天,求助者和姐姐在院子裡的樹下看書,其間求助者去了一趟洗手間,姐姐把一條大蚯蚓放在了求助者的書中,求助者回來後翻看到了大蚯蚓,當時感覺全身肌肉緊張,心跳加速,恐慌,緊接著尖叫,有一種頭暈目眩的感覺,隨後大哭著跑去洗手,當晚又夢到了被蚯蚓驚嚇的那個情景,感到非常害怕,恐慌不已,大叫之後甦醒。大約一個月後,求助者在擦桌子時,無意間發現桌子上也有一條蚯蚓,隨即把抹布扔了出去,驚恐不安,尖叫,全身發抖,邊叫邊跑著去洗手,後來自己就有一種感覺“蚯蚓無處不在”,上課時老師提到蚯蚓也感到害怕,不敢下地勞動,擔心會有蚯蚓,下雨天不敢出門擔心蚯蚓在雨天會爬到地面上來,自己感覺很害怕,不得不出去時就很緊張,走路是總是很小心,自己知道不應該害怕,可是內心擺脫不了,情緒也控制不好,感覺很痛苦。給求助者做了焦慮自評量表(sas),結果總粗分為45分,標準分為56分。

求助者自述感覺到很難受,總是不自覺地想起當時姐姐嚇自己的那個場景,她感覺到非常害怕,總是在擔心自己會遇到蚯蚓,連圖片上的蚯蚓也不敢看了,別人一說到蚯蚓她就緊張害怕。求助者感到有時候看書也會害怕,但是還能夠堅持看書,走路時害怕看到蚯蚓,下雨天她就更害怕會遇到蚯蚓,也就不敢出門,自己感到很矛盾,很痛苦。

我觀察到該求助者的表現較為自然、大方,陳述自己的問題比較清楚,有條理,只是我感覺到求助者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自己想擺脫對蚯蚓的恐懼,但是有做不到,該求助者求助欲望強烈,對自己的症狀有清晰的認識。

對該求助者的諮詢主要採用系統脫敏法進行脫敏訓練。系統脫敏法的基本原理是:讓一個原可引起微弱焦慮(恐懼)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複暴露,同時求助者以全身放鬆予以對抗,從而使這一刺激逐漸失去引起焦慮(恐懼)的作用。系統脫敏療法是由美國學心理學家沃爾普創立和發展的。沃爾普認為,人和動物的肌肉放鬆狀態與緊張情緒狀態,是一種對抗過程,一種狀態的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起抑制作用,也就是互動抑制。

我和求助者商定,每個星期進行一次諮詢,每次諮詢為50分鐘。總共進行了八次心理諮詢,在第一、二次諮詢時是了解求助者的具體情況和制定恐懼等級表,同時指導求助者進行放鬆訓練,恐懼等級表一共有8個系列的恐懼等級事件,每個等級之間的級差均為10,把恐懼等級從小到大排列分別是:給花盆鬆土, 摘蔥(帶泥土),看到雞腳上的條紋,看到蚯蚓的圖片,看到蚯蚓的屍體 ,在地里挖出蚯蚓,下雨時在路上看見蚯蚓,擦桌子碰到蚯蚓。在以後的五次諮詢中都是先讓求助者對恐懼的情境進行想像,當求助者感覺到恐懼時停止想像,做全身放鬆,待求助者恢復平靜後重複該過程,一旦這個情景不會再引起求助者的恐懼反應時,便可讓處於放鬆狀態的求助者想像另一個比前一情景刺激略強一點的情景刺激。每次諮詢重複該過程數次,反覆想像刺激情景,然後又全身放鬆,直到想像該刺激不再恐懼為止。如此逐級而上。

按照這種逐級脫敏的方法,在這五次諮詢中,基本達到了這八個系列刺激情景的脫敏,最後兩個情境是在具體的現實環境中進行脫敏訓練,並且順利達到脫敏的目的。布置給求助者的作業是在生活不斷練習,鞏固療效,並在生活中不斷適應。最後一次諮詢時求助者反應她在雨天也能夠獨自一個人出去了,在可能會有蚯蚓的場所也能應付自如,對蚯蚓的恐懼情緒基本消除。求助者對這次心理諮詢比較滿意,有很多收穫,自己也成長了,學到了很多知識。求助者前來求助兩個月後,我們順利結束了這次諮詢。

諮詢六個月後通過電話跟蹤隨訪,求助者成長較快,情況比較穩定,學習工作有了效率,對蚯蚓的恐懼已經消除,對有蚯蚓的場所應付自如對自己的人格特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自信心強,各方面的狀態良好。該次諮詢基本達到預期諮詢目標,諮詢過程較完整、有條理。

論文內容陳述完畢,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