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回憶往事的美文:在守望中尋覓幸福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歲月的流水沖刷了萬物,但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啟迪,同時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而多彩。

1988年6月,我從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遠離縣城的一所村小任教,那時我的思想很單純,和孩子們一樣擁有一顆童心,所以學生們都喜歡和我一起玩,喜歡聽我的課,把我當作朋友。也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顆純真的心,在我遠離家鄉,生活不便的情況下我一直堅持留守在那所學校里工作著。後來這些孩子有的走進了大學的校門,有的走向了社會,時至今日,每到逢年過節他們還會來到家中看望我。這一切的一切,讓我真正體會到紮根村小同樣可以收穫人生的幸福。

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也正是出於對村小,對母校的熱愛,在多次輾轉之後,最後還是選擇調回到了我國小的母校來工作, 在母校工作20xx年的時間裡,我更加感受到我的選擇是正確,因為我和母校有著割捨不斷的情結。

我的父母親都是淳樸的農民,我小時候家庭生活困難,有時生活難保,面對此情,我想到了輟學回家,而當時教我五年級語文兼班主任的張老師曾多次來到了我家勸我回校就讀。記得有一次他對我的母親說:“你的孩子品行好,學習認真,成績也不錯,將來是棵好苗子。”也正是聽了張老師的話,在母親和父親的勸說下我堅持讀完了國小、中學。後來因為中考成績優秀,我毅然地選擇了“師範”這一專業,決心要做一名像張老師一樣的好老師,也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想更好的方向發展。

後來,我做了領導,在這期間正趕上生源增加,學校缺乏教室,根據上級的計畫,決定在學校原址建造1200平方米的教學樓,當時由於資金不到位,一方面我先組織臨時搭起帳篷,另一方面再想方設法動員個人捐款、多處籌集資金,在歷經無數磨難之後,終於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教學樓的建設。因為當時徐州工程兵指揮學院的一位軍屬徐秀英老人一次性把自己的積蓄伍萬元全都捐獻了出來,經上級研究決定,我的母校又增添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徐秀英希望國小。

如今我因為身體原因不再擔任學校的領導工作了,能給母校做點貢獻這是我的心愿,更是我的職責,雖然角色轉變了,但是我熱愛孩子們、熱愛教育的心並沒有改變。現在每天我依然迎著朝陽,伴隨著孩子們一起走進校園,和孩子們走在一起,我似乎感覺又回到了童年,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有說不完的話,有時我的掌心就成了他們解題的“黑板”,路邊的田野就成了大家的試驗場所,看著大自然的萬物變化,欣賞天上的流雲飄浮,我常會從一個純真的微笑、一句俏皮的話語、一個特意的手勢感受到我的幸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我前方的路還有很長很長,我要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教學之中,在家鄉這片沃土上澆灌出更美麗的花朵,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我的家人、老師、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