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等級考試(PETS)二級閱讀理解題應試指南

  作為最重要的語言技能之一,閱讀是我國考生接觸外語的最主要途徑。不過對於英語初學者來說,聽說領先是目前初級階段英語教學改革大潮的主流。pets考試中閱讀的重要性跟傳統的同層次考試相比有所下降,但閱讀仍然占了筆試試卷30%的權重,與聽力部分所占的權重相同,仍然是筆試試卷中占權重較大的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題,考查考生理解總體和特定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據提供的5篇短文(總長約1, 000詞),從每題所給的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該部分所需時間為35分鐘。

考生在客觀答題卡上作答。

(一) 閱讀理解選材原則

(1) 閱讀量約1 ,000單詞,5篇或4篇文章。

(2) 題材多樣化。含科普,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

(3) 體裁多樣化。含記敘文,說明文,套用文。

(二) 閱讀理解考題類型

(1) 表層理解題(29%)。

直接問答 細節題

是非判斷題

詞句理解 猜詞義

猜單句意思

(2) 深層理解題(66%)。

中心思想

歸納概括題 段落大意

給標題

推理判斷題 文章寓意

作者的態度、意圖

(3) 圖表運用題(5%)。

(三) 閱讀理解測試要求

(1) 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及相應的細節。

(2) 既理解具體事實,又要理解抽象概念。

(3) 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深層含義,如作者態度意圖等。

(4) 能通過某些句子、段落把握全文,並以此進行推理判斷。

(5) 能根據所給信息,結合常識問題判斷生詞和短語的含義。

具體要求如下:

1.考查對短文主旨或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標題的把握。

任何獨成一體的書面材料,不管是何種體裁、題材,都有一個主題,或在篇(段)首,或居篇(段)尾,或插篇(段)中,或貫穿於篇(段)始終,要讀者自己去領悟。準確把握大意,是閱讀理解的重要技能。

2.理解文中具體信息

有根,有千,有枝,有葉,方有樹。任何獨成一體的書面材料都是對某一主旨要義的展開,或鋪敘事件,或說明細節,或推理論述。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細節的前後左右,論述的人證、物證,所有這些重要的具體信息的有序組合,構成了一篇有血有肉的書面材料。理解這些重要的具體信息也是pets第二級考試要求掌握的重要閱讀技能。

3.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

在pets第二級考試的閱讀部分,所謂生詞,一是指新詞新義,二是指舊詞新義,三是指舊詞舊義,四是指舊詞新組。所謂“新”是指超出第一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所謂“舊”是指耒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新詞新義”是指第二級考試大綱中根本無該詞。“舊詞新義”是指第二級考試大綱中有該詞,但詞義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舊詞舊義”是指第二級考試大綱中有該詞,詞義也沒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的範圍,但要根據上下文來明確推斷其具體意義,代詞是這類生詞的典型代表。“舊詞新組”是指未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範圍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的超出第二級考試大綱規定範圍的詞組。pets第二級考生的辭彙量普遍較少,最容易遇到生詞。遇到起關鍵作用的生詞,先不查詞典,根據已知推測其義,是必備的閱讀技能。

4.對短文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作合理的判斷。

根據文中明確給出的信息,有時還要結合基本常識,對某一問題作出推斷,得到或是毋需言明的細節,或是水到渠成的結論,或是不便直抒胸臆的弦外之音。這種形式既能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能錘鍊考生的閱讀思維品質。

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

下筆如建房,有意無意中總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先有框架,後填磚瓦。根據不同的寫作目的、讀者對象以及內容,每一篇(段)書面材料都有自己特有的起承轉合與行脈絡,準確把握各部分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既是閱讀重要書面材料的需要,也是pets第二級考試閱讀理解部分可以考查的內容。

(四)從閱讀習慣談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是一個人積極主動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它是一種通過文字元號、語法、語義、修辭等進行思考、預測意義和不斷作出判斷推理,並不斷獲得印證和修正,從而理解文意的高級神經系統的心理活動和複雜的智力活動。人腦思維的個體差異性決定了閱讀能力也將因人而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閱讀習慣的不同。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兩個方面的問題。

1. 學生中存在的不良閱讀習慣和習慣性閱讀障礙

(1)不能擺脫母語對外語的理解主要有三個途徑:

a具體情境 b 較為簡單的外語釋義 c 母語釋義。對於英語初學者來說,通過母語釋義來理解英語材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途徑。但是,他們忽略了外語學習中重要的一點——“理解外語確實要通過母語之橋樑作用,但最終還需擺脫母語。”

然而,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許多學生不習慣用英語來思維。尤其在閱讀過程中,他們總想用母語作媒介(即翻譯成漢語),否則不放心,不能按正常速度往下讀。這樣嚴重影響了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程度。

(2)不能按意群去閱讀

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習慣於出聲讀、心讀或用手指指著讀,總之是“一目一詞”地讀。他們惟恐有遺漏之處,不敢加快閱讀速度,更不敢“一目十行”地讀。這樣使本來相對完整的句群變得支離破碎。

(3)過多地使用詞典

一般來說,只有在精讀過程中我們才較多地使用詞典。可是,許多學生在所有的閱讀過程中只要碰到生詞就去查詞典。這是因為他們擔心個別生詞會影響他們對整個句子甚至全篇文章的理解。其實,我們常常可以通過上下文來確定詞義。再說,詞典上有的詞意義很多,一些學生不知哪個詞義與閱讀材料中的意義相吻合,結果查了半天仍然不能“對號入座”,而且大大影響了閱讀速度。

(4)只會分析性閱讀,不會理解性閱讀

中國學生看漢語讀物時,一般只求理解文章的內容,很少去分析其語言特點。而當他們讀外文材料時,卻把重點放在了語言的表達形式上。例如,許多學生習慣於先進行語法分析然後才能“讀懂”。

(5)領悟性困難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深層含義與表層含義不一致的表達,這時我們往往不理解或誤解。例如:he is dressing the turkey一句,很可能被誤解為“他正在給火雞穿衣服”,實際上dress在這裡是“給……調味”之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要求學生在閱讀時不要望文生義,而應結合上下文去推敲、體會。

2.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之途徑

針對以上所講述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在具體的閱讀訓練中作以下幾方面的指導:

(1)培養視讀習慣,擴大視距,養成按意群去閱讀,用外語來思維的習慣

所謂視讀就是按意群去“看”的閱讀方法。通過視讀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明確全句的意思,也可以更準確、全面的理解、把握整篇文章。例如:he went to a closet/and after a moment/brought out a package/marked with name and date. 這句中共有18個單詞,有些學生往往看一個詞想一個詞,逐詞注視,閱讀速度太慢而且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在上面的斜線處停頓,則全句只要“注視”四次即可。閱讀速度可以提高几倍,而對句子的理解也要完整得多。

如果想進一步加快閱讀速度,就必須擴大視距。例如:being able to read by phrases/in

stead of by single words/results from practice of reading一句,我們可以對此只“注視”三次。這樣視幅增大了,閱讀速度當然也就提高了。視讀習慣的養成要求我們必須先克服心讀和出聲讀以及假讀的壞習慣。心讀和出聲讀直接影響著閱讀速度,而假讀是毫無意義的閱讀。視讀訓練的過程要求我們必須集中精力,眼睛不停地往下看,使自己沒有時間念出聲或心讀。由於思想集中,也不至於形成假讀(即嘴裡雖在念,眼睛也在看,但看過幾行後,什麼也沒有理解,更沒有記住)。

(2) 減少復視次數,養成“預見”下文的習慣

許多學生在閱讀時眼睛回視、停頓的次數過多,這樣嚴重影響了理解的連貫性,不利於對全篇文章中心問題的把握。克服這一不良習慣的辦法有:一要盡力抑制眼睛回視、停頓的次數和頭部輕微搖擺的動作,二要在閱讀過程中養成“預見”下文的習慣。研究視力的專家認為,眼睛是大腦的延伸。讀者不是被動地用眼睛跟著文字的排列而運動,而是主動地用眼睛搜尋信息,然後通過大腦進行邏輯判斷、推理,從而大致“預見”下文。預見性越高,理解的連貫性就越強,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能力也就越高。

(3)培養科學地推測語義的能力,養成理解性閱讀的習慣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不解的詞和一些深層含義與表層含義不一致的表達,如何處理這些閱讀障礙直接關係到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程度。此時,化“不解”為“理解”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

1) 首先,判斷某些生詞有沒有進行精確猜測的必要。

例如:we had little food with us, only a few biscuits and some chocolate.

此句中,假設biscuits是生詞,那么我們無法準確地說出它的意思是什麼,但是我們能夠知道它與chocolate同屬於food這一義域,不再追究它的精確含義也不會影響對基本句意的理解。

2) 根據詞性或構詞法作出判斷。

例如:he fished out an old book from the bag.

此句中的fish一詞可能令人費解。如果分析一下句子成分,就不難看出它是表示一種動作的動詞,加上out的詞義,我們大體上能猜出fish out是“掏出”的意思。再如:

will you honour me with a visit?

此句中的honour用作動詞,很容易猜出意為“使增光”,所以整個句子應理解為“可否請您

光臨?”

3) 根據句子中的同義、反義、同等、同位關係作出判斷。

例1 the boy works very hard, and his sister is also diligent.該句中的also使我們知道diligent應與work hard同義。

例2 unlike his brother, who is truly a handsome man, john is quite homely. 該句中unlike是關鍵字,它說明john與他們的兄弟情況相反。據此可知handsome與homely是反義詞,從而推斷出homely應為“相貌平平”之意。

例3 not every car, bus, jeep or other kinds of vehicle can be made in the factory. 分析這一句子我們可以知道,“other kinds of vehicle”與car、bus、jeep同作主語,屬並列關係,故vehicle一詞應與car、bus、jeep屬同一義域“地上交通工具”。

例4 pandas, tie bear like animal, live only in china. 這一句中的pandas與the bear like animal屬同位關係。據此可知panda是“一種像熊的動物”,根據句子謂語部分又知它“僅生長在中國”,所以panda,意為“大熊貓”。

4) 根據文中對某一生詞的直接或間接解釋來弄清該詞的含義。

例如:she had a lesion on her arm that would not stop bleeding一句中lesion假定為生詞,我們則可根據後面修飾它的定語從句所提供的意思“血流不止”來推知lesion為“傷口”之意。

5) 根據因果關係猜測詞義

一定的原因導致一定的結果,原因和結果之間自有邏輯上的聯繫。因此,原因不清楚可以根據結果部分來推斷,結果部分語義不明則可根據原因部分來分析。

例如:the noise was so faint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be sure what it was or even where it came from.

句中結果部分說“無法確定這是什麼聲音,甚至無法確定它來自哪兒”,而faint就是其原因,於是便可推知faint意為“微弱”。

6) 依靠常識和經驗來推測語義。

例如:if you want our land to keep fertile, you must try to stop soil from being carried away by water or winds. when soil is taken away by flowing water or blowing winds, we call it soil erosion.

這幾句話描述了我們熟知的一種自然現象。所有內容實際上是對soil erosion的解釋。由解釋語義我們便知道了soil erosion就是我們所說的“土壤侵蝕”。

7) 對有領悟性困難的段落的推測

由於某些詞的意思不明,而造成個別段落的意思也模糊不清,這是閱讀中常遇到的。解決這一問題較好的方法是:讀完全文之後對不明白的段落反覆閱讀。一般地說,多次閱讀的過程是逐步加深理解的過程。對於一些難懂的句子,如能結合上下文反覆推敲,同時聯繫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及全文的中心思想,仍可猜出它的意思。

例如下面一段:

i enjoyed the football games, but it was such a wet windy day that i caught cold, so i'm feeling a little under the weather now. i think i have to go to bed early.在句中有一個短語a little under the weather可能造成整段意思不清楚,但根據上下文中的caught cold和have to go to bed early加以推測,得出結論是a little under the weather可能是not well之意。

(4)培養整體理解的習慣

要做到整體理解必須了解各段段意,明確各段之間的聯繫;同時還要弄清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例如,有這樣一篇文章:一個名叫tommy的男孩收到其叔叔bill從美國寄給他的生日禮物——an electric train set. tommy的爸爸在看到這份禮物時和小tommy一樣高興。於是他們一起上樓去擺弄這件小玩具。

下面是文章的最後一段:

tommy remained with his father for about an hour, but finally got tired of the train set and went into the living room to see the rest of his presents. at about lunch time, tommy's mother came into the living room. “where's your father?”she asked“i've been looking for him everywhere.” “he's upstairs, mum.” tommy answered. “he put my train set together this morning and he's been playing with it ever since!”

下面是一道考查對該文章中心思想理解的題:

the best headline for the passage would be _________.

a uncle bill's present b tommy's birthday

c boys will be boys d father likes trains

選項a是該故事中主要的“物”,b是主要的“事”,d是主要“人物”之一father的情況,它們只是故事的組成要素,並沒有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只有選項c才說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他旨在告訴我們:fathers were once boys and they may still like playing with toys.

綜上所述,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途徑是多樣的。讀者只有勤於動腦,不斷實踐 ,才有希望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技能。

(五).考生注意事項

考試時的閱讀與平時學習或工作中的閱讀有很大的不同。平時閱讀由於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慢慢思考、反覆推敲。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閱字典和參考書,還可以向別人請教。考試時,時間緊、心理壓力大,遇到困難的問題必須在短時間內獨立自主地作出判斷、找到解題的辦法。應試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正確的答題方法十分重要。

做閱讀理解題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先看文章後做題;另一種方法是先看題目,後讀文章,最後再做題。我們平時做閱讀練習時,一般採用第一種方法。在考試時,如果文章不很長,時間不很緊,也可以採用第一種方法。但是如果文章比較長,時間不很充裕,採用第一種方法可能有一定的困難。首先,因為文章較長,閱讀後不可能記住全部內容,在答題時勢必還要反覆閱讀文章,尋找答案。其次,在一開始閱讀文章時,可能會碰到一些生字或難點,要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分析,並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然而,當看完文章再去看題目時,有時會發現在閱讀時花費了很多時間與精力的地方,結果在考題中並沒有提出要求。也就是說,閱讀的難點不一定是考試的重點;考試的內容不大可能覆蓋文章的全部大小細節。因此,在考試時採取第二種方法可能更為可取。具體地說,就是在閱讀文章前,先將後面的題目看一下,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文章。文章中的內容與考題有關係時仔細閱讀,與題目無關時,可以置之不顧,很快跳越過去。多數考生反映,這種方法在時間短、目的性明確的閱讀任務中是比較有效的。有的題目涉及一般常識或科普知識,可以在未看文章前先作出判斷,在閱讀時只要對自己的判斷進行驗證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減少在閱讀中所帶問題的數量,減輕腦力和心理負擔。

除了題目本身所要求查找的細節外,閱讀時切忌逐詞逐句死摳,那樣很可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要學會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一般地說,一篇說明文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相當關鍵。第一段介紹文章的中心議題,最後一段對整篇文章進行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主要觀點一般都能在這兩段中得到反映。在這兩段的每個句子中,每一句和最後一句又顯得格外重要,閱讀時必須特別注意。

多數閱讀理解題可以從文章中找到相應的段落、句子或詞語。但也有部分題目在文章中找不到明顯的相關信息,這時就要根據文章的字裡行間的意思進行推測。實在沒有辦法時就只能“跟著感覺走”,即憑閱讀者對文章的總體印象而判斷。這種情況下,考生的英語水平、文化背景知識、科學知識以及去偽存真的概括力和洞察力對於“直覺判斷”是否準確將起很大的作用。即便如此,任何判斷也不能脫離文章本身而浮想聯翩,去捕風捉影文章中並不存在的含義。選擇任何一個答案,一定要實事求是,選之有理,擇之有據。

(六).在平時的學習中怎樣培養和提高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這裡提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加強閱讀實踐。通過認真讀懂文章,不斷積累閱讀經驗,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2.做好閱讀理解的練習題。要認真做這些練習,通過這些練習逐步摸索做閱讀理解題的規律和技巧。

3. 握規定的辭彙量。不少考生反映,生詞是閱讀中的最大攔路虎。對初學者來說,情況確實是這樣。沒有一定的辭彙量,文章中處處是生字,就談不上閱讀能力。具體的詞考

綱的附表中已列出。一定要掌握這些詞和詞組,否則任何一個未掌握的詞在試題中出現時,便成為生詞。

4.培養猜詞的能力。考綱規定在閱讀理解材料中允許有不超過3%的生詞。

在平時學習和複習備考中,如果在閱讀中遇到生詞,不要急於查字典,要學會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要學會跳躍式閱讀,就像障礙賽跑一樣,遇到欄桿跨越過去,繼續前進。

具有較強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不僅是英語考試的最主要的要求之一,而且能看英語書籍、查閱英語資料也是多數考生今後工作中可能使用英語的主要形式。同時,較強的英語閱讀能力也為培養英語的聽、說、寫、譯等其他語言能力打好基礎。希望廣大考生抓住重點,積極努力,提高閱讀水平,在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