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築實習報告

房屋建築學是適合土木工程類專業人員了解和研究建築設計的思路和過程、建築物的構成和細部構造以及它們與其有關專業,特別是與結構專業之間密切聯繫的一門專業基礎學科。作為一門內容廣泛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到建築功能、建築藝術、建築規劃、工程技術、工程經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本學期通過10周的課堂知識的學習,為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第17周我們在學院老師的組織和領導下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房屋建築學的課程實習。在大學生活中,實踐是極為重要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強化和發展的源泉,也是大學生鍛鍊成熟的最佳途徑。我們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因此對於房屋建築學的課程實習,也就是土木專業的認知實習我們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下面對這次實習的收穫與感想做詳細的總結,特此報告如下:

一、實習目的

通過參觀典型建築、施工工地、生產車間,使我們對所學《房屋建築學》知識有一個立體的認識,同時進一步的擴大了本專業的知識涉及面,有助於我們對《房屋建築學》所學知識與實際施工狀況的認知結合,提高我們掌握鞏固本專業知識的能力。具體目的及任務是:

1、通過參觀實際建築場地以及生產車間,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生產以及建築結構實體的認識,同時將書本理論與實際結合,在實踐與知識的融合中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將所學房屋建築的基本理論與在建工程進行現場比較,從而進一步培養我們的空間想像能力,提高實際施工過程方面的認知能力。

3、通過實習,了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施工注意事項,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套用。

4、通過實習,培養我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為今後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二、具體安排

1、實習時間:

2、實習計畫及進度:

三、實習期間主要的內容

(一)建築部分上。注意觀察建築物外觀及內部,了解各層平面格局及房間布置,觀察建築外觀特點,以及建築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

(二)構造部分上。參觀在建工程現場時多注意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承重方式、施工方式以及地基、基礎、牆體、梁、板、柱等基本構造和建築的內外裝修。

(三)施工部分上。了解施工布置以及施工組織。參觀工地現場,多注意各施工工種的工藝過程,生產特點和各種結構施工的工序等內容。如基坑的開挖、模板的支護與拆除、鋼筋的布置等。

四、實習收穫與總結

在實習前的動員大會上,帶隊老師就已經通過許多實例講明了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的重要性。當我們到達集合地點時,同學們頭上都戴著安全帽,同時工地的生活區與施工區的門上也寫著:不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並且在施工工地的現場也標示著“安全重於泰山”的字樣,由此可見在建築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

此次我門認識實現主要分為工業廠房、在建建築、已建建築三大類。其中工業廠房:南寧機械廠。  在建建築:大學生創業基地、1080集資樓、榮和大地、經濟適用房、金質仙葫、觀瀾溪谷。  已建建築:體育館、體育中心、南寧大橋、民族博物館。

現在我就以這三大類來分別進行我的總結:

(一) 工業廠房

27日下午,我們乘車來到了南寧機械廠參觀,前來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十分熱誠的廠長,他首先向我們介紹了一下整個廠的情況以及一些注意事項。該廠成立於1952年,是一家國有企業。剛開始建廠時只有9台機台和29名員工,到了90年代國中期是該企業發展達到高峰的時候,當時生產了15到18萬台機器設備。但由於基金和技術含量問題,現在就沒有那么景氣了,一年只生產幾萬台。現在有退休員工1600多人,上崗員工也有1600多人。可見該廠確實年代已久,老師說讓我們來此參觀就是為了讓我們了解一下以前的建築跟現在的建築有和區別,進行一下對比從而有個感性的認識。南寧機械場廠的廠房大多為比較舊的單層廠房。

通過參觀我了解了單層廠房的基本結構以及類型。歸納了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現將其要點歸納如下:

1.單層廠房屋面基層分有檁體系和無檁體系兩種。

2.屋面排水方式基本上可分為無組織排水和有組織排水兩大類。有組織排水又可分為內落水、內落外排水、檐溝外排水、長天溝外排水等。

3.單層廠房屋面防水有卷材防水、剛性防水、構件自防水和瓦屋面等幾種。

4.矩形天窗的跨度是屋架(或屋面梁)跨度的1/3~1/2。由於屋架上下弦的節點距離一般為3 m,天窗的跨度相應為6,9,12 m。天窗架的高度是根據所需天窗扇的排數和每排窗扇的高度來確定的。

5.矩形避風天窗是由矩形天窗及其兩側的擋風板組成,為了增大通風量,可以不設窗扇。解決防雨的措施是採用挑檐屋面板,水平口擋雨片、垂直口擋雨板。

6.立柱式擋風板支承在大型屋面板縱肋處的柱墩上,懸挑式擋風板支承在天窗架上。

7.單層廠房外牆構造按其材料類別可分為磚牆、砌塊牆、板材牆等;按其承重型式則可分為承重牆、自承重牆和框架牆等。

8.承重牆的構造與民用建築類似,只是更加重視其剛度和穩定性。自承重牆應注重牆與柱子的連線關係和拉結構造。在大型板材牆中,牆板布置以橫向布置為主。板柱連線有剛性和柔性兩類。板縫的處理的首要任務是防水。輕質板材牆有石棉水泥波瓦牆和壓型鋼板牆兩種。開敞式外牆主要用在南方炎熱地區的一些熱加工車間。

9.工業建築的側窗根據開啟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中懸窗、平開窗、立轉窗和固定窗等類型;側窗材料主要採用鋼材和木材。由於單層廠房的側窗面積較大,因此一個側窗往往是由幾個基本扇拼框組成。

10.單層廠房地面面層的選擇、墊層的設定與選擇以及地基都應滿足生產的要求。其細部構造有變形縫、交界縫、地溝和坡道等。

(二) 在建建築

27日上午,我們來到了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基地。此項目基地整體地形平坦,規劃總用地面積12339.4㎡;建築基底面積5513.82㎡(其中1#樓4046.9㎡,2#樓1466.92㎡);地上總建築面積21905.55㎡(其中1#樓20909.9㎡,2#樓1695.65㎡);地下車庫總建築面積8715.5㎡;綠地率20%;建築密度45%;容積率1.8。建設內容包括:一棟綜合樓(1#樓),包括了科技展示廳、辦公室、建築面積20909.9平米(不含地下停車庫),結構為框架結構;一棟活動中心(2#樓),建築面積1695.65平米(不含地下停車庫),結構為鋼結構。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進入了建築物內部,這是我第一次進入正在施工的工地現場,確實讓我激動萬分,建築整體澆注基本完工,還差頂層屋面板還在搭接鋼筋。此建築採用框架結構,樓蓋採用整體澆注,具有良好的剛度以及抗震能力,整體性好。在現場可以明顯看到明梁和暗梁的對比交錯,為提高多層建築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在樓梯間的休息平台處,縱橫牆交接處,大樓設定了構造柱,構造柱是種構造配筋的柱,用於砌體結構或框架結構填充牆中,只承受豎向力不承受水平力或彎矩,是砌體承重的的建築中為了增加建築剛度和穩定性設定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使它和各層圈樑連線,形成空間骨架,加強牆體抗彎,剪能力。構造柱結構形式為馬牙槎,以此來增加多兩邊牆的穩固性。在實習的過程中也學到了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也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同時在參觀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在砌築隔牆的時候,最上一層磚是斜砌的,問老師後明白那不是承重的,為了使砌築磚牆與頂層梁的有效連線。在牆體上我還看到了抹灰層上一些結構連線處布置了鋼絲網,老師說那是為了防止抹灰砂漿開裂,起到了防裂的作用。在樓層變化處我看到了變形縫。我們在房屋建築學中知道,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會產生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變形縫是針對這種情況而預留的構造縫。變形縫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三種。

伸縮縫:

變形縫未作防護

建築構件因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變化會產生脹縮變形。為此,通常在建築物適當的部位設定豎縫,自基礎以上將房屋的牆體、樓板層、 屋頂等構件斷開,將建築物分離成幾個獨立的部分。伸縮縫要求把建築物的牆體、樓板層、屋頂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斷開,基礎部分因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不需斷開。 

沉降縫: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沉降縫”。 沉降縫與伸縮縫最大的區別在於沉降縫非但將牆、樓層及屋頂部分脫開,而且其基礎部分亦必須分離。

防震縫:它的設定目的是將大型建築物分隔為較小的部分,形成相對獨立的防震單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築物整體震動不協調,而產生破壞。其基礎可分離也可不分離。

由此可見,運用房屋建築學所學的知識,我可以判斷那是一個伸縮縫,因為此處基礎並沒有斷開,真是一次完美的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啊!

28日上午,參觀的是西大的1080集資樓。現場正在進行地下基礎的施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台很大的新型靜壓樁機正在向地基送樁,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了整個送樁的全過程,如此龐大的壓樁機看似如此笨重,卻在操作員的手中活動自如,而且居然還能在地基上行走,以保證迅速而準確的在指定的位置打樁,打一根樁的時間就10分中這樣,讓我對基礎打樁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現在送樁用的是一種預應力高強度樁材,該樁體是空心結構,其橫截面的外輪廓是圓形以外的形狀。進一步,該橫截面的外輪廓是多邊形;該橫截面的外輪廓是對稱的多邊形;該多邊形的各邊長度不相等;該橫截面的外輪廓是正多邊形。本實用新型的單樁承載力相對較高,施工周期短,成樁質量易於符合設計要求;工廠預製樁投資少,生產工藝控制及模具製作相對簡單;能避免運輸及施工過程中樁材損壞導致樁身混凝土耐久性不良;樁材與土層的接觸面積大,摩擦力大;配筋方式靈活,節省原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

在現場我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地上有很多像上右圖一樣的錐形樁洞,可是怎么看不到樁呢?隨後我問了現在施工員蘇工,他解釋說樁已經打進去了,只是打樁時深處產生負壓將上部泥土吸入洞內而形成了我們所見的錐形樁洞。可是樁不是應該高出地面嗎,然後長出的部分最後才截斷嗎,現在樁都打到了地基以下怎么承載基礎呢?蘇工繼續解釋說由於考慮現場做的是滿堂基礎,樁基密集,為了不影響施工場的交通運輸等活動,使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基坑只挖至設計標高以上1.5米,待樁全部打入後再繼續開挖,之後樁自然就露出地面了。在現場我們還看到了現場荷載試驗機,這是在學工程地質學上學到的,現在也能在現在看到了更加深了我的認識。

28日下午,我們先來到了位於快環的榮和大地的一個工地上。這裡也進行基礎施工階段,可是與早上看到的1080集資樓所不同的是,這裡採用的是人工挖孔樁。人工挖孔樁,是用人力挖土、現場澆築的鋼筋混凝土樁。人工挖孔樁一般直徑較粗,最細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夠承載樓層較少且壓力較大的結構主體,目前套用比較普遍。樁的上面設定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結、連繫起來,使各個樁的受力均勻分布,用以支承整個建築物。比較大型機械設備,挖孔樁要比木樁、混凝土打入樁抗震能力強,造價比沖錐沖孔、衝擊錐沖孔、衝擊鑽機沖孔、迴旋鑽機鑽孔、沉井基礎節省。從而在公路、民用建築中得到廣泛套用。但挖孔樁井下作業條件差、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安全和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場地內嚴禁打降深抽水,當確因施工需要採取小範圍抽水時,應注意對周圍地層及建築物進行觀察,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我們在現場所看到的工人們正在挖樁坑。值得主意的當我仔細觀察坑內護壁的時候,發現在了一個與多數同學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第一意識就是樁坑直徑是上大下小的結構,結果當我向現場施工員提起的適合,他堅決的否定了我這個想法,說這是錯覺,裝坑直徑沒有變化上下坑底與坑口是一樣大的。當時我很不可思議,想了很久都沒想過來到底是什麼回事。因為樁坑的護壁是以米為模數的,每一米做一護壁,因此從上往下看是逐漸減小的。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造成錯覺的原因是因為每一米護壁都是上小下大的結構,從而總的來說樁坑直徑並沒有發生整體的變小,而是保持不變的。從這也深深的讓我上了一課,做什麼事情不要被起表面所矇混了,要不懂就問,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才能讓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回想當時要是不問不去深究,那我可能至今都還認為樁坑是上大下小的呢,那豈不成了笑話。在現場我還看到了樁所配的螺鏇鋼筋,了解了螺鏇鋼筋的製作已經焊接過程。

接著當日下午我們又來到了位於(三塘)南悟路的經濟適用房,參觀了由廣西大學設計院設計的三層樓的磚混結構建築。簡單了解了一下圈樑和構造柱的布置,以及房間的布置情況。

30日下午,我們來到了仙葫區的金質仙葫以及觀瀾溪谷參觀。在金質仙葫我們看到了明顯標識的各種公示牌,在此我首先要申明一下其實每個建築工地都會有公示牌,我只是以這個工地的來做舉例說明。公示牌一般是貼與外牆面,一般包括工程概況、項目管理網路圖、質量管理體系網路圖、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保衛消防牌、環境保護牌、施工現場平面圖。舉例如下圖

此建築結構施工基本竣工,整個工程採用的是以框架剪力牆為主,局部框支剪力牆的結構形式。框架-剪力牆結構也稱框剪結構,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牆,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牆,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牆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於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牆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於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因為,在下部樓層,剪力牆的位移較小,它拉著框架按彎曲型曲線變形,剪力牆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樓層則相反,剪力牆位移越來越大,有外側的趨勢,而框架則有內收的趨勢,框架拉剪力牆按剪下型曲線變形,框架除了負擔外荷載產生的水平力外,還額外負擔了把剪力拉回來的附加水平力,剪力牆不但不承受荷載產生的水平力,還因為給框架一個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負剪力,所以,上部樓層即使外荷載產生的樓層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現相當大的剪力。框支剪力牆是指在框架剪力牆結構(在轉換層的位置)上部布置剪力牆體系.部分剪力牆應落地.。一般多用於下部要求大開間,上部住宅、酒店且房間內不能出現柱角的綜合高層房屋。 同時我們參觀了大樓的內部結構,以及各大小房間衛生間的布局、防火設備的安裝位置,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實踐知識。在進入大樓之前,施工員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叫後澆帶的地方,這是我曾經聽說過卻從未認識的地方。後來聽了施工員的解說我才知道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

後來我們又來到了觀瀾溪谷,結構層為11+1。也是由施工員帶領著我們觀察了整個建築的建設。從這裡開始,我已經對整個建築結構,空間布置,施工等有了一個較為系統的了解,感受收穫了許多、學到了許多。總的來說從在建建築中,能夠更真實更直接的了解整個建築的建設過程以及施工組織等,能讓自己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迅速的升華。馬克思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三)已建建築

28日上午,我們參觀了西校區體育館。老師介紹說屬於排架結構,結構形式類似與工業廠房。主要有橫向支撐,縱向支撐。兩面山牆設計了抗風柱,用於抵抗風荷載。屋面板用的是單項板,其底部分布著肋形次梁。

30日上午,我們首先參觀了南寧體育中心,由於不能進入場地我們只在外面觀看了其設計外表以及周邊的附屬建築。廣西體育中心工程總占地1143畝,總建築面積達19.8萬平方米。該工程位於五象新區核心區五象大道南側,工程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跳水館以及現代化的網球中心。體育中心主體育場建築採用具有飄逸感的多曲線屋面,充分呈現出現代氣息。廣西體育中心計畫於2024年底建成。廣西體育中心工程是南寧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設計功能最全、建設標準最高的現代化體育設施,體育中心工程位於五象新區核心區五象大道南側,與青秀山風景區一江之隔。工程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跳水館以及現代化的網球中心。體育場擁有6萬個座位,體育館擁有10000個座位,游泳跳水館和網球中心分別設有3000個座位。廣西體育中心項目總投資為21.6億元,是集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集會展覽、健康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標誌性建築綜合體。一期工程主體育場用地500畝,建築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建築有田徑場、足球場、看台、運動員室、教練室、裁判室、貴賓室和新聞報導室等,投資約為10.94億元。主體育場按照能承辦全國性運動會主體育場館、區域性國際運動會和部份國際、國內重大單項賽事的標準規劃設計。訓練場區內,就設有訓練場和五人制的足球運動場;網球中心區就設有1個決賽和2個半決賽場,建築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它同時可以容納得下3000多名觀眾;而由主體育館、副館和相關輔助空間組成的體育館區,能滿足室內田徑、體操、排球、手球等比賽,可以容納近1萬名觀眾;游泳跳水館區也可以容納3000名觀眾。廣西體育中心廣西體育中心主體育場的建築設計從綠城南寧中得到靈感,提煉出“綠葉”的含義,結合體育運動的奔放,動感的氣勢,東西兩片看台罩棚向南、向北和向上、向下翹展現出很強的“飄動”和運動感,仿佛兩片綠葉在綠城南寧中盡情飄動、舞動。(見下圖,為體育中心鳥瞰圖)該項目採用的是鋼結構形式,2片巨型葉子又內部的鋼作為桁架支撐,整個建築的支撐柱子是由吊車將鋼製箱型柱吊起,放至預定位置。為了趕工,施工方放棄了投標時的流水作業方式,改用全面鋪開的方式施工,在土建工程已完成的工作面及時提交給鋼結構施工,按土建工程的北、南、西、東等工作面移交計畫。

接著我們參觀了南寧大橋。位於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西側的世界上首座大跨徑斜吊拱曲線橋樑-南寧大橋,是南寧市“136”重點工程之一,既是南寧實施“重點向南,加快五象新區建設,再造一個新南寧”戰略的一項重點工程,也是推進北部灣建設,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南寧大橋路線設計總長1314.773米,橋樑總長734.502米,設定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50公里/時,現已建成,成為南寧市標誌性建築。當我們踏上南寧大橋邊岸觀察它時,真是被它的宏偉壯觀所震撼了,美麗的蝴蝶狀斜吊拱讓人嘆為觀止,真是為此設計師而驕傲。

接著我們來到了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是建國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規模和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設施項目,是一座自治區級、全民所有、公益性、專業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傳統文化為主要工作任務,同時兼顧對廣西周邊省份各民族以及東南亞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資料收藏和宣傳展示。館址位於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青環路,占地130畝,建設總投資約2.5億元。主體建築外形取材於富有廣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銅鼓,整個建築如一隻展翅的鯤鵬,遨遊於青山綠水之間。建築面積29370㎡,其中展廳面積約8,000㎡。整個館區設有公共服務區、露天展示區、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業務與行政管理區、後勤服務區等五個功能區。內部設有高科技電影廳、多功能會議廳、文物標本觀摩室、專題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等。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之際將作為重大獻禮工程正式對外開放。開館時將展出大型的廣西民族文化陳列、東協10國風情文化展示“東協文化展”、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聯合邀請展“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區文物精品特展”和特色鮮明的小型個人收藏展,可滿足年接待觀眾100萬人次的需要。廣西民族博物館的藝術特色很多!首先他的主建築造型是根據南方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銅鼓(銅鼓中的石寨山型)為原型設計建造的;其次是在館的後邊是各民族民居展示;再次就是展覽,有很多的地方都很有民族特色,基本的展覽是根據廣西的民族文化為出發點的,所以在三樓會看到廣西的居住環境,民族服飾,民族手工藝,民俗節慶,而二樓則是廣西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銅鼓展廳了。

短短3天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事當中,觸摸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選擇。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使我得以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緊張的學習工作當中。

此次學校安排的專業實習,在社會這個大學校中學習實踐行動,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