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感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10月26日在史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8人走進蘇州的盛澤實驗國小,共赴一場“兒童閱讀”的饕餮盛宴。

唐僧每次介紹自己時,都講這樣三句話: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看似簡單的三句話,實則回答了很關鍵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要想做好閱讀,不是也要這樣嗎?在這個提倡全民閱讀的時代,作為一名引導者,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閱讀,如何去讓孩子們愛上閱讀,引導孩子們學會閱讀並善於閱讀,為孩子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何為閱讀,乾國祥老師給出了明確而合理的答案。閱讀,就是讓兒童的精神得到整個人類精神的引導。閱讀會改變一個人,會改變一所學校,在課堂上通過語文書上的課文怎樣讓孩子們愛上閱讀呢?在王文麗老師的課堂上我尋到了答案。王文麗老師執教的是蕭紅的《祖父的園子》,她抓住蕭紅生平簡介中1911——1942這兩組數字,讓學生感受到蕭紅的生命很短暫,馬上又出示蕭紅1930年,因為逃婚離家出走,後又迫回到家中,之後,在武漢、臨汾等地四處奔走,而讓學生體會到蕭紅傳奇而短暫的一生,激發學生對這個傳奇的女作者的興趣,怎樣了解她,通過讀她的作品。從孩子們在課堂上動作和語言中感受到他們渴望讀這本書,特別是王文麗老師又以改編成電影的《黃金時代》結束這堂課,坐下面聽課的我就馬上迫不及待的想拿出手機去搜尋《呼蘭河傳》這本書看,更何況參與其中的這堂課中的孩子們呢?王文麗老師展示的這節課恰恰也就是單篇教學帶動整本書閱讀。單篇教學就是對一篇文章進行精讀深究的教學,強調的是在一滴水裡看世界,在單獨的一篇經典裡面,可以獲得非常非常多樣的學習收穫。

整本書閱讀,在我們建校至今一直做著這樣的活動,而且學校還花了大量的財力去為孩子們購買圖書,為什麼要強調學生讀“整書”呢?首先,相對於單篇短篇,整本書篇幅更長,主題更多元,內涵更豐富,體裁更多樣,尤其主題,可以涉及兩性平等,生命教育,公民意識,戰爭與和平,民主啟蒙等。其次,讀整本書鍛鍊我們的意志,然後呢?讀書可以使孩子們安靜下來,靜能生慧,慧能智遠。現在的孩子很難安靜下來,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多讀整本書。孩子們讀了沒有?讀了多少?掌握的情況怎樣?常聽家長抱怨,說孩子在讀完一本書後,根本就不知道讀了什麼。確實如此!聽了李懷源老師的課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整本書閱讀是可以通過“閱讀單”來檢測的。李懷源老師執教的《長襪子皮皮》整本書閱讀中,李老師用了三個任務檢測孩子們讀書的情況,任務一中李老師讓孩子們畫一個皮皮展現其特點,任務二中通過一個小遊戲讓孩子們感受到皮皮的改變,任務三是讓孩子們判斷皮皮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在自己身上找找有沒有皮皮的特徵。整節課孩子們都在交流書中的內容,相信沒有認真讀這本書的孩子也會在其他學生交流匯報的環節中掌握書中的主要內容。

以單篇帶動整本,用閱讀單檢測閱讀,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教給孩子們閱讀方法,檢查孩子們的閱讀情況,蘇州盛澤之行,我們終有枝可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閱讀之花將在向陽這片沃土地開得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