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400字:讀《論語》有感

這個寒假,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感觸最深的,那就是中國古典著作?—《論語》。

《論語》剛開始看,不那么容易懂,只能依靠旁邊的著解翻譯著讀,最後,也就習慣了“之乎者也”。《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孔子弟子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這部書大約是最後編寫於戰國初期。因其成於眾手,具體作者已難考定,但它是一部集中地記載孔子思想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春秋魯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對任何人都以仁義為主,思想核心便是“仁”。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是反映學習態度的,知道就是知道,不懂就是不懂,這才是聰明的選擇。同樣,我們上課時不也應該這樣嗎?遇到不懂的地方,馬上問老師搞懂,學習成績才能名列前茅。讀了這本書,像是得到了大量知識道理一樣。

《論語》真是一本好書,它可以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和許多學習的方法,讀了這本書,你就會發現身邊許多事的道理,不妨去讀一讀,看一看。

編輯推薦:
關於論語讀後感1500字大全
論語讀後感1500字
論語讀後感100字
《于丹論語心得》的讀後感
論語的讀後感2000字
《論語》1500字讀後感
論語的讀後感800字
《論語》讀後感600字
論語讀書筆記600字
關於論語讀後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