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師服務民眾心得體會

參加了黨員教師服務民眾的活動之後,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能力,在此分享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黨員教師服務民眾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黨員教師服務民眾心得體會篇1

自特別是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以來,我始終把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是指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是我們統一思想意志、增強政治定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強理論武裝、堅定三個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監管能力、推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謂之“公僕”的根本。強調:“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就是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這“四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民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根源。”改進作風是手段,是途徑,密切聯繫民眾、踐行公僕職責才是目標指向。所以說,“四風”問題的要害還是宗旨觀念、公僕意識。解決“四風”問題,必須從增強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抓起,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起。

當前,我們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主流是好的,黨群幹群關係也是好的,必須充分肯定。但是,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民眾和消極腐敗“四大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特別是有的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突出,奢靡之風嚴重。這些都是宗旨意識淡化根本表現。宗旨意識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所以說,增強黨的宗旨意識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必修課,也是當前最緊迫、最需要補的課。

增強黨的公僕意識,就是要堅持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一切相信民眾,一切依靠民眾,一切為了民眾,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是要認真貫徹落實提出的“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要重點學習弘揚焦裕祿的公僕情懷、求實作風、奮鬥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見賢思齊,組織黨員、幹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來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乾部”的要求,“多乾民眾急需的事,多乾民眾受益的事,多乾打基礎的事,多乾長遠起作用的事”。

一要加強宗旨理念教育。“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于樂民。”作為黨員幹部,必須要堅持用真心對待民眾、用真誠打動民眾、用真情感動民眾。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民眾路線,不斷強化宗旨意識,時時刻刻把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民眾的疾苦放在心上,經常深入民眾、深入基層,堅守一線,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準確把握人民民眾的期盼願望,深入了解人民民眾的憂慮疾苦,努力使我們的決策部署、發展思路、工作重點符合人民意願和時代要求。

二要密切聯繫民眾。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真正沉下去,靜下心,摸實情,出實招;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各項活動安排到基層的前沿陣地;要把民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民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民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誠聆聽民眾呼聲,真情關心民眾疾苦,真心解決民眾困難,自覺與人民民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為基層排憂解難,力所能及地為基層和民眾解決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黨員教師服務民眾心得體會篇2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內容和載體是不同的。現在我們處在新世紀新階段,當大多數農民民眾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他們的需求便發生了變化;城鎮居民基本實現了初步小康之後,他們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基層黨組織應當立足於人民民眾的需求而提供服務,隨著人民民眾的需求的改變而改變,以更好地踐行黨的根本宗旨。

第一,人民民眾的需求與時俱進,應當在實踐中增強服務民眾的意識和能力。發展才是硬道理,聯繫服務民眾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對象是“人民民眾”,而人民民眾面臨的問題、需求,不是靜止不變的,是會隨著情況的變化、時代的變遷而會不斷變化、日趨複雜。這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服務者們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增強服務人民民眾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應對和解決人民民眾新情況、新形勢下的問題和需求,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孫政才同志通過對聯系點的實地走訪調研,收集和聽取各方意見,交流分析全面總結而得出結論:增強服務人民民眾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人民民眾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應當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民眾的能力。基層黨組織應擺脫以往單一的、至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利用基層黨組織分布的廣泛性、深入民眾的優越性,全方位寬領域感受人民民眾的需求。以全新的影響力吸引民眾、團結民眾,實現在服務中凝聚民眾、在引導中帶領民眾、在示範中組織民眾。這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民眾擁護和支持、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之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在如何把握民眾的需求,增強服務民眾的能力。

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上應當密切聯繫民眾、充分發揮黨員和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在方式方法上要既依靠民眾又教育和引導民眾,不斷提高民眾的覺悟,堅定民眾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增強服務人民民眾的意識和能力,就是堅持黨的民眾路線根本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民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但還有少數黨員幹部對聯繫服務民眾實踐教育活動認識不足,甚至認為這些都是形式化、走過場,不當回事,不放在心上。我們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健康發展。

黨員教師服務民眾心得體會篇3

在黨的報告中強調,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民眾工作的能力。

民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所有工作的生命線。黨發展壯大的歷各,是一部依靠民眾、發動民眾的生動歷史;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民眾、服務民眾的鮮活歷史。正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且創造性地貫徹於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貫徹於我們黨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動中,我們黨才得到最廣大人民民眾的真誠擁護。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財富的豐富、辦公條件的改善、執政環境的最佳化,有的黨員幹部發生角色錯位,由“公僕”變為“主人”,自認為可以主宰民眾、支配民眾、代表民眾,從根本上脫離了民眾;有的黨員幹部看不起民眾,認為有些民眾無知、野蠻,不講理、是刁民,怕接觸民眾、對話民眾,從心理上拒絕民眾;有的黨員幹部不關心民眾,對民眾反映的問題漠不關心、久拖不辦,從感情上傷害了民眾;有的黨員幹部與民爭利,濫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在陣營上推開了民眾……

雖然,這些現象僅在於黨內少數成員身上,但“一顆老鼠屎壞掉一鍋湯”、少數“壞馬”禍害“馬群”,這些行為,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的聲譽,腐蝕了黨的肌體,玷污了黨的純潔,傷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對黨的信任度,削弱了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關係。在發展與改革面臨拐點的關鍵時刻,中央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及時啟動自我教育、自我淨化、自我校正程式,果斷部署在全黨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分及時、相當關鍵,體現了中央的政治眼光、民眾情懷、憂患意識。

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乘著“創先爭優”活動的勢頭和東風,通過系列辦法舉措,讓黨員幹部深刻剖析在貫徹民眾路線中存在的問題,擺正同人民民眾的關係,知道“我是誰”;藉助鮮活有效的活動載體,讓黨員幹部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始終與民眾站在一起,明確“依靠誰”;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將深入基層、起進民眾固化為黨員幹部的常態行為,一切為了民眾著想,弄懂“為了誰”。

通過紮實有效的實踐活動,讓黨員幹部增強宗旨意識,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