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讀後感高中1500字

《抗日戰爭》是一本由王樹增著作,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王樹增《抗日戰爭》:一部宏大的歷史非虛構作品

《抗日戰爭》共分三卷,每卷均有60多萬字,第一卷於6月底出版,其餘兩卷將於其後陸續上市。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120種重點選題中,王樹增的《抗日戰爭》位列其中。

《抗日戰爭》是一部宏大的歷史非虛構作品,它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高度,用國際眼光審視中國抗日戰爭的發生、發展及結局。作者立足於全民族抗戰的全局,客觀、全面、科學地評價了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歷史地位作用,突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敵後戰場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反映了中華民族各階級、各政黨、人民各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團結一致,共赴國難,浴血奮戰,不屈不撓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鬥爭歷史。

從史料收集和研讀開始,《抗日戰爭》寫作長達六年之久。由於戰場廣闊,參戰人數眾多,抗日戰爭親歷者遍布各地。儘管如此,王樹增還是儘可能地查閱文獻、踏勘戰場、走訪戰爭的親歷者,採集、比對、甄別,力求真實。經過海量閱讀和精心醞釀,最後完成總計180萬字的巨著。

這部作品以波瀾壯闊的文學敘述向最廣大的讀者解讀中日之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持久的戰爭。對於這場殘酷的戰爭所揭示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於廣大讀者認識戰爭的本質,在實踐民族復興偉業的今日中國,都有著巨大的認知意義和價值。

首次全景式反映全民族抗日戰爭歷史 彰顯中華民族“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由於歷史的原因,以往在講抗日戰爭歷史的時候,國共兩黨的矛盾成為影響客觀呈現的重要因素。王樹增在《抗日戰爭》中,擺脫了這一思想的束縛和限制,他站在全民族抗戰的角度,從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立場出發,全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為反抗外敵侵略,團結起來一致抗日的偉大歷史。“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在抗日戰爭過程中,整箇中華民族表現出的“不屈服”精神值得我們深深銘記。

在王樹增看來,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不管國民黨的軍隊在正面戰場打的多糟糕,只要他們是在抗日的、是在拯救民族危亡的,都值得我們尊敬。如果對某一方面有所偏廢,或者故意遺忘,那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是對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烈士的不尊重。

深入剖析日本侵華的歷史根源

“時至今日,日本右翼政客依舊認為,日軍對中國殘暴的戰爭行為,是值得大和民族驕傲的壯舉。”為什麼會這樣?

日本侵略中國,並非一朝一夕爆發的,而是一步步發酵成熟,是一步步從設計到實施的,王樹增在《序章》中,用了七八萬字篇幅,詳細挖掘了日本侵略思想產生的根源。

在王樹增看來,日本人的侵略意識由來已久,尤其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向外進行領土擴張的思想日囂塵上,暢想由“小日本”變為“大大日本國”。日本提出了所謂的“補償論”,意即在強國面前,隱忍所有的屈辱和損害,同時向弱國動用武力,把在強國那裡的損失——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統統補償回來。

再加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其冷酷、自虐和虐人發揮到了極致。從甲午戰爭到“九一八”事變,再到七七事變,日本的侵華戰爭是一步步推進、深化的。

在讀完序章之後,王樹增提醒我們:絕對不能對日本右翼政客抱有任何幻想,對日本國內的右翼思想要時刻保持警惕,其死活復燃的土壤依然存在。

客觀呈現國民黨正面戰場

深入剖析國民黨軍隊戰爭失利的根本原因

在書中,王樹增對國民黨正面戰場進行了詳細描述,記錄了每一場重要的戰役,從盧溝橋事變開始,到淞滬會戰、平津戰役等等,在他的書中都有詳細描寫。同時,他也深入分析了國民黨軍隊在戰爭中失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武器裝備大大落後於日軍,而且毫無現代作戰理念,沒有任何真正的戰術配合;另一方面也因為軍閥割據造成的地盤意識,導致國民黨無法真正實現統一指揮,也導致各地軍隊在戰爭中出現推諉現象。

中國的地方軍閥部隊,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一個畸形存在。這些部隊基本上是地方軍閥的私屬軍隊,他們各有各的招募制度、編制制度和軍需制度,武器也是自己籌款購置或是自己土法生產的。對於這樣的軍隊,其作戰理念、官兵素質、作戰能力、武器裝備、整體協同乃至統一指揮均陳舊落後,在戰爭中顯得不堪一擊。這些都是導致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失利的根本原因。

“九一八”後,蔣介石、張學良為何選擇不抵抗?

“九一八”發生時,東北軍奉命不抵抗,僅僅一周之內,兩萬多日軍在中國東北的廣闊地域上幾乎兵不血刃地相繼占領了遼寧和吉林的三十多座城市。張學良多年購買的三百餘架飛機也全部落入日軍之手。

在此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眾多相關歷史陳述都言是國民政府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關於這一點,一九九九年,耄耋之年的張學良對採訪他的記者說:“我要鄭重地聲明,就是關於不抵抗的事情……那個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說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絕對不是的。”“當時,因為奉天與日本的關係很緊張,發生了中村事件等好幾個事情。那么我就有了關於日本方面的情報,說日本要來挑釁,想借著挑釁來擴大雙方的矛盾……我下的所謂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和他衝突,他來挑釁,你離開他,躲開他……”“政府給的回答不外乎是兩句話,就是你妥善辦理,相應處置。”

王樹增在書中寫道:蔣介石和張學良都認為,日本過於強大,中國過於貧弱,中國尚沒有力量與日本全面開戰,一旦全面戰爭爆發,中國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全部淪陷。“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甚至想到,如果與日本全面開戰,不出三天,日軍將占領中國的長江流域,切斷整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命脈。再者,蔣介石始終對“國際調停”抱有幻想。這也是蔣介石、張學良選擇不抵抗的真實原因。

凸顯毛澤東《論持久戰》作為抗戰中的戰略指導思想

以充足理由解釋為何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在王樹增看來,《論持久戰》成為整個抗日戰爭中的戰略思想,中國共產黨開闢的敵後戰場讓日軍沒有“後方”,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真正原因。

毛澤東《論持久戰》以超凡的視野和宏闊的韜略,在思想上、理論上、戰略上、方針上,全面闡述了中國為什麼要堅持持久戰,為什麼日本侵略者必敗中國人民必勝,中國怎樣才能贏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論持久戰》的問世,再次顯示出中國共產黨在這場規模巨大且將耗時甚長的戰爭中的砥柱作用,那就是無論日本侵略者的國力軍力有多么強大,無論中國的抵抗作戰現時如何失利,也無論哪個黨派或哪些國人有怎樣的悲觀論調,甚至哪怕是國民政府的高層中出現了妥協乃至投降,中國共產黨也決不會屈服。中國共產黨的存在,保證著中國“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

蔣介石高度認同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在他的許可下,《論持久戰》得以在全國印刷發行。白崇禧也對《論持久戰》甚為讚賞,認為是“克敵制勝的最高方略”。“在蔣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論持久戰》的精神歸納成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並取得了周公(周恩來)的同意,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通令全國,作為抗日戰爭中的戰略指導思想。”

在王樹增看來,之所以說日軍對中國的占領是“名義上”的,指的是侵華日軍實際上已經沒有了後方。中國共產黨抗日武裝力量兵力甚微,武器簡陋,尚不具備與日軍現代化師團進行大規模正面作戰的能力。但是他們於廣大的敵後戰場,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創建擴展抗日根據地,不惜代價不間斷地戰鬥,為的就是把日本侵略者的“後方”變成前線,令敵人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為其侵略付出代價。

《抗日戰爭》讀後感(二):苦難中前行

抗日戰爭,一共三卷,應該是王樹增老師最近的作品。

八年,其實是十四年的艱苦磨難,所有中國人都無法抹去的傷痛和屈辱的記憶。江山和生命在侵略者的鐵蹄下不斷遺失,至今中國百姓都無法在內心深處釋懷,所以中日之間沒有辦法像歐洲和德國一樣和解。

這套書比較完整記述了中國民政府軍隊和共產黨領導下的武裝與日本侵略軍的交戰過程。引述大量史料,是普通讀者能夠看到的比較全面真實的抗日戰爭書籍。當然,觀點是政治正確的,讀者在看的過程中可以再剝除一些教條觀點,多些客觀獨立的思考,不影響本書的結論。和長征相比,本書少了一些煽情的故事和感情色彩太過濃重的語言,雖然還有一些回憶錄中截取的個體故事,但整體看全書還是以記述戰爭歷史為主。

關於那場戰爭本身的感受不必多言,只把個人的知識點稍作記錄。

日本提出要發動戰爭時認為,不必在乎中國人指責這時侵略行為,因為從根本上講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心悅誠服他國的入侵。

“執行發展國力之國策時,縱為對方所不滿,亦不應躊躇不前。英人之印度政策,並不在於印度人之善意歡迎;法人在阿爾及利亞雖無人望,但亦不放棄其國策;而美國人在中美則被視為蛇蠍。……唯獨吾人之執行對華對滿政策,卻片面恐懼中國之排日感情,實難理解。”

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學良當時用蔣介石作了擋箭牌。老了之後自己說蔣先生沒有下達不抵抗的命令。其實從後來蔣在戰爭中的策略看,雖然當時蔣未下不抵抗命令,但也未必主張當時即開戰。

策劃“一二八”事變的初衷,是各列強對日本的制約或制衡很礙事,需要“在上海搞出一些事來”將其注意力引開,以“使滿洲容易獨立”。事變使軍隊進駐掌控中國政治和經濟命脈的長江流域,在成功地轉移國際視線後,中國的東三省已在日本的絕對控制之下。

一二八事變使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全部被毀。上海東方圖書館藏的宋版、元版古籍和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被燒毀或搶劫。

自1933年3月5日起,發生在長城東段各口及其附近地區的作戰,前後持續八十多天,最終以中國軍隊的失利告終。

《塘沽協定》是一個嚴重出賣國家主權的協定。它規定中國軍隊必須撤退到長城線以南,且以後不得超過該線前進。這等於規定了中國軍隊永遠不能越過該線去收復熱河省以及東三省的失地,也等於中方承認了日本占領熱河省的事實以及長城線是滿洲國的邊界線。它還特別規定日本軍隊可以不受長城線的限制,這就等於未日本入侵中國華北頒發了一張特許證。

1936年,傅作義取得了百靈廟大捷。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回電“因日本侵略者現正著著逼我,不只是蠶食而已,而是實行其一舉征服中國的政策。相信中樞已無忍讓的餘地。今日的局勢只有兩條路可循,不是抗日圖存,便是投降亡國。中央和蔣先生縱有意拖延,日本侵略者也未必允許。此其一。如中央此次仍無心抗戰,而欲採取投降一途,則不特全國軍民不能同意,恐怕蔣先生的嫡系部隊也將自行實行抗戰。此其二。……今蔣先生既有發動抗戰的決心,廣西自當相應號召實行全省動員,參加抗日。希望劉、龍二公也秉‘先國難而後私仇’的大義,動員全省人力物力,用於中央,參加抗戰。”

宋哲元倔強暴烈。將五千俘虜全部砍頭。1920xx年,日本與國民政府簽訂協定推出濟南,協定規定濟南將由負責山東防務的西北軍接收,但是蔣介石通知日方濟南必須由中央軍接收。這一事件導致蔣介石與馮玉祥的矛盾公開化。馮玉祥宣布反蔣,隨即爆發的蔣馮大戰,以馮玉祥部敗退告終。接著馮玉祥聯合閻錫山再度反蔣,蔣馮大戰持續5個月,馮玉祥部再度敗退。宋哲元一戰再戰,實力盡失,西北軍殘剩不對被張學良收攏改變未第二十九軍。宋哲元被委任為第二十九軍軍長。在長城堅守喜峰口的戰鬥中,第二十九軍名聲大噪。宋哲元表示,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它絕不會投降日本人。但眼下他確實存在著利用日本人在華北的存在遏制蔣介石的中央軍北上的想法,且受馮玉祥影響,宋哲元還要處理好與共產黨的關係。

副軍長佟麟閣在大紅門當場陣亡。總指揮趙登禹手持大刀督戰,陣亡沙場。

盧溝橋事變後,第二十九軍於長城抗戰時得到全國民眾的一致讚揚,現在則是紛至沓來的責難。宋哲元認為自己應該受到處分,蔣介石為他承擔了責任。同時勉勵已經撤到保定的第二十九軍將領。宋哲元還是辭去了第二十九軍軍長職務。

蔣介石“絕無局部解決之可能”的表態,令日本人試圖以協定的方式讓平津乃至華北像此時的東三省一樣脫離中國中央政府,再以傀儡“自治”的形式實現日本的占領與控制,從而達成“通過外交談判根本轉變局勢”的目的,成為泡影。中國政府之強硬令日本內閣感到震驚。

無論是寶山一個小縣城的戰鬥,還是朱德彭德懷代表八路軍發表的抗日通電,亦或是在長期的抗戰過程中國共兩方部隊在對日作戰中表現出的頑強抗爭的精神,都讓讀者激動落淚。

戰爭開始的1937年,中日兩國的 主要經濟指標是:工業生產總值,日本60億美元,中國13億6千萬美元;鋼鐵產量,日本580萬噸,中國4萬噸;煤炭產量,日本5070萬噸,中國2800萬噸;銅產量,日本87000噸,中國700噸;石油產量,日本169萬噸,中國13100噸。

日本向中國的宣戰書令人憤怒:依靠帝國和中華民國的提攜合作,確保亞洲安定,以求得共榮,乃日夜不能忘懷之事。中華民國不理解帝國之真意,肆意製造事端,以至有今日之事變。朕對此深為遺憾。今朕之軍人正排除萬難發揮忠勇,只為促使中華民國醒悟,迅速確立東亞之和平,別無他意。朕切望帝國臣民配合今日之時局,忠誠奉公,同心協力,達所期待之目的。

平綏線作戰的指揮問題,仗還沒打已成一筆糊塗賬。蔣介石對地方軍閥不信任,又要給面子,有時直接越級指揮,各種混亂,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在相當一部分中國地方軍閥的心裡,日本人的威脅很遠,蔣介石中央軍的威脅近在眼前。

南口之戰,由於戰場指揮不統一,各部隊難以協同作戰,官兵武器裝備以及作戰素質有嚴重欠缺等因素,面對強大的日軍,中國軍隊沒有長期固守的任何可能。因此以一場血戰顯示中國人的不屈與無畏,稱之為一場勝利並不言過其實。湯恩伯的部隊表現英勇。

華北戰事,中國軍隊的數十萬守軍,一個月內狂退數百里,致使華北大片國土淪落敵手。除了武器裝備差等因素外,中國軍隊指揮能力之低,戰略戰術水平之劣,各部隊協同作戰意識之乏,令人悚然!劉峙沒有受到軍法的任何處分,反被蔣介石提升為第一戰區副總司令,負責督練後方部隊,致使全國輿論一片譁然。

閻錫山一貫奉行的是除了他的勢力之外誰也別想染指山西的政策。現在有三股力量同時進入他的地盤,蔣介石、共產當然和日本人。如何在抗日又不公開與日本人拼殺,擁蔣又能始終保持山西的獨立,聯共又不真的與共產黨人合作的分寸中取得平衡至關重要。

第一軍軍長鬍宗南表現出驚人的堅定,即使部隊的傷亡數字不斷報來,他依舊對必須堅守和必須反擊毫不動搖,大有將第一軍全都打光也不退卻半步的架勢。從來不叫苦也不要求增援。

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舉國大搬遷。無數的中國人,在炮彈和子彈的彈雨下,把每台機器、每個螺絲釘都拆卸下來,裝在木箱子裡,然後喊著號子搬出廠房。在通往中國內地的大江小河上,馬達轟鳴的貨輪河無數條搖櫓的木船擁擠在一起,承載著這個國家最後的精血,緩慢但卻是異常頑強地向著中國的腹地而去——中國人的這一壯舉,令整個世界震驚。不要說正在前線拚死衝殺的官兵,僅憑這螞蟻負重一般依舊堅持前行的中國人,這個民族的生存韌力、忍辱負重和絕不屈服,在抗戰的初期就宣示出這樣一種前景,無論戰爭還要打多久,無論這片土地被戰爭蹂躪到什麼程度,只要整個民族的意志堅強不屈,他們的敵人企圖使這個民族屈服的可能性即為零。

淞滬會戰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野心,為保存國家的經濟實力,掩護國家進入戰時體制贏得了寶貴的世間。同時淞滬會戰也暴露出中國軍隊在戰役策劃、指揮、調度上的弱點,以及軍隊在作戰素質、後勤供給與相互協調上的缺陷,特別使會戰最後階段的潰退,表明中國軍隊距離打一場現代化戰爭的要求差距甚大,同時也預示著中國的對日作戰未來將更加殘酷和艱苦。

中國陸軍第十四集團軍第九軍軍長郝夢齡,是抗日戰爭爆發後陣亡的第一位軍長,殉國時年僅三十九歲。

山西抗戰,是中國抗戰初期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戰鬥最激烈、官兵犧牲最多、戰績也最顯著的會戰。傅作義英勇。

山西會戰後,南京必失。國民政府未投降,而是遷都重慶,顯示了抗戰決心。

韓復榘被槍斃。因其不戰而退,濟南淪陷,大半山東失。韓復榘事件,無疑是蔣介石對那些畏縮避戰的高級將領的一次嚴重警告,國難當頭,不盡抗戰守土之責的軍人,軍法面前絕無寬待。

川軍步行出山,到山西戰場後無人收留,最後在李宗仁的第五戰區殉國。抗戰期間,川軍一直表現異常英勇。滕縣保衛戰,未能突圍的滕縣守軍,沒有一人放下武器,也沒有一人投降,全部戰死。滕縣作戰,為中國軍隊於徐州戰場的布防贏得一百多小時。

徐州戰場上中國軍隊的大撤退,從軍事上講是一次成功的行動。數十萬大軍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轉移脫離戰場,不但破壞了日軍與中國軍隊決戰的計畫,還使國家軍隊的主力得以保存,這也符合中國持久抗戰的需要。

戰場上為了阻擊敵人而不得不採取決堤方式。從花園口決堤處湧出的河水與趙口湧出的河水匯成了滔天濁浪。日軍攻擊鄭州的計畫中止了。花園口決堤,使豫皖蘇三省四十四個縣市約六千萬民眾受災,兩千餘萬百姓流離失所,中國軍隊的將領們心緒複雜,決堤使當地百姓遭遇滅頂之災。花園口決堤,破壞了日軍企圖南北兩路夾擊武漢的戰略,基本上使南北兩路日軍仍舊處於隔絕狀態,為武漢保衛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徐州會戰是繼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後,中國戰場上的有一次大會戰。會戰歷時四個多月,雙方均投入數十萬兵力。日軍雖然打通了津浦線,擴大了占領區,但沒能實現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和挫傷中國抗戰意志的目的。中國軍隊的作戰,再一次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彰顯了不惜一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堅定決心。

八路軍一二九師七七一團指戰員絕大多數未見過汽車,無法想像汽車是什麼樣子,知道要打汽車後,官兵們都有點緊張。部隊事先進行了關於汽車知識的教育,教給戰士們如何打駕駛員,如何打油箱和輪胎。徐向前在官兵中威信極高。

神頭嶺和響堂鋪兩場伏擊戰,都是八路軍主力部隊所為,可以說是動用了八路軍的優勢實力。兩場戰鬥中都有八路軍戰士使用紅纓槍的記錄。用最原始的武器,與擁有現代武器裝備的日軍作戰,還要打勝仗,八路軍官兵需要付出怎樣的勇氣和犧牲?這才是令閻錫山的將領們真正驚愕的原因。“八路軍抗戰意志堅定,機動力大。……”

毛澤東說過,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戰爭中的決定作用是真正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游擊戰是敵後作戰,敵後作戰的首要條件是在敵後紮下根來,建立起穩固可靠的根據地。中日戰爭爆發僅僅一年,在日軍聲稱的占領區或控制區內,共產黨武裝開闢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其創建速度之快,數量之多和規模之大,創造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種奇蹟。晉察冀根據地史共產黨人在華北敵後創建最早的根據地。至1938年下半年,晉察冀根據地已建立其北嶽、冀中、冀東、平西和平北五個抗日政權。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其武裝力量、政治影響和民眾基礎,幾乎對華北,特別是平津地區形成了包圍之勢。作為侵華日軍最為重要的後方基地,日軍的後方已經成為另一種前線。

八路軍連續作戰,屢屢得手,這令閻錫山十分驚愕。“我軍對此種方法,人無不知,及其他種種襲擊方法,亦無人不盡知。然何以八路軍每次擊敵,皆收奇效,我軍則反是?”——八路軍屢屢打勝的根本原因,不是軍事技巧所致,而是聚精會神。事前無不竭盡全力籌劃制敵之策,實施偵察戰鬥之術,臨時置全軍聚精會神統一集結於主殲敵戰方面,其他一切皆可不顧,故不動則已,動則勝。

八路軍是在二萬五千里長征後余剩下來的及從新招編過的;新四軍的紅軍根本就沒有到過西北,他們是紅軍西行長征的時候,留下來擔任後衛及收容流散的部隊,仍保留著它原來的存在,分散在豫、鄂、皖、粵、閔=浙、贛七省老根據地,由項英負責擔任七省游擊隊總指揮。

新四軍結尾紅軍主力長征時所流落於後方者……紅軍之未被政府軍所消滅,此點並不可奇;最可奇者,即紅軍之根據地及其組織,始終能保持不墜耳……項英所部紅軍之得以保持至今,亦由於當地人民之支持。蓋於彼等未政府軍重重包圍糧食斷絕時,一地之農民,往往以食物接濟之。

1937年11月3日,國共雙方認可的北伐名將、新四軍軍長葉挺受邀抵達延安,受到隆重的歡迎。毛澤東會見了葉挺,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在對日作戰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並一起研究了改變南方紅軍游擊隊的諸項事宜。葉挺返回武漢後,經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反覆磋商,終於達成協定,規定:新四軍獨立建制,不隸屬八路軍,歸戰區統轄;軍以下不設師和旅,轄支隊和團,部隊全部開赴抗日戰場。同時,新四軍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和敵後游擊隊的獨立性原則,國民黨不派人進入新四軍。

葉挺不是張國燾,新四軍也不是張國燾手下的四方面軍

《抗日戰爭》讀後感(三):第一卷:慘烈!

全書讀完,心情沉重,總結起來,局面可以用“慘烈”概括。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包括勝仗台兒莊戰役,整建制整建制的消耗,前仆後繼、視死如歸,中國人的頑強的意志、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絕對不做亡國奴的心理底線,不僅值得我們這些現在活著的中國人學習、敬仰和紀念,更為中國人走進新時代、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逐步爭取到大國地位打下了堅實的精神基礎。可以說,抗戰第一年雖然犧牲巨大,但確實抗日戰爭期間最重要的一年,也是證明我們勇氣的一年,雖敗猶榮,犧牲也值得。試想,如果消極抵抗,如果想忍辱偷安,現在會是怎樣的局面?讓我們記住那些巨大的傷亡數字,記住那些戰爭中犧牲的英勇將領和士兵,他們的英魂光輝不朽!

昨天,田徑世錦賽,中國4*100接力獲得銀牌,田徑賽場,尤其是百米賽道上出現黃種,本身就是讓人竟然興奮的事情,何況我們得到了銀牌!以前田徑賽場上即便有黃種人,也肯定是日本人,此前,日本獲得過4*100米接力第四名。我認為,中國田徑、網球,籃球甚至冰球、棒球等運動在世界逐漸展露頭腳,也是中國人生活水平提升的表現之一。無論我們現在獲得了什麼成就,只要是能證明我們中國人脊樑的事情,都是對先烈最好的慰籍。

有幾點是我原來不曾思考到的:

一、九一八事變時,上海是世界第5大城市,瀋陽70萬人口中,日本人占20萬。第一個數字說明民國初年,世界在華投資集中在上海(十幾年前,改革開放也是大量吸引外資在華投資,其實也是外國人賺錢,我們跟著賺錢),而且雖然國內內戰不斷,民族工業在逐漸起步,金融業也在發展,只不過政權不穩,什麼都是空談,現當今也一樣。第二個數字說明了,當時的東北被日本移民情況之重,是歷史上所沒有的,哪個朝代國家的城市中外國人占到三層?恐怕偏安一隅爾後招到蒙古人統治的宋朝,被滿族人打敗的明朝,這種情況也不多見,何況滿蒙都是我中華民族。

二、讓我們記住:固守滕縣一百多個小時壯烈犧牲的一百二十二師,川軍師長,王銘章。第一位與縣城共存亡的縣長,周同。死守台兒莊的司令,第二集團軍司令,原西北軍將領,孫連仲。台兒莊戰役總指揮,五戰區司令,桂系,李宗仁。當然,英雄之外,也有孫子,我就覺得湯恩伯太不地道,大小多次戰役都證明了這一點。

三、國難當頭,還有很多狹隘的地盤觀念、保存實力觀念,這是怎么來的呢?閻錫山最明顯,但實在扛不住了也找中央軍和八路軍。除了為了各自利益、怕被蔣介石中央收編外,能否給他們找一個外延的理由?讓這些將領就坡下驢呢?我不成熟的觀點是:民國初年各省自治觀念惹的禍,當一個區域人、財、物統一管理後,加之中國人固有的地域觀念,會不會區域自治也得到了山西人民、東北人民、廣西人民或者湖南、四川等等的普遍認同呢?想一想,如果二戰,德國人侵入美國本土成功,而且大有席捲美國全國之勢(假設德國可以),合眾國各個州會不會出現不同的聲音?他們會同仇敵愾,像我們中國人這樣么?

四、全書對蔣在軍事戰略上持否定態度,我不懂軍事,不過可以從側面印證作者的觀點:老蔣要是有高超的軍事智慧和戰略眼光,後面可能就沒老毛什麼事兒了。不過,即便老蔣千不是萬不是,他抗日到底的頑強精神,值得我們尊重,如果沒有他這位當之無愧的領袖,四分五裂的中華大地會更加慘不忍睹。

五、八路軍抗戰功績確實不少,無論出於抗戰救國或者擴大自己實力的目的,至少在太行山上,八路軍打得有聲有色、有目共睹!也正是因為如此,八路軍收編了很多雜牌兒部隊,最多的當屬東北軍了吧,比如呂正操將軍等。也是,反正老蔣也不發響,還不如跟著有前途的部隊乾。我認為,抗戰時期轉而投共的將軍都是有歷史眼光的,都有很高的前瞻意識和戰略眼光。這也是解放戰爭,國民黨將軍大部分都是自私自利、抑或飯桶的另一個原因。

另,第一版90頁中,第二段,應該是任命陳潛為參謀總長,應該是“程潛”,書中筆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