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經濟工作情況匯報

你正在瀏覽的實習報告是全縣經濟工作情況匯報

一、縣情慨況

我縣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現轄9鎮、1鄉,分別是環峰鎮、林頭鎮、運漕鎮、東關鎮、銅閘鎮、陶廠鎮、清溪鎮、仙蹤鎮、河劉鎮和昭關鄉,總人口45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含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農業已形成優質米、優質油、特種動物、經果林、蔬菜五個農業主導產業和鹿、紅瓜子、名優茶、優質油四個產業化工程以及鹿系列產品、青蝦、螃蟹、山羊、紅打瓜、名優茶等特色農產品,初步建成六個主要基地,分別是蒼山、長山山脈的養羊基地,長山、橫龍、劉武的茶葉基地,銅閘和運漕的優質棉基地,巨興的紅瓜子基地,福山的苗木花卉基地和沿裕溪河、清溪河流域的水產養殖基地,同時,正在申報國家商品糧基地縣。

工業已形成建材、釀造、日用瓷器、磨料磨具、機械鑄造和針織服裝六大支柱。建材業有巢東水泥集團、鐵道部楊山水泥廠等企業,水泥年生產能力達200萬噸,另有3條日產5000噸乾法水泥生產線項目正在建設。陶廠石膏礦由皖北煤電集團投資,已成功開採出優質石膏。釀造業龍頭——金太陽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年啤酒生產能力已達12萬噸。運漕酒廠去年底被私企收購,新產品已全面上市。機械鑄造業年生產能力達20萬噸,林頭鑄造小區是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業鑄造小區。含山瓷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日用瓷5000萬件,年出口瓷器1500萬件,成為安徽省最大的日用瓷生產企業。巢湖砂輪公司年產磨料磨具5萬噸,生產規模位居全國砂輪行業第四位。“東關牌”水泥、“皖中牌”瓷器、“巢湖牌”砂輪被評為部省優產品、省政府推薦的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等。2024年,含山縣被省政府列為全省十五個工業主導縣之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著力組織實施科教興含、工業強縣、外向帶動、城鎮拉動、旅遊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富民強縣為主題,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以工業化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項目和招商引資為抓手,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19、2024年連續兩年在全市縣(區)經濟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二,2024年在全省縣(市)經濟運行考核中,巨觀經濟效益綜合指數位居第13位。

二、今年以來經濟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縣委、縣政府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突出重點,狠抓落實,保持了經濟快速健康發展。1-6月份,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2.9億元,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億元,增長27.7%;一般財政預算收入9456萬元,增長2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億元,增長1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億元,增長40.4%;外貿進出口總額347萬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89元,增長13.9%。回顧今年以來的經濟工作,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突出一個核心,加快工業化進程取得新的進展

一是全面實施“5523”工業發展計畫。年初,縣委、縣政府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今年工業發展目標,著力實施“5523”工業發展計畫,力爭到年底全縣實現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5個、超5000萬元企業5個、1000-5000萬元企業20個、500-1000萬元企業30個,形成既有“頂天立地”、又有“鋪天蓋地”的企業群。為保證該計畫順利實施,縣幾套班子負責人每人聯繫2戶企業,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環境、資金等相關問題,目前各企業生產經營勢頭良好。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9億元,利稅358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4.9%和73.6%。工業對全縣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37.4%。

二是加快重點工業項目建設步伐。圍繞年初確定的重點項目,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調度會,及時掌握情況、查擺問題、研究措施,著力培育壯大一批骨幹企業和新興支柱產業,重點抓好恆泰公司年產30萬噸石膏深加工、鐵鵬海豹日產2500噸乾法水泥、金太陽啤酒公司4萬噸純生啤、潤基水泥公司日產5000噸乾法水泥等工業項目。目前,重點項目進展比較順利,金種子集團年產4萬噸純生啤、大平工貿集團綠色保健茶油、威達公司除塵設備生產線等項目竣工投產;恆泰公司年產30萬噸石膏粉體深加工、鐵鵬海豹日產2500噸乾法水泥、潤基水泥公司日產5000噸乾法水泥、大平工貿集團雙低油菜籽深加工和中藥飲片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可望年底前竣工投產。林頭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逐步配套完善,入園企業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園區經濟增勢強勁。

三是加大企業改革力度。為實現“全面、規範、徹底”的改革總體目標,3月初,縣委、縣政府分別研究了供銷系統、糧食附營企業和瓷業公司的改制方案。目前,糧食附營企業和供銷系統部分企業改制工作已全面推行;瓷業公司改制工作已於4月30日全部結束,全縣國有、集體、國合流通企業分別完成改制面的100%、100%、92.2%。與此同時,由縣經貿、鄉企等部門牽頭,國土資源、房產、勞動保障等部門參與,對全縣已改制企業組織一次“回頭看”,幫助企業解決土地、房產證照辦理等一些遺留問題,促進了企業規範運作、健康發展。

(二)抓住兩個重點,招商引資和農民增收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強力推進招商引資。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和“一號工程”,繼續實行“一崗雙責”和“一票否決”,廣泛動員全縣上下開展全方位招商引資。進一步明確招商的主攻方向,即工業是招商的重點方向,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招商的重點區域,投資規模較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產品出口創匯是招商的重點項目,並積極開展基礎設施項目和資源項目招商。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組團參加省、市組織的皖粵經濟貿易洽談會等活動的同時,精心籌辦了含山籍南京老鄉聯誼會,銜接了一批項目。為進一步營造全縣上下想招商、議招商、抓招商的良好氛圍,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縣委、縣政府把5、6月份作為招商引資促進月,重點抓好調整充實領導組、出台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加強項目工作、充實招商小分隊、建立涉企檢查申報和收費明白卡制度、嚴格督查、強化宣傳等十項工作,積極構建多層次、立體式的招商網路,增強招商合力。1-6月份,全縣共引進項目110個,協定引進資金23.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6.4億元,增長60%;引進外資項目2個,引資額208.5萬美元,增長73.5%。項目工作紮實推進。緊緊抓住國家各種政策機遇,圍繞我縣資源優勢、企業現有條件、市場需求,做好項目的篩選、編制和儲備工作,目前入庫項目已達162個;在項目爭取上,已上報24個項目,可望爭取各類政策性資金2019多萬元。

第二,切實做好農民增收工作。一是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年國中央1號檔案和省貫徹意見下發後,縣委、縣政府認真組織了學習和討論,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並以此統攬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通過廣播、電視、宣傳車、公開欄、發放致種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有效形式,廣泛宣傳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力求家喻戶曉。由於受政策激勵和糧價上漲雙重因素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增

你正在瀏覽的實習報告是全縣經濟工作情況匯報 強。上半年,午季作物增產增效,油菜籽產量達4.1萬噸,增長25.4%,加上價格上漲,油菜籽累計增收2073萬元。水稻種植面積達26萬畝,較上年增加8萬畝。二是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按照“養殖業調強、品種品質調優、畝均效益調高、特色經濟調大”的總體思路,抓重點牽動、示範帶動和政策促動,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種植業方面,重點在“調優、調特色、上規模、上檔次”上做文章,穩定糧食生產能力,擴大“雙低”油菜、蔬菜、雜糧、牧草、棉花等經濟作物面積。畜牧業方面,努力克服禽流感的影響,以抓好畜禽產品安全生產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動物疫病防治力度,大力發展以鵝、鴨等為主的家禽養殖,繼續組織實施山羊養殖“三個一”工程,鞏固擴大特種動物養殖規模。上半年畜牧業出現恢復性增長,實現產值1.72億元。水產業方面,重點發展河蟹、青蝦等特種水產品養殖,不斷提高效益。三是加快實施農業三大工程。在繼續扶持壯大國家級龍頭企業華陽牧業公司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力爭把省級龍頭企業益和棉業公司培育成為國家級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企業加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加收入。充分發揮河劉雜糧、祁門麻油、巨興紅瓜子、運漕水產品的市場優勢,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搞活農產品流通。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整合麻油、茶葉、紅瓜子等3個農產品品牌資源,提高產品的整體競爭力。積極爭創好再來滷製品、冬粉、河蟹、鹿系列產品、皮蛋、金針菇、麻油等7個農產品為無公害產品。四是著力培強勞務經濟。通過加強培訓、建立基地、發布信息、廣泛聯繫,不斷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上半年全縣已外出務工8.5萬人,較上年新增2300多人。

(三)積極壯大三個增長點,經濟發展後勁得到新的增強

一是加速發展民營經濟。堅持把民營經濟作為重要的經濟成長點,在謀劃思路、營造環境、搞好服務上下功夫,民營經濟的規模不斷膨脹、素質不斷提高、活力不斷增強。加快建設特色經濟區域,圍繞巢寧路、合裕路、大江路三條線,並以大江路沿線鄉鎮為重點,培育工業走廊,構建塊狀經濟,壯大水泥、石膏、鑄造、麻油、棉業、板材、針織服裝7個區域特色經濟。進一步擴大縣擔保公司的股本金和貸款規模,今年以來為民營企業累計提供擔保貸款1102.7萬元。通過採取重點幫扶和組建行業協會等措施,鑄造、麻油、棉業、針織等特色經濟日益顯現,目前鑄造企業已發展到413戶,棉業加工企業發展到42戶,麻油加工企業發展到57戶。5月份,縣委、縣政府舉辦了為期一周的中小企業法人代表培訓班,切實提高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者自主創業和開拓創新的能力,激發他們做大做強的創業熱情。1-6月份,全縣個體私營企業增加到4893戶,註冊資本總額8.1億元,分別增長17.3%和4.5%。

二是加速小城鎮建設。牢固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強化國有土地資本運營,努力實現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含城建設按照“加速膨脹新區、適度改造老區”的總體思路,以規劃為龍頭,以新區開發為重點,以配套建設為依託,以嚴格管理為手段,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含城新區2平方公里詳細規劃已編制完成,通過加快建設鼓樓小區、陽光世紀城、褒禪山路、環城東路、檔案館和體育中心等工程,逐步拉開新區框架。此外,陶廠、仙蹤、運漕等集鎮建設步伐加快,全縣城鎮化率逐步提高。

三是加速發展旅遊業。組建太湖山風景區管理處,理順了太湖山林場和太湖寺之間的關係,實行景區門票“一票制”,較好地解決了多頭管理、相互制約的問題。加大景區開發力度,力促華陽洞二期開發早日動 工;太湖山休閒度假中心已經竣工,即將投入運營;已與上海綠房子投資公司簽訂了昭關景區開發協定,正在商談整體開發事宜。

三、農業產業化工作情況

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是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村穩定繁榮的一項戰略舉措。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工業化的理念抓農業,以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已建成優質農產品基地8個、面積16萬畝,其中訂單農業面積10萬畝;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124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戶、省級龍頭企業2戶、市級龍頭企業4戶。

(一)構建農產品基地,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

針對縣內優質油菜、棉花、麻油等農業資源優勢,我們篩選確定了一批農業主導產業,著手搞好農產品生產區域規劃,縣裡成立了高規格的農業產業化生產指揮部,全面負責全縣農業產業化工作,指揮部下設優質油菜、優質稻、河蟹等專業組,每個產業由縣幾大班子每人分工負責一塊,並相應明確縣農委、糧食、供銷社等牽頭單位和技術負責人,落實對口農業龍頭企業。同時,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採用農業訂單形式,建立了利益分配機制,全縣每年發展優質油菜、優質稻、出口蔬菜訂單分別達10萬畝、7萬畝、2萬畝,基本實現了產加銷一條龍。

(二)整合民營企業資源,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為做大做強農字號企業實力,我們加大了企業改制力度,採取兼併、租賃、拍賣、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加快國有企業、特別是農業企業“國退民進”步伐,並把企業改制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制定優惠政策,降低門檻,著力構建政策窪地,引進外來客商投資辦廠。目前縣油脂公司、太湖山養鹿場、棉麻公司等30多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已成功改制,進一步最佳化組合了民營企業,全縣農字號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實力不斷增強。這裡想特別匯報的是,巢湖市民營企業家魏國平於1999年租賃原縣油脂廠成立大平油脂公司,通過幾年的滾動發展,在成功收購油脂廠的基礎上,兼併縣太湖山養鹿場、環峰種羊場等,組建了縣華陽牧業有限公司,成為集菜籽加工、梅花鹿、山羊養殖等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年實現銷售收入1.75億元,利稅823萬元,現已成功躋身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行列;原縣油脂有限公司在改制為民營企業後,重新煥發生機,聯合含城軋花廠、仙蹤軋廠組建了縣益和棉業公司,企業生產由單純的油菜籽加工擴大到菜籽、麻油、食用菌等多種農產品精加工,企業加工能力不斷提高,生產規模逐步壯大,一舉跨入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行列。目前,全縣農業產品加工企業種類較多,分布在糧棉油、養殖等諸多行業,其中糧油加工企業32戶,棉花加工企業43戶,禽蛋、茶葉、瓜子、雜糧加工以及農業商貿服務企業49戶。

(三)培育農產品市場體系,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我們按照鞏固一批、建設一批、拓展一批的原則,著力構建農產品流通市場。一是積極發展遍布城鄉的優質農產品行銷網點,充分發揮現有農貿市場優勢,培育各類中介組織,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圍繞優勢農產品,重點建設了河劉雜糧大市場、運漕和銅閘水產品市場、巨興紅瓜子市場、祁門麻油市場等專業市場。同時積極引導大平油脂公司、益和棉業公司等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積極開拓市場,通過農產品收購、加工、包裝等多種手段,實現產地市場與銷地市場對接,進一步搞活流通。二是建立全縣品牌激勵機制,支持企業創建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定期組織專業人員赴江浙開拓市場,主動參加每年在上海舉辦的安徽名優農產品、綠色食品展示展銷會,加強與蘇浙滬等沿海地區聯繫,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縣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份額逐步擴大。上半年全縣4個專業農產品市場年銷售額達2.8億元,現有各類協會37個,已創建國家級名牌產品6個、省級名牌產品1個、市級名牌產品7個,“運漕”牌凍青蝦、“大平”牌純正葵花籽油、“昭關翠須”牌茶葉、“巢紅”牌紅瓜籽在省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四)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在推進農業產業經營中,我們堅持以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重點,持之以恆,一抓到底。在具體工作中,緊抓四個方面。一是建立企業聯繫制度。由縣負責人聯繫1-2戶民營企業,定期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與金融部門聯繫,搞好銀企關係,積極爭取金融部門貸款。縣擔保公司成立3年來,也為50多家農字號企業累計提供貸款擔保1600多萬元。二是運作好項目。利用國家加大對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的有利時機,加大跑省跑部力度,爭取項目資金。2019、2024年我們共申報成功農業和產業化經營項目14個,爭取上級財政資金1100萬元。三是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制定並完善了考評

你正在瀏覽的實習報告是全縣經濟工作情況匯報 細則,每年評比出200名從事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的大戶,進行表彰獎勵。四是強化協調服務。實施了遍及全縣的“一站通”工程,協調縣農委、財政等部門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落實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為企業和農戶提供信息、政策、行銷等方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