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長在元宵節燈展上致賀詞

元璋建都南京,規定從正月初八掛燈,到正月十七收燈,在南京秦淮河上高搭彩棚。朱棣遷都北京後,在東華門開闢了兩華里長的燈市。到清代,燈節更是盛極一時,花燈種類樣式繁多,其喜慶熱鬧程度可與春節相媲美。

我國民間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據民間傳說,元宵起源於春秋時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亮一樣團圓,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還有一種說法是,元宵的來歷與唐高宗有關:有一年過年前,郭子儀率部西征,歸朝後年已過。唐高宗為了犒勞郭子儀,在宴席上上了一道香糯米做的柔滑的白圓糰子,唐高宗定名為“唐圓”。因唐圓是在元宵夜吃的,故叫元宵;又因是在水中煮食的,又稱“湯圓”。

元宵節的主要娛樂活動是觀賞燈火,所以又稱“燈節”。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管喜樂,古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燃燈,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加倍重視。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漢代僅一天,到唐代已變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從初八到十七落燈整整狂歡十天。唐代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繪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燈謎的問世,可追溯至宋朝。開始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趣味,因而深受各階層民眾的喜愛,以至流傳到今天。

元宵節還有“走百病”(又稱“散百病”)的習俗。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尊敬的各位領導,企、事業界及新聞界的朋友,父老鄉親們:

你們好!

我代表××銀行××分行全體幹部給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萬事如意,喜上加喜,好運連連!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對××銀行××分行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年,緊跟著全市經濟發展的步伐,我們××銀行××分行的主要業務快速發展。(成績略)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沒有××誠信的政府形象、蓬勃發展的經濟氛圍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銀行××分行不可能取得今天的進步和和發展。“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這次協助市委、市政府舉辦元宵燈展,成為××近年來首家冠名等會的企業,就是為了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回報社會。去年我們投資××萬元參加元宵燈會,今年我們的投資比去年翻了一番,××銀行××分行的燈展要繼續做到規模大、有創新;轟動大、有效果;形勢大、有內容;成效大,有收穫。我們要以燈展豐富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燈展感謝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銀行××分行的幫助、支持和厚愛,以燈展彰顯我行的文化底蘊和經濟實力。

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花燈昭示喜慶、安康和創新,更預示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和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帶領下的美好明天。朋友們,讓我們徜徉在燈海中,互動在××銀行××分行的感激中,樂在元宵,喜在元宵,笑在元宵。

謝謝大家!

更多文章
2024年元宵節祝賀詞大全
2018最新元宵節祝福簡訊賀詞
最新元宵節賀詞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