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環境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公路建設步伐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公路總里程不斷增長,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公路在國民經濟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位置愈來愈重要。伴隨著公路的高速發展,公路污染、公路對周邊環境影響等問題也大量凸現出來。
如何面對公路建設產生的環境問題,如何按照現階段我國實際情況,分析評價公路建設各階段對環境的作用與影響,採取何種措施減少或杜絕公路環境污染、恢復路域生態損失。這是擺在我們廣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 公路環境保護
1.1環境與環境保護定義
環境是指人類和生物生存的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對環境的定義是: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勝古蹟、風景遊覽區、溫泉、療養區、自然保護區、生活居住區等。按照環境的自然和社會屬性分類,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1989年5月,聯合國環境署第15屆理事會通過了《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聲明》,明確地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認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維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
1.2公路環境保護內容
對照上述定義,公路環境保護是基於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調節與控制“公路工程與路域環境”對立統一關係的發生與發展。公路環境保護由兩項基本工作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對環境產生的各種影響及其影響的程度和範圍,根據需要採取專門的環境保護措施,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的有關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過程中,注意凸顯公路各組成部分的環保功能,使公路在運輸功能發揮的同時,對沿線環境的負影響最小。
1.3公路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是指環境中出現的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現象。
公路建設必然影響環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其施工、營運期造成的環境問題會更嚴重。公路建設將造成如下環境問題:
1)選線不當會破壞沿線生態環境;
2)防護不當會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蝕與泥沙沉澱等;
3)公路帶狀延伸會破壞路域自然風貌,造成環境損失;
4)公路施工造成環境污染;
5)公路通車營運期間,車輛對沿線造成污染。
1.4公路環保功能
一般情況下,一條公路如果嚴格按照現行公路工程設計標準及《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範》進行設計,按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範進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對路域自然環境的保護作用,並能夠對社會環境進行調整和完善。
公路各組成部分的環保功能歸納如下: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後,結合造地還田與疏導排水,各部分相互協調配套,可使工程穩定堅固,外觀順適優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路面工程對路基起保護作用,同時也起著防塵、防水,保護公路沿線環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3)橋樑涵洞工程設計與施工中重視對公路路域景觀環境的影響,可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4)排水工程對公路工程的整體性和穩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進入農田,避免耕地淹沒、土壤污染。
5)防護工程確保了路基穩定,減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環境保護作用。該工程與環保的關係最為密切。
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與公路、公路與鐵路的平面交叉和立體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線設施、公路養護管理用房屋及場、廠建築物以及公路綠化等),特別是公路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車環境,還可以起到美化路容,最佳化環境的作用。
1.5公路環保措施
公路建設的不同階段,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環保工作的重點不同,所採取的措施必須具有針對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階段: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為進行環境保護設計和採取環保措施提供依據;
2)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計;
3)招投標階段:在契約書中納入環境保護條款;
4)施工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施的施工及監理;
5)竣工和交付使用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施驗收、環境後評價;
6)營運期:進行環保設施維護及處理環境問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