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20xx年6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決定,追授黃文秀同志“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號召全區黨員幹部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黃文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精選8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篇一)

30歲的年紀正是一朵花開的最旺盛的時候,她與我同歲,然而無情的洪水卻掠奪了她鮮活的生命,可她的芳香卻使人久久不能忘懷,這人間的美好再多,不及微笑的剎那;正是她的無私與無畏成為中國當代青年幹部後最美的榜樣,長在基層,紮根基層,她,也回歸了基層,她就是,黃文秀。

xxxx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黃文秀同志在基層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青春,用生命詮釋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長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認真讀完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的報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為何。科學家、建築師、軍人一個個為家為國且高尚神聖的職業一直是我們在孩童時代的理想,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思維以及認知的具化,理想漸漸成為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經濟獨立、獨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夠拼湊得起最初夢想的藍圖。也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淺薄,也許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許是對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的認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黃文秀的事跡,正是能夠讓我們在感動、感慨的同時,從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樣的力量蕩滌靈魂、砥礪初心、呼喚擔當。

黃文秀用其短短一生,向廣大黨員、幹部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心繫民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毫無疑問,黃文秀是廣大黨員、幹部時刻看齊的榜樣。

懷揣夢想的青年人,該如青苗,奮力向上,飽含生氣地去奮鬥,要勇敢地挺在擺脫貧困的最前線,燃燒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做照亮身邊人的一顆顆小太陽,就如黃文秀這般,願意把自己的青春夢想獻給家鄉,在我們深切懷念她的同時,不得不為這樣一個願意回鄉建設的知識分子而豎起大拇指。

這個時代,最適合青年人來奮鬥。變化刺激著青年人的每一根神經,創新成為青年的一種習慣。青年在各個行業領域施展身手,引領潮流,青年人是時代引領者,是快速前進的中華列車的火車頭,農村需要青春的活動,需要青年人把最先進的理念和科技教給農民,用創意、創新、創造、創業為貧困農村點亮希望。

向黃文秀學習,要像她一樣不忘初心,自覺為民造福。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始終把民眾裝在心裡,事事想著民眾。奉獻是黨員幹部最神聖的職責,黨員幹部就要始終心繫民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領導幹部怎么乾?擺在面前的榜樣就是黃文秀。社會主義是乾出來的,好日子也是乾出來的。幹部幹事,應該以“為民”為初心,以“自律”為內省,以“實幹”為要求,把黨和人民事業當作矢志不渝的追求,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踏踏實實在基層撲下身子乾實事,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創先爭優,創造出無愧時代的輝煌業績。

(篇二)

她放棄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決定回到革命老區百色,在自己接受教育資助走出大山的貧困家鄉繼續追夢;她毅然接受組織安排的任務,奔赴偏遠的貧困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將扶貧當作自己“心中的長征”,帶動88戶418名貧困民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她忍痛告別患癌症剛做完手術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民眾,不幸在途中被突發的山洪奪走了寶貴的生命……

近日,xxxx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年輕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奉獻做出了榜樣,我們一定要向她學習,立足崗位,不負韶華,用青春為國服務,為民造福。

青春就是甘於奉獻。黃文秀同志畢業於北京高校,本可選擇更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環境和行業,但在研究生畢業後,她毅然選擇回到家鄉百色,用所學服務建設家鄉。**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投身到脫貧攻堅偉大事業中,敬業愛崗,心繫民眾,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她把漂亮裙子和筆記本收起來,捲起褲管、擼起袖子幫貧困戶家收拾房間、掃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讓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家裡沒人她就到田地里去,邊幫村民乾農活邊聊天……在她身上,青春代表著奉獻,青春意味著付出,青春彰顯著使命,青春書寫著擔當。

什麼是初心?她曾說“百色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是全國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面對那些還沒有脫貧的父老鄉親,作為黨員的我有什麼理由不回來呢?”

什麼是長征路?她手繪一張全村地圖,實地勘察村道,跑項目、做方案,全程跟進實施;她帶領民眾學習別村的種植經驗,結合山里實際發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產業;她計畫在村里辦個幼稚園,聯繫北師大師生來調研……她整天在城鄉間奔忙,在村屯間穿梭。今年3月,駐村滿一周年時,汽車裡程表恰好增加兩萬五千公里,她為此寫下感言:“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什麼是中國夢?她曾說:“鄉村的未來,在教育,更在人才。”也曾在日記中寫道“我愈發感覺到自己肩上有一種責任,那就是學成後建設家鄉、報效祖國。”報效祖國,建設家鄉——數億人中一個普通而偉大的夢想。正是數億個這樣的夢想,共同編織了我神州中華之夢想!

生命寬度更有價值。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很漫長,但就人類歷史長河的發展而言,卻是極為短暫的。有的人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有的人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有的人雖生命短暫,人生卻無比絢爛。黃文秀同志在短暫的人生路上,用奉獻延展了生命的寬度,讓生命的價值光芒四射,精彩紛呈。奮鬥才是精彩人生。“無青春不奮鬥”這句話用在黃文秀同志身上最為貼切不過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奮鬥的30歲,脫貧攻堅忘我工作的30歲,人生最美好的30歲。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年輕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奮鬥征程,為正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年輕幹部樹立了楷模,我們也將學習她的奮鬥精神,用奮鬥譜寫精彩人生華章。

而立之青春,生如絢爛夏花,綻放壯美芳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準90後”女孩、壯族姑娘黃文秀,用無悔的青春選擇,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時代回答。

(篇三)

7月1日,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黃文秀的先進事跡,追授她“時代楷模”稱號。日前,國務院扶貧辦追授黃文秀同志“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稱號。

**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黃文秀同志自願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她時刻牢記黨的囑託,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脫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她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民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民眾發展多種產業,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xx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同志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黃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等稱號。

她用短暫而優秀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年輕女幹部的擔當和作為,詮釋了人生的價值和追求,她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忠誠乾淨擔當精神,是堅守共產黨員初心的典範。

目前,烏昌路片區管委會組織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紮根基層、心繫民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用實際行動建功新時代,以優異成績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獻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篇四)

30歲,正是青春正當時,風華正茂的年齡,但她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30歲,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黃文秀,多么熟悉的一個名字,她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一名扶貧幹部的使命和擔當。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她捨棄了很多屬於自己優越的條件,卻以自己畢生的精力在脫貧的路上奉獻了太多。大學畢業時,她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選擇回到家鄉,力所能及的為父老鄉親乾點實事,這是她的願望,她也做到了。

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同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幹部,黃文秀是我們學習的楷模。脫貧攻堅的路上有苦有樂,苦的是為了更多的貧困民眾能早日脫貧,扶貧幹部放棄了更多的休息時間和於家人團聚的時間,長期奔走在鄉間小道,時常穿梭在貧困戶家中,幫他們擬定脫貧計畫、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常言到,苦盡總會甘來,看到一戶戶貧困戶從往日的貧困如今通過國家的扶持、幹部的幫扶、自身的努力改善了生產生活環境。此時此刻,再多的苦都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收穫的。

20xx年是決勝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要實現脫貧攻堅“雙清零”的目標,扶貧幹部肩上的責任更重大。但我們堅信,在這場輸不起的戰爭中,我們絕不放棄,要用實際行動來為貧困民眾力所能及的做些什麼,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篇五)

在她畢業時,面臨無數的選擇,身邊不少同學都找到了理想的、不錯的就業機會,而她放棄了在大城市發展,毅然選擇回到革命老區百色,為家鄉的事業奉獻力量,這是她的第一次選擇,這樣的魄力少有、如此的選擇更甚。她的第二次選擇是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她,在父親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主動請纓,到地處偏遠、自然條件較差的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為百坭村的發展和當地民眾的幸福生活努力奮鬥,可謂是“舍小家為大家”。

即使逝去了自己的青春和是生命,我想她也無悔於自己的選擇。xxxx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因此,青年同志們當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面臨選擇的十字路口,作出無悔的選擇,積極投身於社會的發展和人民民眾的幸福中,實現自我價值。

她篤定前行

得知天將降暴雨的她,一心想著百姓的安危,毅然朝著百姓受災的方向奔去……剛到村任職時,面對百姓的議論和質疑,她沒有放棄,相反積極學習和多方請教,努力與當地民眾打成一片,終於,她做到了。因為對百坭村和民眾的貧困現狀不清楚,她用腳步丈量了整村,全覆蓋走訪了全村所有的貧困戶,還根據走訪情況手繪了“貧困戶分布圖”,並將走訪所獲取的致貧原因、家庭情況等一一記錄在筆記本中。她始終以百姓所需為方向,不斷前行。

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想民眾所想、急民眾所急、解民眾所難”。作為基層黨員幹部,當以黃文秀為榜樣,將百姓的呼聲作為前進的方向、百姓的期待視為前進的動力,朝著百姓所需的方向篤定前行。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將“乾”落到實處、做出實效。

她堅守使命

在被問到為何選擇回到家鄉、為何選擇到村任第一書記,“因為我是共產黨員”這是她的回答,堅定又有力。由於父母身體狀況不太好,家庭收入微薄,她通過助學政策完成了學業,上大學後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並最終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面對家鄉百色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百姓的貧困現狀,不忘入黨初心,不忘恩情,勇擔使命,自稱“我就是要回來的人”,決心為家鄉的事業發展獻策出力,做合格的人民公僕。

“為中華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不忘入黨初心,堅守黨員使命,艱苦奮鬥。作為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當以黃文秀為榜樣,百姓的幸福作為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將人民民眾的小事視為自己的大事,為人民民眾謀實事、乾好事。

以榜樣之光照亮為民初心,廣大黨員和青年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方能書寫無悔人生。

(篇六)

黃文秀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人民由此記住了這個平凡而偉大的名字。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接過黃文秀的接力棒,我們應當做信念堅定守“初心”、為民服務聚“民心”、敢於擔當有“責任心”的人,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奮力譜寫新的篇章。

做信念堅定守“初心”的人。“松馳的琴弦,永遠奏不出時代的強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帶著那份強烈的責任感和赤子之心,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xxxx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新時代的黨員領導幹部要時刻不忘入黨初心,牢記時代賦予的使命,把堅如磐石的信念作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業的“定盤星”,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築牢信念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更加堅定自覺地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努力奮鬥。

做為民服務聚“民心”的人。xxxx說過:“我們是黨的幹部,是人民公僕,一定要把民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的態度,真心誠意地為人民民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黃文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期間,用雙腳丈量過百坭村的每一片土地,用心牽掛著村裡的每一位百姓,儘管“父母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但她始終將村裡的工作、黨的事業看得比自己的家庭還重。她用有限的生命,在永無止境的付出裡帶著全村百姓一起努力奔向小康,奔向幸福,是心懷人民的戰士。讓我們在送別黃文秀的同時,把黃文秀留下的接力棒牢牢地攥緊,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時常懷著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維護好民眾利益,站在民眾的立場上解決民眾的難題,唯有如此,才能擦亮黨員幹部底色,亦不負為人民謀幸福之初心。

做敢於擔當有“責任心”的人。xxxx說過“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一句“百色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是全國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面對那些還沒有脫貧的父老鄉親,作為黨員的我有什麼理由不回來呢?”正是這一份擔當,她毅然回到家鄉百色參加工作,一心撲到了百坭村的扶貧工作上,帶領88戶418名貧困民眾脫了貧,全村貧困率從22.88%降至2.71%。因為山洪而放不下村裡的防汛工作和民眾安危那份敢於擔當的責任心,讓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為榜樣,不斷培養自己的責任擔當精神,煉就挑重擔的寬肩膀,以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的實際行動,將“不忘初心”的鏗鏘實踐,“不負人民”的錚錚誓言貫徹始終。

(篇七)

6月27日,管委會辦公室召開幹部職工會議,全體幹部職工對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學習。

黃文秀,1989年出生,來自廣西百色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從石頭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她報名考取選調生,選擇了回到家鄉工作,回響號召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短短一年多,村里共有88戶418人脫貧。6月14日周五晚上,黃文秀利用周末,回到老家百色市田陽縣農村看望身患癌症、接連做了兩次手術的父親。6月16日周日晚上,為參加第二天縣裡的扶貧工作會,她不顧風雨,雨夜行車,連夜踏上返回駐點村的路。趕回村里途中,雨越下越大,山洪突發。凌晨1點,黃文秀被困洪水,進退兩難。她用手機拍下了一段山洪視頻,發給了家人最後一條微信。6月18日中午,搜救人員在下遊河道發現了黃文秀的遺體。噩耗傳來,無數人悲痛不已。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讓她30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全國婦聯追授她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第一書記”黃文秀的訊息感動了億萬人民,央視《新聞聯播》用5分30秒時長播出了題為《“第一書記”黃文秀:初心不滅,青春無悔》的新聞報導。這位年僅30歲的廣西女孩將她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會上,黨員同志均發表了自己的感悟與決心。在當前脫貧攻堅關鍵之時,作為一名黨員同志,我們應該學習黃文秀勇於擔當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到愛崗敬業,有責任,有擔當,肯實幹,出實績。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篇八)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xx的重要指示,高度讚揚了黃文秀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信仰情懷,充分彰顯了對一線奮鬥者的親切關懷,對黃文秀這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度褒獎。向黃文秀學習,就要學習她甘於奉獻勇於實幹的精神,她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下了非凡的業績,黃文秀的感人事跡,必將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