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 下面是關於《資本論》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讀資本論有感
許多年前,我們在高中時代聽老師講過剩餘價值學說,但從沒讀過《資本論》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時讀,也不會理解的,因為我們沒見過或者說沒有親身體驗過資本主義社會。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一直都是西方資本主義不歡迎的人物。在中國,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資本論》很少有人去讀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資本論》是純經濟學著作,光那么厚,就讓人望而卻步。不久前前,從新聞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許多人特別是西方國家的人們當中,掀起了一股重讀《資本論》的小熱潮。我很好奇,為什麼那么多長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們會重新審視這部革命著作?我順手拿起那本靜躺在我書柜上許久的《資本論》,隨便打開一頁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資本論》並不是深奧難懂的經濟理論,是平常易懂的 ,更是無比貼近現實社會的,書中引用的事件,無不在真實生活中得到應驗。於是,我立馬沏茶,在新居的書房裡匆匆讀了起來。
《資本論》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瀾,他真的是一部底層工農民眾的《聖經》。他帶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澤東是對的!我明白了他為什麼堅決不讓走資本主義道路,把資本主義消滅在萌芽狀態。《資本論》不僅總結了分析了資本主義的性質和一般規律,而且揭露了許多血淋淋的事實。讀著那一件件具體的事件,我在想,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嗎?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國。馬克思寫《資本論》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後的國家避免那樣血腥的事情發生。我現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幾段話抄在這裡,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律,引起社會的對抗。這種對抗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來說,並不是我們這裡的問題。這裡的問題是這各種規律本身,是這各種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並且貫徹下去的趨勢。工業比較發展的國家,不過為那些更不發展的國家,顯示出它們自己未來的形象。”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揭露近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一個社會即便已經發現它的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一個法令來廢除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夠把生育的痛苦縮短並且減輕。”
類似的章句還有許多,一下子不能如數摘抄,我會在回帖中貼出那些振聾發聵的語句和結合現實社會的感想。
如今,資本家們在惶惶不可終日,瘋狗般反對國進民退之時。猛然想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個叫馬克思的德國猶太人預言了他們的埋骨之所!!!
於是,政要顯貴們也紛紛捧起《資本論》,迎接革命導師在當今世代的華麗出場!——
讀資本論有感
資本論研究的對象是什麼?馬克思說:“我眼在自身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資本論》是以闡述馬克思自己對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發展,滅亡的規律的學說為主題,同時也對資產階級的經濟學說進行必要的批判,它和《政治經濟學批判》都是以資本主義方式為研究對象,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
《資本論》這門科學的開頭是艱辛的。一:《資本論》開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而不是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發育的機體。細胞不僅體積小,而且形態,結構也不同於已經發育的機體。解剖分析資本的細胞,進而找出由細胞到集體的內在聯繫,這比觀察已經發育的機體難得多。二:《資本論》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現象而不是自然現象。自然現象可以用化學的物理的方法進行直觀的分析研究,這比直觀分析研究要難的多。
馬克思《資本論》分為三卷,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社會再生產過程由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統一組成,社會生產關係也相應的有這四個環節統一組成。《資本論》的第一卷研究的資本早直接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生產關係,包括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工人勞動的個人所有制形成,資本家階級工人階級在直接生產過程中所處地位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發展變化規律;第二卷研究在流通過程中所發生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包括但割資本的存在形態及其循環周轉的規律,社會總資本內部,各部門之間以及社會生產社會消費之間的分割比例和交換關係的規律;第三卷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中的各個產業,資本之間,產業資本,商業資本,生息資本之間,職能資本家和地主階級之間在生產分配交換過程中的相互關係,剩餘價值在資本家和地主階級之間的分配規律以及分配關係和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統一的關係。因此《資本論》在全面研究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的經濟科學,其中重點是研究直接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關係和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交換關係。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主要以英國作為力爭來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但它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般規律,適用於一切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雖然還要遭受封建主義的折磨,但資本主義經濟畢竟已有相當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規律對這些國家的經濟也是起作用的,那裡的無產階級革命或遲或早要爆發。《資本論》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產生髮展滅亡的規律的科學巨著。在《資本論》里所涉及到的人只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由於他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資產階級心中最卑鄙最惡俗的感情,把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庸俗經濟學家召喚到戰場上來,竭力反對實事求是的自由的科學研究,但絕不能因此就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一種不以人們一直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社會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係的產物。所以揭示客觀歷史發展的必然,不能從個人的思想行為中尋找依據,而應當實事求是的去研究客觀歷史過程中內在的必然的聯繫。
馬克思說;”在第一卷中,我們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的各種現象,而撇開了這個過程以外的各種情況引起的一切次要影響。但是這個直接的生產過程並沒有結束資本的生活過程。在現實世界裡,他還要有流通過程來補充,而流通話過程則是第二卷要研究的對象,因此第二卷是《資本論》全書中連貫前後的中間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地位。在第二卷中所研究的資本仍然只限於產業資本,只有在第三卷才分析其他資本。第三卷說明的各種資本形式和資本在社會表面上,在不同資本的相互行動中,在競爭中,在生產當事人自己的普通意識中所借一出現的形式是一步一步更加接近了。
《資本論》是一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的不朽著作,是“國際工人階級的聖經”。馬克思為了寫作者本著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恩格斯為此書的寫作編輯和出版業付出可大量的勞動。《資本論》問世一個世紀以來世界形勢發生可巨大變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發展到國家壟斷的新階段;一些國家的工人階級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有的以取得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有的正在進行艱苦的革命鬥爭。在我國,由於毛澤東同志吧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用來指導我國的革命和建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僅取得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而且正在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