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讀書筆記範文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範文(一)

近幾年,我校生源數量、質量有所下降。

窮則思變,變則通。

生源數量、質量下降得確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平添了諸多不利因素。但卻為探究式的自主的有效的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肖成全所著的《有效教學》可為我們提供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的鑰匙。

我鐵山學校開展的“目標導學、合作探究”的自主有效課堂的實施辦法就是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的措施。

中國乃至世界的偉大的大教育家孔子每每遇到他的學生問及真理、從政等等問題時總是因人而異。以小組形式的合作探究可以是我們向先賢學習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徑。

讀了《有效教學》一書使我受益彼深,又經歷組內探討,校內交流,這次學習成為記憶以來收穫最大的一次學習。體會集為三點:第一,教師要時時處處學習,體會,實踐。第二,教學具有藝術性和科學性。第三,學生是學生的主體,教學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無論是專家,專家型教師,還是全國級、省級、市級優秀教師,他們的知識面都很廣,文化底蘊都相當豐厚,這是他們長期學習積累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善於把積累的知識恰當地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因此,在教學工作中要抓住點滴時間學習,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反思後再實踐。權威人士說得好,認認真真寫三年教案遠不如認認真真寫三年教學反思。

教學具有藝術性和科學性。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必要條件有三方面:一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學到了自己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一一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化教學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觀念,更多關注可測性或量化,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

吃透教材,精心設計預案

有效教學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要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教科書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老師和學生可以根據教與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拓寬、重組,或添或刪,靈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開放性。現行教材採用的是模組教學法,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知識涵蓋廣,外延大,需要教師去挖掘、去領悟、並創造性地使用,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入手進行預設,有備而來,有備無患,儘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預設到,以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及時調控,適當刪減或調整,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促成生成,精彩新課堂

大家知道,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漸進的、多層次和多角度的非線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預定的軌道運作,常會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等。

課後教學反思 ,提升教學智慧

由於課堂教學的許多臨時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設計好的教學同實施之間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課後要及時反思,及時寫下心得體會,總結“成功亮點”,考慮“失誤不足”,思考“創意閃光點”,不僅要善待“生成的問題”,還要會鼓勵、期待甚至幫助學生去“生成”問題,不要害怕自己解決不好這些問題,只要培養自己有足夠的教學機智,就可能將這些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把原先可能成為難點的問題轉化成教學的亮點。

我一直從事教學工作,教學工作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載體。各科學習,既是學生完成基礎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習課程,更是開闊學生視野、接觸優秀文化知識,培養學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識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師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不斷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有效課堂應該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老師要使自己與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和諧的、民主的關係,老師要成為引導學生學會尋求知識、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的嚮導和組織者,成為深刻理解學生觀點、想法和情感特徵的知音。這樣,學生就能以極大的熱情、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課堂氣氛就會異常活躍,學生就能暢所欲言。

有效課堂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科學的機會。科學的學習過程,應當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性活動的過程,它應當包含豐富的過程性目標。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著重是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操作、思考、交流和實踐等探究活動中感悟方法,進而有序而且有條理地思考,用心去體驗學習科學的過程,要相對重體驗輕結果,以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繫。

有效課堂應該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老師要敢於改革,敢於創新,敢於改造教材,嘗試新的教法,解放課堂、解放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自發地參與、投入學習,淡化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不是不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把更多的主導權給學生,把課堂交還給學生。我越來越覺得現在的學生要比以往更聰明,更有創造力和想像力,我們作為教師,更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採取一切方法與手段,發展學生的思維,調控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的創新火花、靈光一現的思維碰撞都無比完美的表現出來。

有效課堂應該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態下的課。這樣的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在課堂上有師生之間真實的情感、智慧、思維、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討論、思維的碰撞,還是師生相互的構成,並生成出許多新的東西的過程,其中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的生成,是豐實、平實、真實的課。

評價一堂課的好壞重要的是看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學生究竟學到了什麼知識,受到了多少啟發,能對學生產生怎樣的影響,學生是否得到了發展。我們老師需要從教育理念、學科知識、教育機智、教育手段和課堂細節等方面充分準備和思考,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要考慮到位,在課堂上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做到預設與生成的統一,確保課堂三維目標的實現。希望我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能上出更多的好課來!

總之,《有效教學》的研究前景很廣闊,需要我們不斷的認真細緻的研究,挖掘出“目標導學、合作探究”的巨大潛力,使“目標導學、合作探究”適應現代教育的不斷改革,從而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在張店區教育局黨委關於“劃片招生”的有關政策的影響下和全校教工的共同實施“目標導學、合作探究”措施的積極努力下,改變或徹底改變學校生源數量、質量有所下降的這一現狀。為我們鐵山學校進行的“目標導學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的探究作出積極貢獻。使“目標導學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我鐵山學校開花結果。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範文(二)

這幾天我認真地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理論思想使我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有效教學的含義,也同時意識到有效教學對於教師來講在新課程教學當中它有著很多的實際意義。在讀了《有效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課題《和諧互動式國中思品課堂教學研究》,有了幾點不成熟的想法。今天,不妨寫下來,供大家商榷。

一、課前的充分準備是和諧互動的前提。

有效教學首先體現在有效備課上,課前的充分準備就是有效備課。怎樣才能算是有效備課呢?第一.備而能用。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備課”“上課”不能兩張皮。第二.有利於教。有利於教師落實地教、巧妙地學、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於學。讓學生學得快、學得紮實,所有的知識過手、培養能力到位,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向課堂要效益。

曾經有老師認為,現代課堂強調師生互動和動態生成,而且在課堂教學中尚有許許多多的不可預見性,那么似乎可以簡化備課,甚至不要備課。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促進者、引導者,怎樣促進,怎樣引導,是不可能在教學活動中隨意生成的,必須在課前事先有所考慮,課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師運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導,學生學習欲望和動機需要教師去激發。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因此,實現課堂教學的和諧互動,課前師生的充分準備是前提。

二、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是和諧互動的保證。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必須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中來,師生、生生之間平等的互動。教師必須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中解脫出來,這是兩種教育觀念的激烈碰撞,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面對新課程,教師只有轉變角色,明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視和諧互動對學生學習的重大意義,才能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關係。教師即促進者,指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徵,是教師角色特徵中的核心特徵。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教師應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促進者。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善於動手,這就要求教師調整、改變教學行為和策略,轉變角色,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傳遞者,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使課堂變成充滿生趣的師生交流場所。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教師被排斥與課程之外,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使教師喪失了課程的意識,喪失了課程的能力。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

三、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實施和諧互動的基礎。

成功的課堂或者說成功的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和諧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不再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師、唯教材而獨尊的行為。而是一種體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沒有對話和交流就沒有真實的互動,這種交流和對話必須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的基礎上,只有在師生和諧互動中才能形成學生的體驗與收穫。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教師要及時反饋與鼓勵。學生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喚,才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產生充滿活力、充滿創造的體驗,也才能在對話的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如果教師上課還是“一言堂”,學生只有隨聲附和的份兒,那就根本談不上彼此之間敞開心扉,實現平等、民主的對話。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憑藉豐富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感染和影響著學生,同時,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的個體展示在教師面前。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共享”。教師是學生年長的夥伴、真誠的朋友、貼心的師長。在課堂教學中應善於營造一種生動、平等、和諧的對話情境。教師要擯棄自己唱主角,學生當配角,部分學生唱戲,多數同學當聽眾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影響著學生,感染著學生,引導著學生。在多元的互動中,學生的見解、教師的知識閱歷、學生的生活經驗、個體的獨特感受交織在一起,從而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一種“共享”。這就使得課堂溝通在渠道上多樣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諧互動的課堂需要對話和共享。

四、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課堂和諧互動的重要條件。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能營造教與學之間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為師生互動創造條件。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語言親切、態度和藹、熱情耐心,對待學生

要一視同仁,多關心、多鼓勵,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他們平等相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得以在民主、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讓他們感到教師的平易近人、親切可信,從而樂於和教師交往,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

五、興趣是激發學生真實互動的內在動力。

激發鼓勵教師在參與過程中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勵是培養興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樂學才能善求。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有了興趣,思維就會處於活躍狀態,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有創意的新觀點,並且在課堂互動中與別人交流和商討自己的觀點和方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提供在集體討論中自主選擇話題的機會。通過激發學生的思想和觀點,教師可以使學生們共同對他們的學習負責。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和共同闡述的空間、自由選擇的權利,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

六、關注與傾聽是實現課堂和諧互動的必要的修養。

和諧互動要求要學會關注。教師不僅要自己關注學生,還要培養學生學會關注。學生不只是關注教師,還要關注其他學生。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關注教師和其他學生,課堂上就不可能呈現出和諧乃至高效的“互動”。教師關注學生,不僅要關注學生的今天,更要著眼發展;不僅要關注好的學生,更要關注學習偏差的學生;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能力、情感、意志等等。學會關注是“和諧互動”所必不可少的。

傳統的課堂上學生形成以“靜聽”為主的學習定勢,使學生養成心理上的依賴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創新能力。

教師讀書筆記《有效教學方法》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
《有效教學論》讀書筆記
有效教學讀書筆記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
《有效教學方法》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