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考試財務管理體系學習重點及複習策略介紹

 acca考試財務管理體系學習重點及複習策略介紹 南京審計學院的國際審計系acca專業是我校辦學的一大特色,每年都會有無數莘莘學子報名參加acca的學習與考試。作為國審系的一名青年教師,我在感到無限自豪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將自己學習acca並通過考試,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同學們分享。 acca是包含了會計、審計、財務、管理、法律及信息系統共14門課程在內的一個國際會計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在這個考試體系中,財務管理是其中比較重要、也比較難的一個分支。它包含1.2,2.4,3.3,3.7共4門課程。考試難度從初級,直到最高級核心課程。也就是說,在每一個難度層級的考試中,都會包含財務管理的內容。因此,學好財務管理是通過全部acca考試的關鍵。其中,課程1.2是最基本最基礎的一門課,它介紹了關於財務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基本的分析計算方法。但是,從2.4開始,考試的難度逐漸加強,對考生的主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要求也逐層提高。而且,這3門課程在知識結構上也存在緊密聯繫。可以說,每一低階段的課程都是為後面更高一層課程的考試奠定基礎的。這就要求學生們在準備低階段考試的過程中,不僅應該充分掌握該階段課程的重點內容,更應該初步掌握後續階段課程的重點及方向。這樣不僅有助於考生通過本階段課程的考試,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么,我就以2005年2月盛大收購新浪這一投資事件為例,向大家闡述在acca考試中,2.4, 3.3, 和3.7所考內容的主要差別。

如果是2.4課程的考試,通常會要求考生對這一投資項目(project)作出評價——即盛大公司是否應該投資該項目(購買新浪的股票)。題目一般會告訴考生初始資本投資額,投資以後各年度的現金流入及流出(收入及成本支出),甚至要求考生考慮通貨膨脹(inflation)的影響,通過計算npv或irr,或採用其他評價方法(如計算payback)來對該投資項目作出評價,以確定公司是否應該進行投資。同時,還會要求考生闡述公司應當考慮的其他可能影響投資決策的因素,包含非財務方面(non-financial aspects)的因素。

而在3.3課程的考試中,通常不會出現這樣的項目評價題目。而是可能會告訴你比如新浪公司最近各年度的業績資料,包括它的收入(revenue)、毛利潤(gross-profit)、淨利潤(net-profit)、p/e ratio、股價(share price)等等,要求考生對該公司的業績(performance)進行評價。當然,這種評價可能是在盛大公司購買新浪公司之前,以決定新浪公司是否值得購買;或是在盛大公司購買新浪公司之後,以確定合併後的新浪公司的業績狀況是否達到了盛大公司的業績目標(objectives)及購買期望(expectations)。考生應當能夠從中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財務及非財務方面),並提出相應的建議。或者,可能要求考生對公司的某一產品進行定價決策,以實現公司的某一目標(比如利潤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如2004年12月考試的第一題。考生無論是在進行業績評價還是作出各種決策,都需要考慮公司的戰略目標。因此,戰略計畫、公司目標是3.3課程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雖然這部分內容在其課本中並沒有占據很大篇幅,但它是考生答題的基本方向,即考生必須站在公司戰略角度考慮所有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因素,包括公司內部的及外部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