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全國成人(高起點)聯考考試試卷—歷史地理

 

  一.選擇題(共80分)

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1.商朝的最後一個國王是

a.桀b.湯c.紂d.厲王

2.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始於

a.西漢b.隋朝c.北宋d.明朝

3.《天工開物》的作者是

a.賈思勰b.沈括c.徐光啟d.宋應星

4.《資政新篇》的作者是

a.楊秀清b.洪秀全c.洪仁d.石達開

5.近代民族資本家陳啟沅創辦的企業是

a.輪船招商局b.開平礦務局c.天津機器局d.繼昌隆繅絲廠

6. 1905年中國同盟會創辦的機關報是

a.《民報》b.《中外紀聞》c.《蘇報》d.《時務報》

7.在新文化運動中,率先提出民主與科學口號的刊物是

a.《天津學生聯合會報》b.《青年雜誌》c.《每周評論》d.《湘江評論》

8.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的地點是

a.北京b.廣州c.上海d.長沙

9. 1947年人民解放軍開始戰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a.陝北b.中原c.山東d.東北

10.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

a. 1955年萬隆會議上b. 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c. 1954年訪問印度時d. 1972年與美國總統會談時

11.新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畫的依據是

a.過渡時期總路線b.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共八大決議d.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12.油畫《蒙娜麗莎》的作者是

a.但丁b.達·芬奇c.莎士比亞d.馬丁·路德

13. 18世紀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機器是

a.珍妮紡紗機b.水力紡紗機c.飛梭d.騾機

14.法國大革命期間,雅各賓派專政被顛覆的事件史稱

a.七月革命b.熱月政變c.二月革命d.霧月政變

15.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是

a.傑斐遜b.華盛頓c.林肯d.羅斯福

16. 17世紀末18世紀初推行西化改革的俄國沙皇是

a.亞歷山大二世b.葉卡捷琳娜二世c.彼得一世d.尼古拉二世

17.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早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的國家是

a.德國b.日本c.西班牙d.義大利

18.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國際會議是

a.德黑蘭會議b.雅爾達會議c.波茨坦會議d.開羅會議

19.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過鬥爭徹底擺脫荷蘭殖民統治的國家是

a.越南b.印度c.緬甸d.印度尼西亞

2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美國的扶植b.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c.積極引進新技術d.憑藉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

21.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鄰近地球的兩個行星是

a.水星和木星b.火星和金星c.水星和金星d.土星和火星

22.亞馬孫河流域的常年降水類型屬於

a.地形雨b.鋒面雨c.颱風雨d.對流雨

23.目前人們廣泛飲用的礦泉水主要采自地下水中的

a.承壓水b.潛水c.泉水d.地下徑流

24.歐盟在2002年3月1日正式使用歐元,目前還沒使用歐元的歐盟國家是

a.英國b.法國c.德國d.比利時

25.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島嶼眾多b.地形崎嶇c.處在兩大板塊張裂處d.處在兩大板塊擠壓處

26.陸地水平自然帶帶狀特徵明顯而且呈南北對稱分布的大陸是

a.亞歐大陸b.非洲大陸c.美洲大陸d.澳大利亞大陸

27.地球上出現四季更替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

a.為一橢球體b.圍繞太陽運轉的速度不均勻c.繞地軸不停地鏇轉d.繞日運動和黃赤交角的存在

28.我國在西北、華北和東北營造“三北”防護林的首要目的是

a.吸除滯塵,淨化空氣b.涵養水源,保持水土c.防風固沙,保持水土d.調節氣候,美化生活

29.科學技術的發展使能源的

a.地區分布趨於均衡b.可利用種類不斷增加c.儲藏量不斷增加d.非可再生資源變成可再生資源

30.根據工業類別的劃分,煉鋁業屬於

a.市場型工業b.原料型工業c.耗能型工業d.技術型工業

31.糧食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是

a.印度b.中國c.美國d.俄羅斯

32.鋪設青藏鐵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礙是

a.空氣稀薄b.太陽輻射強c.多凍土層d.氣溫低,日較差大

33.下列工業區中,屬於“臨空型”的是

a.中國京津唐工業區b.美國五大湖區c.日本九州工業區d.德國魯爾區

34.下列現象,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是

a.森林被大面積砍伐b.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被大量消耗c.水資源的大量浪費d.物種大量滅絕

35.緯度地帶性分布規律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海陸分布d.太陽輻射

36.圖中(1)(2)(3)三地的緯度相同,但氣候類型不同,主要原因是

a.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差異

b.人類活動對下墊面影響的差異

c.太陽輻射強弱的差異

d.所處海陸位置的差異

37.下列旅行路線中,既具有觀光、文化旅遊,又具有沙漠探險旅遊內容的是

a.隴海線——蘭新線——南疆線

b.滬杭線——京滬線——京哈線

c.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d.隴海線——寶成線——成昆線

38.下列選項中所列舉的現象,都屬於天氣現象的是

a.高溫、酷暑b.高壓、北風

c.颱風、小雨d.寒潮、季風

讀圖,回答39-40題

39.中山站位於和平站的

a.東北方向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d.東南方向

40.中山站距和平站實地直線距離約為

a. 1300千米b. 500千米c. 350千米d. 850千米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0分)

注意事項:

1.第ii卷共6頁,用鋼筆或原子筆直接答在試題卷中(除題目有特殊規定外)。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滿分70分)

41.列舉宋元時期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重大成就。(10分)

42.簡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主要內容。(6分)

43.簡述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的目的及其主要表現。(8分)

44.閱讀以下材料:

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詛咒謾罵之聲不絕於耳……惟庚子失敗之後,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息,恨其息事之不成矣。前後相較,差若天淵。吾人睹此情形……知國人之迷夢已有慚醒之兆。加以……議和之賠款(本息折合)九萬萬兩而後,則清廷之威信已掃地無餘,而人民之生計從此日蹙。國勢危急,岌岌不可終日。

摘自孫中山《建國方略》

註:“初次之失敗”和“庚子失敗”分別指1895年廣州起義和1900年惠州起義。

回答:

(1)根據所學知識判斷,文中提到的兩次起義是由下列哪一個組織領導的?請將答案前的字母寫在題後括弧內。(2分)

a.華興會b.興中會c.同盟會()

(2)“議和之賠款九萬萬兩”出自哪個不平等條約?該條約是在哪次戰爭之後簽訂的?(4分)

(3)“庚子失敗”前後,輿論對革命派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原因何在?(5分)

45.分析a、b、c三地的氣溫降水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a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該地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氣候,我國的________、_________等地區與該地的氣候相似。(4分)

(2)b地盛產油橄欖,該地氣候類型是________氣候,該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c地屬於___________氣候,其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4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氣中co2濃度變化的顯著特徵是___________,形成這種特點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6分)

(2)從工廠中排出的so2、no2進入大氣,容易造成的污染現象是__________,這種污染現象主要發生在大氣層中的__________層中。從上圖看,世界上發生這種污染的主要地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分)

47.閱讀以下資料和我國北方“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目前,我國農業部正在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畫”,重點建設以農村戶用沼氣為紐帶的各類生態農業模式。其中“四位一體”模式是我國北方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它將沼氣池、豬舍、蔬菜栽培與日光溫室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1)日光溫室為沼氣池、豬舍、蔬菜創造適宜的________、_________條件;豬的呼吸、沼氣燃燒為蔬菜提供___________(氣體),蔬菜的光合作用又為豬的生長提供______(氣體);豬和人的糞尿進入沼氣池,產生___________(氣體),為農戶提供 __________,還產出_______________,為蔬菜提供______________.(8分)

(2)在我國農村,推廣和實施各類生態農業模式的重要意義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