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社區見習心得體會

這次的護理社區見習,加強全科醫師人才培養,改變以往社區衛生工作人員舊的工作方式與錯誤觀念,切實深入社區,為社區人民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護理社區見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護理社區見習心得體會篇1

前幾周蘇銀花老師跟我們說聯繫了一個社區醫院讓我們去見習,讓我們自行安排時間,我當時很興奮,對於社區醫院的觀念全部來自於書本和電視,感覺社區醫院是一個挺高大上的地方。後來陸續有幾組同學去了社區醫院見習,見習回來給我反饋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根本就沒學到什麼,就是不停的在那裡打電話,填表和打字。說實話,這時候的我是有些失望的,因為我感覺這樣就跟一個普通的客服行業沒什麼區別了,完全沒有當醫生幫助她人的感覺。上次社區護理的作業,我們組是排演的話劇,劇本是我寫的,我感覺那就是我想像中的社區醫院,會有醫生上門進行健康教育,幫助一些老年人預防一些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對於一些已經得病的人不僅會給他對症下藥還會像中醫一樣‘既病防變’讓病情不再發展。也許,他還會是一些臨終病人的樂土,就像一所特殊的老人院一樣。他可以簡單一點,小一點但絕對不會是只需要打打電話,寫寫資料的地方。

終於到了周四,今天下午就是我去青山社區見習的日子。我早早的就跟問好了乘車路線,約好了同組的同學。到了青山社區,發現他就像一個稍具規模的小診所一樣,大廳就零星的坐著幾個人,分診台都沒有人,我真的是有些失望的。如果不是後來碰到了醫院的何主任,可能我就帶著對社區醫院的誤解和失望的情緒回去了吧。何主任在大教室跟我們聊了很多。我才了解到社區醫院和我想像中的是一樣的,又是有所不同的。

社區醫院針對的是社區人群健康護理的一個小型醫院,因為1988年時國家開始從國外引進社區醫院的管理模式並大力推廣,所以現在社區醫院在全國已經有了4500家,在衡陽就有46家。現有的社區醫院都是由國家撥款的公立醫院。因為是由國家撥款所以社區醫院的藥都是以廠家的價格出售的,而在某些醫院因為有各種中間人和醫藥代表等的層層剝削,導致藥物價格翻了幾十倍。而且社區醫院會有相應的眾多醫保報銷。所以社區醫院是真正的針對廣大人民民眾的,讓孤寡老人也能看得起病的醫院。

社區醫院和常規醫院一樣也是為他人解決病痛的,不同的是,社區醫院對於個人的針對性更強,他不僅像常規醫院一樣對症下藥,醫治疾病,還講究醫養結合。他們的流程是建立檔案,健康教育,治療隨訪和衛生監督。主要針對的是一些人們生活中可能忽略的小病,比如兒童預防接種,孕婦、傳染病和慢性病的管理。也正是因為社區醫院在醫療器械和醫療資源上的局限性,社區醫院一般是會和常規醫院聯合作用的。就有許多慢性疾病的患者情況穩定後由常規醫院轉入社區醫院並成功控制病情的。當然,也有在社區醫院病情惡化轉入常規醫院的。我們這次見習的青山醫院就是和南華附一相互合作的。說到治療隨訪,就可以看出社區醫院比常規醫院多出了隨訪這點,常規醫院的規模大,收治的病人多,不可能去繼續觀察每個病人的情況,所以常規醫院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病人已經病好出院了,沒有多久又因為舊病復傳送了回來。但是社區醫院就不會,因為他在控制好症狀後會建立相關檔案,一段時間後會安排專人進行隨訪,幫助患者預防疾病再次復發。

除了隨訪以外,何主任還說了一個時光銀行的志願活動。就是每一個志願者在這裡進行志願活動都會有一個時間記錄,等到志願者老了,就會有1.5倍的時間返還,會有新的志願者陪護。但是這個活動卻沒有取得好的成功,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和人自私的劣根性。這一點我感覺挺可惜的,國家可以改變政策法規卻不能改變人的思想……

在醫患關係越發緊張的今天,我相信,社區醫院終將成為主流。因為他使醫患一家親。何主任說他們出去隨訪都是空箱子去,帶著一大堆東西回來的。也許何主任說的有點誇張,但是社區醫院的醫生和患者確實是相互信賴沒有隔閡的,所以他們的話患者也更加願意聽。還是希望社區醫院會越來越多吧~這樣中國看病難的重大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了!

護理社區見習心得體會篇2

第一次實驗課走出校門很是興奮,對於接下來的實踐內容充滿了期待,同時大腦里對社區護理工作內容一片空白。由於未知,所以期待;由於方式特殊,所以興奮;我相信其他同學和我有著同樣的感受。三次活動下來進行了如下內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實習,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實踐,家庭訪視實習。以下是我在實踐過程中的所學、所見、所聞、所思。

第一次去社區衛生服務站時,社區片醫宋春燕的帶領下我們進了一間專門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講座的房子裡,在宋大夫的講解中我們了解了社區衛生服務現狀,建築要求,功能布局人員組成,工作內容及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社區居民的疾病:腫瘤、COPD、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精神病等的治療、護理管理有關。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要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配置:5000—10000人配置一名全科醫師和兩名全科護士。然而現在社區管轄4。8萬人,每天每人的工作量非常大。社區衛生人員的工作內容包括:指導居民如何過健康生活方式,對特殊人群做指導性工作等等。由於現在老齡化比較嚴重,人口流動大,每3個月得建檔隨訪一次(慢性病)。

護士工作累、工作難不怕,怕的是居民對他們工作不認可,不認同。居民知道未病先防,可總是出現問題後才去解決。老師講到這些事之後,原本“輕鬆”的心情慢慢變得緊張。到底怎樣才能解決現狀呢?怎樣讓居民重視起來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又到了第二站由胡護士教我們怎樣建立居民的健康檔案。通過胡老師的講解,我了解了建檔的目的及建檔對象,學會了建檔內容,建檔的建立與管理的流程,理解了建立與管理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重要性。之後又輔助老師進行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的整理與檔案的管理,但是由於時間原因我沒有機會看到電子系管理。

臨走時胡老師對我們說:下一次的實踐活動要時刻做好吃閉門羹的準備„„回來的路上我想了綜合老師所提到的關於社區衛生服務存在的問題:社區居民不相信他們的宣傳,不人同他們的工作,我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社區居民知識有限,缺乏預防疾病方面的知識;二是社會原因,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性;三是有的居民有自己的私人醫生或認為社區衛生人員技術不高,設施不齊全;四是由於工作的原因採集資料的時間不合適。我們小組是幸運的,在後來的二次實踐活動都是家庭訪視,即用社區護理工作方法:護理程式、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家庭訪視、居家護理中的一種。在我們正式家訪之前胡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些注意事項,首次家訪為了保證我們的安全和發揮學生合作意識,安排四人一組。

家訪的結果如下:十二家中有五家開門,兩家配合,三家拒絕,雖然有些居民對我們不耐煩或不理我們或心存戒心,我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雖然每次敲門之前都是祈禱可心裡還是非常緊張,擔心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擔心完不成任務我們四人負責一棟樓的一個單元,我們便挨家挨戶的敲門。當敲第一戶人家的門時有點緊張,疑惑是對未知結果的恐懼,開門的是一位阿姨,她看起來很慈善,我們表明身份和來意後,阿姨很是配合,按照老師臨時傳授的技巧,我們很快就結束了會話。當敲第二戶人家時沒有了之前的緊張,敲過幾下後無人應答,又敲了幾下仍無人應答,我們判定家裡沒有人就放棄了,接著就敲開了第三戶,開門的是一位中年男性,身體略微發福,我們表明來意後以為他會像剛才的那位阿姨一樣,可是我們錯了,他竟然說:“我上夜班,剛下班。”我們竟然吃閉門羹了,真是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才明白,即使是敲開了門還可以有兩種結果:一是,很好的配合;二是,鎮定的拒絕。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拒絕,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是國家政策所向,對於居民沒有什麼壞處啊……本單元共八戶敲開門了五戶,採集了四戶,而他成了唯一拒絕我們的一戶。想想這只是一個單元的要是採集整個小區的我們又會被拒絕多少次呢?想到這裡就意識到我們的工作沒那么容易。在實踐過程中有拒絕、懷疑、撒謊„„居民的這些行為我們可以理解,可是理解歸理解,我們的工作還要進行下去,可如何才能讓居民信任片醫、片護?片醫、片護怎樣才能更好的為居民服務?如果在社區待一個月我會屬於“厚臉皮”。社區然早就有可是像是剛會走路的小孩,未來的路還有很長,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去克服,面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一些問題,加強醫護團隊的力量。在實踐過程中有很大的收穫,認識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就是在和居民溝通中,擔心一些問題會碰到居民的痛處,可能是知識面不夠、溝通能力有限、和缺乏社區管理的經驗有關。

此次實踐活動讓我對社區護理工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它不像綜合醫院的護士,護理對象時自己所負責的病人,而是整個社區的居民,包括各個年齡階段的健康的、亞健康的、生病的人。它不僅僅是只呆在社區醫院內而且要走街串戶;它不僅要求我們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它還要求我們具有良好的交際、決策、組織管理、自我防禦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也就與國家的規定相符了,社區護士要求必須有護士執業資格證並註冊,要有五年以上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而綜合醫院的護士沒有要求必須工作五年。

走到現在由不懂到懵懂到更懂,我意識到社區護理工作的難度、工作的性質和量就單單是建檔這一項工作而已,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其他的工作。我認識到一個學科的發展竟是如此的困難,社區護理學這一新興的學科,人們對它也是未知的,還需要我們加大力度去讓居民知道它、認識它、了解它、相信它並很好的運用它,這就是我們以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護理社區見習心得體會篇3

20XX年11月13日,我們到西湖區南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見習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對社區衛生服務有了一個大概了解。但對於社區護理的探索和研究遠遠不止於此,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理論相結合,用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的一門綜合學科。

目前,我國有了較完整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定指導標準,要求城市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能夠保證其基本功能,基本設施,科室設定,人員配備,管理制度。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的檢測和規範管理,負責轄區內的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等工作。同時,為轄區內人群提供急救、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會診、轉診、臨終關懷和心理衛生諮詢等服務,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梅花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並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他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自從國家把社區衛生服務納入了衛生改革方案的重點行列,社區護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中國的社區護理尚處於起始階段。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滯後,相應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在組織體系、人員管理、質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著局限性,尚未形成獨立的社區護理管理體系,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社區護理的從屬地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優勢在於離社區居民居住地近,費用低,小病及某些大病的康復問題完全可以在社區中心得打解決,既可以節省費用,又不占用大醫院的床資源。但是目前一級社區醫院和之上的二三級醫院並沒有一個好的轉診聯繫機制,沒有共同的利益,導致轉診不順,造成社區醫院隱瞞或縮小病人病情,而大醫院病床占用嚴重,這樣都不利於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大醫院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醫療人員隊伍建設也跟不上,在與大醫院競爭時,明顯劣勢。缺乏高精儀器,醫療人員水平有限,缺乏全科醫學知識,達不到社區衛生工作的要求。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一再發生,政府和相關醫療人員必須採取相應的對策。政府主要加強對各級幹部的政策宣傳,下發國家檔案,重視社區衛生服務在社區建設和社區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把社區衛生服務作為醫療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內部,要對醫療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引導其轉變觀念,強化社區衛生服務的意義、工作內容、操作規範、服務形式、管理要求等,促進社區衛生服務走上服務規範化、管理科學化、設施標準化的軌道。進一步完善衛生機構內部運行機制,加強全科醫師人才培養,改變以往社區衛生工作人員舊的工作方式與錯誤觀念,切實深入社區,為社區人民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