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總裁:“公允價值”拉升銀行股

內容提要: acca全球行政總裁愛倫·布理維解析新會計準則,他提醒中國證監會要對重新估值嚴密監控。 2007年1月起,中國開始在上市公司中實施新的會計準則,此會計準則更趨同於國際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使得中國上市公司的股價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對中國的銀行股股價產生了巨大的提升作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會計師組織acca的全球行政總裁愛倫·布理維先生對中國即將實施的新會計準則有自己的看法,他預計全球趨同化將帶給中國會計觀念的新變革。

愛倫·布理維先生2003年12月開始擔任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全球行政總裁。此前,他曾擔任acca亞太地區執行總監,直接負責發展亞太地區現有及新興的市場,是有名的會計和國際商業問題資深專家。

記者在廣州,採訪了代表acca前來中國舉行一系列活動的愛倫·布理維先生。

問:此次新會計準則的出台標誌著中國的會計準則在與國際趨同方面,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您對中國此次實施的新會計準則有什麼評論,它有什麼優點,又有什麼不足?

布理維:除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5)關於非流動資產待售、業務停止以及國際會計準則(ias29)對惡性通貨膨脹經濟的財務會計報告的規定以外,中國的新會計準則包含了2005年12月31日前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其他所有方面。

中國的新會計準則旨在規範重要的特殊行業的會計行為,它包含四個金融業的準則,兩個保險業的準則,一個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準則和一個農產品行業的準則。這些準則的採用將使中國與國際接軌得更加緊密。

我認為,中國採用新準則將提高跨行業財務報表的可比性,並幫助外國投資者理解中國企業的財務報表,使得中國企業對國內外投資者更有吸引力;中國新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可為企業減少成本和工作量。中國有許多公司在海外上市(包括香港),在會計準則沒有趨同之前,這些企業需要準備兩套財務報表,一套為基於現有標準的國內使用報表,一套為基於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符合海外上市要求的財務報表。

當然,新會計準則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新準則在計量資產和負債時採用的是公允價值,資產負債表將反映企業真實及公平的財務狀況。但公允價值隨市值而變化,有高有低,可能導致所報告的利潤不穩定,加大衡量企業真實經營業績的難度;而且,以股票為基礎的報酬支付標準可能會影響公司高管和雇員的認股權獎勵計畫,對公司管理層而言,高管除了工資收入,還有諸如股權的收入。過去這些是不需要公之於眾的,現在的新準則要求財務報告更透明,這樣高管們可能會不太高興。

問:中國新的會計準則按照國際慣例把“公允價值”概念引入,這對中國上市公司的經營會產生什麼影響?

布理維:公允價值(fv)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物品的市場價值,它是買賣雙方在交易中自願付出的價格。公允價值對一系列需要進行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來說非常有意義。它能更準確地體現了資產應有的價值;公司經營努力之外因素,比如利率、股價、樓價等的變化,都可能使公允價值出現較大的波動;盈利的提前確認——基於價值變動,不必在出售資產時才確認盈利。

同樣,公允價值對於公司還意味著在進行信息收集時,要注意系統會計核算的變化;此外,公司還需要將更多成本支付給專業的評估員——例如在財產、衍生品、權證等方面,這些都是企業需要注意的。

問:中國的很多銀行已經上市,股市預期新會計準則中的公允價值等會帶來巨大溢利,從而接受了很高的市盈率,您覺得新會計準則對中國的金融機構將產生什麼影響,會帶來哪些會計觀念的變化?

布理維:對於中國的銀行來講,確實存在著很多挑戰。採用新會計準則後,重新估值會帶來中國的銀行股價的一些變化。因為在中國的新會計準則中,金融準則至關重要。

從世界其它地區的經驗可以看到,通常與銀行有關的金融準則帶來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首先、銀行的衍生產品和一些其他類型的金融資產,在採用公允價值計算後,會對銀行業績產生很大影響;其次、銀行在上市後採用新會計準則,就必然需要對其提出更多的合規性要求;第三、為符合準則,要求銀行收集更多的信息,銀行為此需要採用更好的信息技術系統;第四、由於採用公允價值,將造成銀行財務報表中利潤或負債的上下浮動,對此,銀行須及時向公眾解釋;第五、對銀行壞帳及貸款損失準備金調整的披露更加透明,銀行今後對壞帳的隱瞞將變得很難;第六、對銀行的債務和權益要求重新分類,比如可轉換貸款、優先股等大多顯示為債務。

此外,中國的銀行在海外上市後,與其他公司一樣也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問題,例如:業務組合財務、高層股權證方案、遞延稅等等。這些都是對中國金融機構的挑戰,需要引起銀行注意。

問: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國的一些上市公司,比如說一些已經上市的商業銀行,在新準則下利用公允價值將商業地產重新估值,從而做高公司股價的行為?

布理維:基於我在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我認為需要中國證監會在其中擔負重要的作用。證監會要對重新估值的過程嚴密監控,防範估值時的人為調整,同時控制評估機構的質量。

其實,市場是不斷變化的,市場又都是公平的。目前中國的地價上漲,所以出現對地產重新估值會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的現象。但地價也有下跌的時候,像澳大利亞,現在地價正在下跌,企業的地產重估反而會使市值下降。

總的來說,不管市場環境如何變化,監管機構只是需要防範人為的操控做高股價的行為,對於真實市場價值的波動則無須刻意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