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三拍片實習總結

長達六周的校內拍片實習終於在六月初結束了。這期間,有悲有喜,有苦有愁,從劇本討論,到拍片,到剪輯,最後刻碟成品,大家經歷了一段長長地磨合期,同時也在這磨合中,深刻地感覺到作為一個集體的力量是這么堅不可摧。作為第七組的一名成員,我深感榮幸,在這過程中,從大牌編劇王牌導演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也更深地對專業知識有了一定地拓展,從理論到實踐,到鞏固,才更深刻地體會到那句話,專業無好壞之分,只是人的問題。每一個專業都有它的價值之處,只要學好學精就變成了一種技術,一種價值。雖說也許我們專業屬於偏冷,但真正理解之後才發現知識之淵博,文化之高深。經過這次拍片實踐,我更深感受到同學之間的友情,專業知識得到鞏固地成就感。下面,我將從劇本擬定開始到最終進行個人實習總結

·

劇本擬定

·

小組名單一公布,我們第七組馬上如火如荼地開始了籌備。首先是劇本擬定,為公平起見和達到最高效益,我們進行了會議。從每個組員地作品,一一比較優點和缺點,想第一時間定奪。但最終想來,沒有合適的劇本適合,最後根據王靜的劇本重新構思了《從前有個小朋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咖啡廳老闆張翰因為孤獨而撫慰孤獨人的心,但是效果明顯有好有壞,有時候甚至被當成流氓潑水了。一對朋友的分手使他在安慰女主角時不斷勾起了對小雪的回憶,最後孤獨結局。

·王靜的框架,周廣鑫的風格,形成了《從前有個小朋友》。周廣鑫常用伎倆,帶有心理意識流的東西,出現夢幻與遐想嘿。

·雖然我沒有參與到劇本擬定,但我覺得這個劇本還是有一定優勢的。首先我覺得作為一個dv短劇,不需要承載太多東西,甚至不需要去表現什麼情節曲折性,層層環扣這種效果。我倒寧願它如流水一樣緩慢前進卻又有自己的主題方向。《從前有個小朋友》沒有什麼遞進的故事聯繫,只是平平淡淡地藉助些小故事串聯起來映襯主角人物思想,重要的是人物思想性格,而不是故事情節。整部劇純屬是要托起張翰這一人物,從而使主題思想通過這個人物更鮮明更深刻。其次,劇本不是單純地講述些故事,而是從這些故事中提升到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主題和寓意。我想,帶有心理意識是最成功的地方。許是當代人一種嚴重的病症吧,在喧囂城市裡,在燈紅酒綠閃爍下,每個人隱含一顆孤獨的心,自我冰封。更在爾虞我詐中,失去了對彼此地信任,迫不得已只能相信自己。我不知道張翰孤獨的原味是什麼,但我卻身同感受地知道那種孤獨,找不到人傾訴,活在對別人的回憶里…從某種意義上講,我覺得他已經是屬於一種病症,不預期地出現幻覺,周而復始地在同一個位置等著傾聽,更或者,有一種自我強迫症,強迫自己在以為美好的回憶里,不願走出,不願意去相信現實。我覺得這兩點是我們劇本最大的亮色。

·我想說的是,通過這次會議討論,大家可能更了解地自己地底細。所有組員的劇本擺到台上,大家依依評劇,使得每個人都對自己劇本有一個更清楚地想法,甚至,會發現有時候經別人一點,劇本脈絡就清晰得一目了然了。

·然後在此基礎上,構建另一部作品,我覺得《從前有個小朋友》最成功之處還是在於編劇,挺精彩的。但可能我說的優點剛好是它的缺陷,一部經典地作品可能關鍵在於劇情跌宕起伏,劇情是關鍵。在平淡地故事背後,因為沒有強大地遞進感,都在一個層面上。所以片子讓觀眾看起來有點雜亂無章之感,不明畫面跳轉地原因。當然,這完全也有可能是後期處理地技術問題。

·

二、開拍

·

開拍前,為了更好地了解程式,導演特意準備了另外一則短劇,試拍。應該是主要鍛鍊攝影師手感吧。

·五月二十七號,開拍第一天,大家都覺得有點興奮,一群人還處於起始狀態,新鮮感讓我們亢奮得嘻嘻喳喳。每個人都還屬於新鮮狀態,做事可能都還有積極感。作為場記,也都認認真真地做筆記,打板,毫不懶惰。攝影師積極擺動機子,想尋求最佳攝影方位。導演積極發表看法建議。製片人看起來挺滿意的,就是大家對他的演技搖頭嘆氣,表示沒折。全組狀態極佳,完全像只亢奮的小公豬哈哈。當然,可能跟楓丹白露的環境有點關係吧。室內環境,累了喝點東西,看看雜誌…誰都沒想到第二天任務如此艱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