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1500字

翻開書的第一頁,眼前跳出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單詞:anatkh。

在聖母院的兩座鐘塔之一的暗角,偉大的作者發現牆上有這樣幾個由於年深日久而發黑並且相當深的嵌進石頭裡的大寫字母。如果說作者是這篇著作的母親,那么這個神秘的單詞就是他的父親。這些字母所蘊的悲慘,宿命的意味,深深的打動了作者,結果就是這本書的誕生。

奇怪的字母,使人產生一種想挖掘真相的衝動。擁有這樣充滿神話色彩的背景,果然不讓人失望。也許,我們偉大的作者成功地詮釋了這些希臘字母anatkh—命運,確實不可否認它背後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成為神話,震撼了了一代又一代人;又也許,簡單地說它只是個希臘單詞,可能是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刻上去的,幾百年來無人察覺;也可能並沒有特殊意義。而作家的思想是永遠不會停止的。作家看到它,就像看見了靈感,狂熱的心不斷跳動,思想反反覆覆,該是在預示著不平凡的事將要上演……。

說了這么多,都是關於anatkh的前奏,其實看了這本書後才知道主題並不是談命運,它拉開故事的序幕。正如這些字母藴含的悲慘,宿命的意味,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命運,恰恰都是悲慘的結局。

書中anatkh是我們神聖的副教主在牆上刻下的。這個除了自然法則之外便不知道世界還有別種法則的人“這個所憑感自然流露的人。他心裡的強烈感情的湖泊永遠是乾涸的,他十分習慣每天早上挖些新的溝渠把其中的水排掉”。這個道貌岸然的傢伙!我忍不住這樣稱呼他。好在他的醜陋扼殺了他的命運,可以說他死在了自己的手裡。

可能命運讓克洛德多活了些時間,他扭曲病態的靈魂又多害幾條人命。可憐的敲鐘的人和美麗的波希米亞姑娘是不幸的受害者,這不該是他們的命運,可這僅僅是在我看來。這就是他們的命運,在這樣的一個“有教養”“文明的社會”里注定他們要受到慘無人道的凌辱迫害。至於比埃爾、甘果瓦,“他從所有那些瘋瘋癲癲的學問里又回過來搞他的悲劇,那更是瘋癲之憂了,這就他所謂得到一個悲劇的收場”弗比斯也得到一個悲劇的收場,他結婚了。不明白弗比斯的婚姻為何會是一個悲劇,不過作者肯定有他的道理。

一切從一個蘊含著悲慘,宿命的意味的單詞anatkh開始,一切又悲慘的結束,可謂從悲劇開始,在悲劇中結束,這就是一出完美的悲劇,宛若經歷了漫漫幾個世紀,又像是發生在作者一瞬間的思考中。冥冥之中命運似乎做了些什麼。

站在一個現代人的角度,乍一看,anatkh——不懂,翻譯告訴我們這是命運——喔,命運啊!接下來該是一聲長嘆,再陷入無止境的思考之中,表現得很像是一位哲學家。可我們並不是。

我們這些年輕人,都像海綿上的浪花,等待著一陣巨風吹過,帶領我們沖向另一個高峰。我們是群生命力很強的傢伙,所以一心想著“直掛雲帆濟滄海”期待著有一天能“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而對於“命運”這樣虛無縹緲的詞語,只會一笑置之。忙碌的我們沒有那么多悠閒的時間去懷想這么美妙卻隱藏殺機的——命運。

即使真的是命運在刻意安排這些事去讓我們體驗,這些倔強的傢伙還是不會服輸的高喊:“命運,我不相信,我要改變命運。”什麼嘛?還是相信了!

也許我這人還是挺相信命運的,如果不然,在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就不會被這個奇怪的單詞吸引住,更不會有種熟悉感,更加更加不會在這裡討論這個和我毫不相關的希臘父。

人們常說“一切隨緣”“順應天意”。一切以美好的邂逅,人們把它叫做“命運的邂逅”

這些叫“緣分”,“天意”的就是命運的另一個名字,看來命運真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他沒有實體,所以又不能稱他為東西,確實無法捉摸。

是真的存在嗎?命運?還是只是一種抒情的載體,或許,真的存在,儘管不知道是什麼,但我寧願相信它的存在給這個世界保留一份神秘。

命運再一次陷入沉思——像一位哲學家一般....

抬頭遠處的天空,幾縷白雲歪歪扭扭地排成一個首席而又陌生的圖案: anatkh

相關內容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範文
暑假讀書筆記 《巴黎聖母院》
有關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800字
國中生《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
讀《巴黎聖母院》後感800字筆記
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1000字
關於巴黎聖母院讀書筆記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
讀《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
《巴黎聖母院》2000字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