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公務員報考誤區,提高成功機率

如今就業壓力日趨激烈,公務員這一收入穩定的職業被稱為“金飯碗”。無論是在崗職員,還是待業青年都看好公務員這一職業,尤其對大學應屆畢業生更是情有獨衷。然而許多有實力的考生經過充分的準備,最終未能如願以償,為之甚表遺憾。事後發現自己在報考時就為最終結果留下伏筆,自悔如果當初報考別的職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等考進去再逐漸找準更適合自己發展的職位顯得更為重要。

說白了,就是考生在報考時沒有正確分析該崗位的競爭係數,沒有正確估計自己的實力和對考試的準備情況。而是盲目的抱著試的態度,最後發現考分還不錯,如果自己準備充分可能就考上了或者換個別的崗位應該就沒問題了等等想法很多。

比如,去年我們在回訪參加過中國公務員考試學習網考前輔導的學員時,有個考生表示很遺憾,他報考的職位竟然有1235人競爭。他的筆試成績排在11名,顯然是沒有面試機會了,自然就無緣本次公務員面試了,更談不上被錄用的可能性。但是他的另一同學考分比他低了6分,卻是另一崗位應試的第二名,最終被錄用了。他後悔當初報錯崗位了,才出現這種結果。

因此,中國公務員考試學習網考務諮詢專家建議大家:

1.在報考公務員時一定找準最適合自己競爭優勢的崗位,並且找競爭不是很激烈的,也許這些崗位自己不是很喜歡,但競爭小,考取的機率高。公務員是可以調整和調動的。

2.認真研讀對考生的要求 ,即適合度方面,如果不是很適合,即使考了高分,面試時未必就能通過。考生要認真研讀各職位、崗位的要求,有些職位雖然對報考條件沒有什麼明確要求,但未必就是適合自己的,因為還有比你更適合的人。

例如:個人需求對職業方向的影響。對工作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和追求,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也是有差別的,人的個性也是這種理解和追求的一種表現。生存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當生存受到了威脅,其他方面的需求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也就是說,個人當無法找到工作而維持生活時,個人在選擇職業時個性對這個職業方向的影響已經不是要考慮的問題了。不能否認人的個性對職業發展方向有一定的影響,但也不應忽視個人的主觀因素是做好任何工作最重要的條件,我們要客觀地分析個性在現在職業發展方面能占有的比重,完全忽視或過分的強調都是不恰當的。

3.公務員考試不是考碰運氣,而是一種能力測試。公務員考試是能力測試,有別於知識考試,幾乎不涉及記憶成分,多考查判斷、理解等能力以及個人的整體文化背景,受複習程度影響不大。一些常識判斷題,其中涉及文史、政治常識,點多面廣,需要考生增長見識即可,如果死記硬背則是完全沒有必要了,關鍵是看個人素質和平時的知識積累。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公務員,還必須具有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功底。

4.平時積累比臨時突擊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題重要。“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試”的考題覆蓋面頗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人文、社會、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臨時突擊做練習是無濟於事的。不管是報考哪一類職位的考生,關鍵是要熟悉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申論的考試方法。他提醒考生,不同的題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中的判斷、推理等題目,主要靠平時的積累,不管是知識的積累,還是實踐的積累,都很重要。

5.放下面子、提高心理素質、不要盲從。有許多考生就死鑽牛角,專門找好聽的單位和職位報考,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考取的比例,本來那些單位和職位報考的人就多,競爭已經很激烈了。沒有充分的準備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是屬於職位考試,不是資格考試。職位考試即:成績為一次性有效,而且只針對所報考的職位。現在競爭這么激烈很少出現崗位調劑了。要想在公務員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還必須加強對考試心理的鍛鍊。

總之,廣大考生在選擇報考公務員職位時要非常慎重,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做好充分準備迎戰考試。最後,預祝廣大考生能發揮最好的狀態,考出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