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垃圾分類很重要

  在德國,垃圾分類制度的實施至少已愈十年以上,至今已經養成家家戶戶的一種日常生活習慣。德國的垃圾分類收集系統,其將垃圾分成︰(1) 有機垃圾(bioabfaelle)、(2) 輕型的包裝 (leichtverpackung)、(3) 舊玻璃 (altglass)、(4) 問題物質收集 (problemstoffe zur sammlung bringen)、(5) 不屬於前述4種的垃圾 (restmuell)。

(1)  有機垃圾

日常生活中,所製造的垃圾大部分都算是有機垃圾,例如,食物的殘餘。若是有自家花園的,可以將這些有機垃圾當作肥料而自行掩埋,若是沒有花園的住戶,就必須把有機垃圾丟到在市區許多定點的「有機垃圾桶」。每戶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在自家放置有機垃圾桶,清運費用按桶子的容量而有所不同 (80公升8,40馬克/月、120公升12,80馬克/月、240公升25,60馬克/月)。有機垃圾每隔14天清運一次。在夏天,政府也考慮到這種垃圾容易腐爛發酵的特性,所以,自六月份開始到十一月中旬是每周清運一次。

(2)    輕型的包裝

    所謂「輕型的包裝」,是指上面有「綠色點」(gruener punkt)標誌的包裝 (這個標誌多存在於「用完一次即可丟棄的包裝」【einwegverpackung】,這種包裝可以再次被回收製造使用),標有「綠色點」標誌的包裝應該丟在「黃色垃圾袋(桶)」(gelber sack/ gelbe tonne)當中.

(3) 舊紙回收 (altpapier)

舊紙回收分成兩種方式實施:
紙桶 (papiertonne)   每周有垃圾車來清運。   
每個月綑紮的收集或是定點的收集箱。
另外回收場 (recyclinghoefe) 也接受舊紙和來自家庭的紙箱。要求把紙板撕成小片或折平後,再塞入收集箱,因此可節省佔據收集箱的空間。

(4) 舊玻璃回收 (altglas)

    觀察德國人的生活,與玻璃瓶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比方盛裝優格的玻璃瓶,再來,德國人對於水分的補充,並沒有自己燒開水的習慣,而且喝白開水的人不多,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在水裡面加點「名堂」,比方說,氣泡礦泉水,「汽」是最低的要求,除此之外,果汁、汽水、可樂以及啤酒這些飲料,可想而知的佔據大部分德國人的「飲水」選擇,因為這樣的生活習慣,也需要大量的玻璃瓶來裝,再加上其他用玻璃裝的商品,就造成了一個回收上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