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社會實踐活動心得【2篇】

【篇一】

開學初,為了美化教室,小朋友們紛紛帶綠色植物放在班級的窗台上、書柜上、走廊。下課後,發現孩子們對自己所帶的綠色盆栽充滿了好奇,只要一下課就會圍到花盆前,議論紛紛,說說它的名字,幾天澆一次水,這兩天有什麼變化……另外,雖然我們屬於城區國小,但周圍環境卻同鄉村,孩子們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家長也能指導,而且老師小時侯也是在農村長大,研究條件比較優越,為什麼不能讓他們親自參與綠色種植活動呢?於是,就確立了“綠色小種植”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這樣體現了現在的教育理念——環保教育,還可以藉機美化室內環境。

我們讓所有小朋友一起動手,用廢棄的優酪乳盒、雪碧瓶或精美的花盆親自種植綠色植物,同時學生管理自己的種植物,給他們澆水、施肥,然後通過觀察,寫觀察日記,寫觀察記錄,最終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在種植中體驗種植的樂趣,知道勞動的不易,勞動人民最光榮,並學會珍惜勞動成果。

活動開展了近一學期了,結合學期初制定的活動計畫,現將我們的具體活動過程作一個總結。

我們首先讓學生自己準備廢棄的優酪乳瓶、雪碧瓶或精美的小花盆,並裝上泥土,貼上標籤,沒有貼的老師幫忙貼上,然後整齊地排放在班級外的走廊上。下午班隊活動課上,首先讓學生們自己給泥土澆了水,然後讓一組一組的學生拿出準備的大蒜和青菜籽,最後親自指導學生如何種在盆子裡。學生們小心翼翼、專心致志地種植著。在他們的臉上我們看到了驚奇,看到了歡笑。當學生們親自種下大蒜和蔥後,我又教給學生們一些護理種植角的方法,以及一些觀察記錄的方法。首先,我讓孩子們做下面的三件事:1.每天來校後去看一看自己種的和別人的大蒜、青菜;2.定期給自己的大蒜、蔥澆水;3.及時觀察,及時寫觀察記錄和觀察日記。接著,我在班上給學生們演示如何記觀察記錄,如何寫觀察日記,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接下來的日子,孩子們每天早晨來校後觀察,課間觀察,放學前澆水,回去後寫觀察記錄和觀察日記。兩個月後,孩子們種植的大蒜長出了嫩綠的蒜葉。與此同時,我們的孩子也通過觀察和記錄積累了許多的資料。記錄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可愛的一面。有的用畫畫出了蒜的,有的用簡短的幾句話寫出了蒜、青菜的生長過程,雖然只有簡短的一些話,卻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用心。孩子們人人參與種植活動,在種植中體驗到了快樂。

12月22日,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下午第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將把種的大蒜收割起來,一起品嘗勞動的喜悅。孩子們剪大蒜、挑揀,忙的不亦樂乎。中午,在食堂阿姨的幫助下,孩子們品嘗著自己親自種的大蒜,個個臉上笑開了花。在活動中,同學們也有了很多的困惑:“在不同的土質種出來的植物是不是不一樣呀?”“澆水有什麼學問呀?”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不僅了解了一些綠色植物的知識,培養了自己的興趣,並且通過其親身實踐,積累了一些種植經驗,還養成了合作、分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品質,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我想,活動過後,孩子們對植物的研究熱情、對蔬菜、花草的種植熱情依然絲毫不減,這不正是我們開展此類活動的真正目的所在嗎?

【篇二】

今天下午我們二年七班全體同學在劉老師的帶領下,在xxx披薩店參加了一次非常有趣的社會實踐活動——自己動手製作披薩。

首先我們每個人都穿上了小圍裙、戴上了小廚師帽子,還分配了號碼。我穿的是藍色50號,其他同學有的是黃色、有的是橙色,還有的是綠色。然後我們站在自己號碼對應的桌子前,桌子上放著麵餅、水果、沙拉醬、芝士條等材料。接下來店裡的阿姨認真給我們講解製作披薩的方法和步驟,我們都聽得可認真了。

終於等到我們親自動手了!我按照步驟依次往麵餅上塗抹沙拉醬,放一部分芝士條、放水果,再放上剩餘的芝士條,一個披薩就做好了。接下來就是把它們送到烤箱裡烤10-15分鐘。

披薩烤好了!劉老師讓我們按照號碼依次領自己製作的披薩。披薩聞起來真香啊!我把披薩拿回家和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我真開心參加了這次有趣又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