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院實習總結6篇

實踐的過程是所有課本都不能給予的,所以這更是一種磨練,是一種鞏固理論知識的實踐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醫院實習總結,歡迎借鑑參考。

【篇一】

經過了幾個月的實習生活,我內心百感交集。回想這半年的實習時間裡,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現在的遊刃有餘,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實踐的過程是所有課本都不能給予的,所以這更是一種磨練,是一種鞏固理論知識的實踐生活。

第一個科室,我被安排到了中藥房,對於一名中藥專業的醫學生而言,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興奮的了。抽拉式的藥箱,稱藥的戥子,熟悉的藥材名,甚至不時的搗藥聲,一切都向我展示著中藥的神秘,我喜歡這個地方。從當初老師抓一副藥而我稱出一味藥的無奈到單獨完成一張處方的從容,我得到了太多東西。記得第一次體會到取錯藥的尷尬,將先煎的黑順片一股腦的分到群藥里,然後被查藥的老師糾正,又重新分發。中藥房的工作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交到患者手中的每副藥是整箇中藥房所有人共同勞動的結果。實習快半年了,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團隊協作的優勢,學會與人配合,學會條理分明不慌不忙工作的態度,牢記並嚴格執行流程的各個環節。也是在這,我受到了教育,開始關注細節,想乾好並達到熟練必須發現細節,刻意練習,需要認真用心去學。

第二個科室,我輪轉到了病區中心藥房。個人認為門診藥房與病區藥房其職能雖然都是發藥,但是門診需要面對所有的病人,而病區不需要,只要將患者需要的藥品全部拿好交給護士即可。然後給住院患者的藥品,需按每日服用的劑量分好。一個科室會有許多的患者,列印單子會很長,拿藥的時候需要更加的認真仔細。病區藥房的針劑也較門診的要多,在遇到一張處方中有大玻璃瓶與小針劑時,應當拿兩個袋子將二者分開,以免放置或者搬運途中針劑被壓破。對於貴重藥品,每天早晚,老師都會囑咐我,盤點兩次。通過每天拿處方對各個科室發藥的過程中,我對常見科別病人所用藥品及其使用範圍有了大致的了解。

第三個科室,我來到了中藥庫。在這裡我意識到了中藥儲存的重要性。為了保證醫院藥房中正常藥品的供應, 藥庫中應有1 ~ 3個月的藥品儲備量。由於中藥所含的成分複雜, 性質各異, 如果儲存不當會出現不同的變異現象, 使中藥飲片質量受到影響, 甚至失去治療效果, 有的還會產生不良反應。正因為如此,我們藥庫才會掛有溫室表,以便隨時觀測。定期還會有專業捕鼠人員,來藥庫進行工作回訪。

在我的這一段實習生涯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做一名調劑人員的不容易,想做一名好藥師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之後,我會更加謹記“業精德誠”的校訓,爭取做一個好藥師。

【篇二】

光陰荏苒,時光飛逝,**在緊張忙碌中度過,不知不覺地帶著收穫悄然離我們而去,回首在**市中醫院實習的半年是緊張的半年也是充實的半年!

根據科教科老師的安排,我先後在中心藥房、中藥房、煎藥房、藥庫、西藥房實習過。記得剛輪轉到西藥房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在這個小小的的藥房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藥品,藥房工作人員來來回回地穿梭在藥架間拿藥,給人一種忙碌而充實的感覺!從剛開始的摸索到後來的熟練,多聽多看多問,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在西藥房的實習中,我學會了對處方的分類和管理;知道了藥品擺放的位置和分類,以及精神藥品、麻醉藥品、貴重藥品等特殊藥品的管理方法;了解發藥退藥的過程,以及一些常用藥品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在緊張又忙碌的工作中總是要製造一點小驚喜!最搞笑的就是黃欣怡,老是要我們大仙大仙的叫她,還用她那不標準的建甌國語來帶壞我們的國語,還把我們大**的方言學得溜溜的!

因為是西藥專業,所以對中藥有著很強的好奇心,來到中藥房的時候感覺就像穿越到了古代,鼻尖聞到的都是滿滿的中藥氣味,看到的是一層層的藥斗子。實習期間,跟隨我的帶教老師許志彬學習了審方、調配、核對、發藥,並熟悉了需特殊處理如先煎、後入、烊化、包煎等藥品,清楚了哪些是常用中藥,了解了有毒性的中藥及其危害。使用戥子稱藥是要計數準確,稱完以後要由老師核對無誤後才可以分裝發藥。阿志老師在工作上,總是給予我及時地指導,在錯誤上並沒有批評我,而是耐心地給我講解。

實踐才剛剛起步,經驗還需要很大程度的慢慢積累,技能還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強。這就是我實習過程中對自己學習成果的總結,對學做一名合格藥師的體會!

【篇三】

來到**市中醫院實習的第一個科室是西藥房,在這裡我把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學到很多知識,每天都過地很充實。我的帶教老師是友好和善的張水清老師,她首先帶我熟悉了藥房的環境和各類藥品擺放位置,然後鄭重地教導我“四查十對”和調配注意事項。漸漸地,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比如在標籤上如何填寫藥品服用方法;發藥前必須核對患者的姓名和取藥號碼並雙簽才可發藥;發藥時要向患者交代每種藥品的服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還了解了藥房裡的精一藥品如嗎啡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布桂嗪片、美施康定、可待因緩釋片、芬太尼貼劑等;精二藥品有艾司唑侖片、酒石酸唑吡坦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去乙醯毛花苷注射液、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侖片、苯巴比妥片等等。精麻藥品放在專櫃裡專人、專賬、雙人、雙鎖管理。

第二站來到病區中心藥房,因為在西藥房實習過,對藥品有了大致地了解,工作起來會更自如。在這裡帶教的是鄭楠老師,在病區每天要把住院病人的藥按處方單認真擺好;每個病區都有很多病患,列印的單子很長,發藥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不能發錯;每天上下班都要對藥品進行清點。

中藥房實習時,我的帶教老師是林銘海老師。他首先帶著我學裝藥,裝藥時必須認真核對藥材性狀以及藥品和抽屜上的標籤一致。接下來學習稱藥操作,老師教我如何正確使用桿秤,分藥要先稱準總量然後以逐量遞減的方法把藥物平均分,在稱藥過程中有需要特殊處理的藥品需要用專門的袋子包裝、貼上標籤並向病人作特別交代,如先煎、後入、沖服、烊化等。作為一名藥學專業的學生,在中藥房認識了很多中藥材,了解了中藥性味功效以及一些藥材的別名,如火炭母又叫赤地地、陰地蕨又叫小春花、爵床又叫六角仙、龍舌草又叫蟛蜞菊、鹵地菊、銀杏又叫白果仁、野麻草又叫鐵莧菜、寒草又叫藍花參。還跟著銘海老師學習了現場製作黃連油、熱奄包等,增長了見識,積累了實踐經驗。中藥房的工作看似簡單,但日復一日的重複勞作都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堅持的。

在工作上,老師們總是能給予我及時地指導,在錯誤上並沒有批評我,而是耐心給我講解錯誤在哪,要怎么糾正,讓我很快地從錯誤中、不解中走出來,通過半年的學習,豐富了我的知識面,增長了許多實踐經驗,積累了許多社會經驗,使我成長了不少。感謝每一個老師對我的指導和教誨,我從中受益匪淺,並會努力完善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藥人員。

【篇四】

在呼吸科的五周過得很充實很忙碌,每天開始於一大早的測血壓和測指脈氧,緊接著就是查房,開醫囑,寫病歷......滿滿的行程,或許還會伴隨著加班。

在進入呼吸科前,便聽聞了呼吸科的忙碌,並且給學生獨立管理病人的機會,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呼吸科。第一天,敏傑老師便讓我獨自收病人,有些手足無措,畢竟老師不在身邊,自己要像一個真正的醫生一樣完完整整的問診。在去收病人前,老師會把整個流程在講解一遍,包括呼吸科要往哪幾個方向問診。在沒有老師在旁指導下第一次收了一個病人,向老師匯報病史的時候才發現其實自己遺漏的很多,但是正是這些遺漏,為以後每一次問診做好了準備。敏傑老師說只有當自己獨立去採集病史,才能發現自己對一個患者主訴是否能對點去系統問診,雖然會有遺漏,但是經歷過才會記得牢。在之後每一次收病人採集病史的時候,我便能一次次總結上一次的不足,將問診更系統化。

呼吸科最常見的便是感染了,所以在這裡能初步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則是確定引起感染的病原體,選擇療效高、毒性低的抗菌藥物治療。如果尚未確定,常採用聯合用藥或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加之呼吸科最常見的病是肺部感染,根據最經常導致肺部感染的病菌為肺炎鏈球菌,並且大部分病人都是社區獲得性感染,所以通常使用的抗生素有莫西沙星、頭孢類等,同時要注意患者呼吸道症狀,例如咳嗽,要套用減輕氣道高反應的藥物,有痰的病人要注意套用化痰排痰的藥物。時刻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時間,避免未到療程或超過療程。危重病人也是常見,確診為危重必須對患者行評分,確診後要注意和其他科的配合,更應注意抗生素的聯合使用,必要時行有創治療,遇難而上,不懼困難才可以成長。

呼吸科的五周,雖然忙碌,但確學習到很多知識。點點滴滴零散的知識,經過反覆的雕琢,找到相關聯繫後,便是系統的知識。

【篇五】

時光荏苒,一轉眼,在心內科的三周時間就結束了。想起剛入科時的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到現在的略有所得,感謝老師及學長對我的諄諄教導和循循善誘使我受益匪淺。

古話說“人心難測”,在心內科就可以充分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我來心內科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值班,中午的時候還相安無事,臨近下午上班時間時9床突發心慌、心悸,在老師的指導下急查床邊心電圖示:心房顫動,急予胺碘酮150mg 靜滴15分鐘,觀察有無復律, 若無,繼續前法15分鐘,而後300mg 胺碘酮按1mg/min的速度維持給藥。由於患者年事已高加之有高血壓、糖尿病史,本應該使用華法林抗凝治療,但查看患者血小板數值較低,故不予使用;患者心率120次/分,暫不予控制心率治療。經過處理,患者無明顯心慌、心悸,直到晚上19點心律才漸漸恢復正常。“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在還沒真正下臨床之前,我們只知道心房顫動要預防血栓形成、復律、控制心室率,但並不知道何時要預防血栓形成?血栓要該如何使用?何時要控制心室率?要控制到多少?復律何時用藥物何時用直流電?藥物的具體使用方法?經過這一次的臨床實踐,我怕是永遠不會忘掉心房顫動的具體治療原則。三周的時間,短短的21天,從基本的測量血壓到規範的心臟叩診,從開始的害怕到現在的熟練,多虧老師和學長的悉心指導。

人“心”難測,心內科的病症變證迅速,這就要求我們要足夠了解病情的變化過程,熟練掌握疾病的診療經過,為患者爭取時間,縮短判斷時間,減少併發症。

【篇六】

兒科3周實習歷練即將結束,感謝這裡的恩師和傾心相教相互學習的學姐學長們,中醫的兒科門診量多,仍記得午後1時老師們仍堅持看診,這種醫德令我們敬仰。我的帶教老師是劉小鼎主任,劉老師門診時間少令我倍加珍惜跟診時間,抓住不懂的問題尋求老師解答,對兒科的變證及疑難雜病的病理認識和學習機會的提高。

兒科是個獨特的科室,充滿小生命的歡聲笑語及哭鬧聲,因為他們小且又可愛,我們對他們總是充滿耐心與技巧:聽診肺部心臟——打電話,壓舌獎勵壓舌板。小兒總是最單純,不高興就哭,高興就笑。跟診期間學習到內科常用的中藥方;銀翹散居第一,還有止嗽散、桑菊飲、桑杏湯、蒼耳子散、三拗湯、華蓋散、清金化痰湯、不換金正氣散、小青龍湯等等。家長們總會說;我們又來看爺爺了,都已經是兒科的常客。劉老師第一天對我說,先把兒科學過一遍,比如;小兒的生理特點(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病理特點(發病容易、傳變迅速,髒氣清靈、易趨康復)。以前小兒“痧痘驚疳”多見,然後醫療衛生的改善,現在小兒的常見病是“熱(發熱)拉(腹瀉)咳(咳嗽)”,同時注意提醒家長照顧小兒“吃清楚,穿清楚”。跟診閒暇時間,老師會跟我們講他的疑難雜症學習筆記,比如南方人“手拿三把散,一日走到晚”(銀翹散、藿香正氣散、五苓散)······臨床點點滴滴,都是歷練。

兒科肖詔瑋老師是陳氏兒科的繼承人,未到兒科先聞其名,跟診六次期間,略學一點;小兒健脾磨粉方(茯苓50g 芡實50g 淮山藥100g 蓮子50g),霧化組合,老師的前三味“麻前蘇”,同時對**本地中醫文化深有了解,古代中醫門診的經驗語言味道濃厚。夜診期間跟診李君君老師,學會書寫完整的檢驗單病歷,兒科用藥“精輕清揚”,實證看舌虛證看脈,兒科要多看舌象。跟診李蟬老師認真幹練,兒科推拿臨床運用紮實。偶爾到治療室學習如何給小兒霧化吸入、貼運脾散、理療、觀摩膏藥製作。

短短的三周,又告別一個科室,很感謝老師的傾心教學,希望每一位小兒能夠在醫生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我們的臨床經驗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