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解題(八)邏輯分析

邏輯分析

邏輯分析題從推理思路上也屬於歸納型,即“自上而下推理”,其解題關鍵是要“把條件用盡”,即對於題目所給出的規則,必須邊讀題邊把題目所給出的條件一條條在草稿紙上逐一列出,同時要善於分析隱含條件。解這類考題最好能藉助於一些技巧,比如列個表或畫個圖,有時需要藉助于歸謬法。
(一)  排序
排序是最簡單的邏輯分析題,該題型一般在題幹部分給出不同對象之間的若干個兩兩對比的結果,要求從中推出具體的排序。解這類題型的主要思路是要把所給條件抽象成最簡單的排序形式。
■57. 有四個外表看起來沒有分別的小球,它們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取一個天平,將甲、乙歸為一組,丙、丁歸為另一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將乙和丁對調一下,甲、丁一邊明顯地要比乙、丙一邊重得多。可奇怪的是,我們在天平一邊放上甲、丙,而另一邊剛放上乙,還沒有來得及放上丁時,天平就壓向了乙一邊。
請你判斷,這四個球中由重到輕的順序是什麼?
a.  丁、乙、甲、丙。
b.  丁、乙、丙、甲。
c.  乙、丙、丁、甲。
d.  乙、甲、丁、丙。
e.  乙、丁、甲、丙。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a。
確立傳遞關係。可用不等式推導,令甲為a,乙為b,丙為c,丁為d。根據題意可知:
a  +  b  =c  +  d    (1)  
b  +  c    (2)a  +  d  
a  +  c            (3)b  
c  c  +  d  +  b  +  c    即a由(1)+(2)可得:    a  +  b  +  a  +  d  
b  a  +  b  +  b  +  c 即d同時(1)+(2)  還可得:  c  +  d  +  a  +  d  
a  a  +  c  可得:b  又由(3)b  
c即四個球由重到輕的順序是丁、乙、甲、丙ab綜合推出d
(二)  集合
集合題型的一般特點是:在題目中出現“所有”、“有些”、“某個”、“每一個”、“沒有一個”等集合型的敘述或題乾提供的概念間的範圍有重合的部分。可以根據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邏輯常識解決該類題型,解這種題型的重點放在集合的“部分與全體”上,同時要善於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絕不會重合的部分。最直觀的辦法是根據題乾提供的條件畫個小圖,題目即可迎刃而解。
■58.以下是某市體委對該市業餘體育運動愛好者一項調查中的若干結論:
所有的橋牌愛好者都愛好圍棋;有圍棋愛好者愛好武術;所有的武術愛好者都不愛好健身操;有橋牌愛好者同時愛好健身操。
如果上述結論都是真實的,則以下哪項不可能為真?
a.  所有的圍棋愛好者也都愛好橋牌。
b.  有的橋牌愛好者愛好武術。
c.  健身操愛好者都愛好圍棋。
d.  有橋牌愛好者不愛好健身操。
e.  圍棋愛好者都愛好健身操。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e。
由條件,有圍棋愛好者愛好武術,又所有的武術愛好者都不愛好健身操,因此,有圍棋愛好者不愛好健身操。所以,e項的斷定不可能為真。其餘各項都可能真。
(三)匹配
匹配題型的一般特點是:題乾一般提供幾類因素,每類因素又有幾種不同情況,同時題乾還給出屬於不同類因素之間不同情況的判斷,要求推出確定的結論。有的考生特別害怕這種匹配類型的題目,其實只要細心得法,這類題目並不難。解這類考題時,所要使用的推理形式和推理步驟較多,推理過程顯得相對複雜。解題基本思路是,通過對題乾給出的多種因素間的關係進行分析推理和排列組合,弄清題乾中所給條件的內在關係,從一個一個條件出發,通過邏輯運算與推理,直至推出正確答案。
匹配型考題的主要解題方法有:一是,假設反證法,耐心點推是個笨辦法,但絕對是個好辦法;二是,表格法,把已知條件劃在一個表格上,再進一步推理。
■59.方寧、王宜和余涌,一個是江西人,一個是安徽人,一個是上海人,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方寧和安徽人不同歲,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
根據上述斷定,以下結論都不可能推出,除了
a.  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安徽人,余涌是上海人。
b.  方寧是安徽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上海人。
c.  方寧是安徽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江西人。
d.  方寧是上海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安徽人。
e.  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安徽人。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d。
容易檢驗當d為真時,與題乾的論述不矛盾。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題乾推出d。由“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與“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可以得出江西人最大;由 “方寧和安徽人不同歲,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可知余涌是安徽人;由“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可知上海人最小;由“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可知王宜是江西人。剩下沒有判定的方寧只能是上海人。與選項d完全一致。既然選項d是可以從題乾嚴格推理得出的,其他選項與d又不同,所以其他選擇都是錯的。
(三)  綜合
綜合型試題是相對較難的邏輯分析題,通常在題乾中給出若干條件,要求考生從這些條件中合乎邏輯推出某種結論。解這類題一般一下子看不出答案,需進行深入分析和推理。其解題基本思路是,做題時首先要把所有條件列出,再從條件的邏輯關係或事物的內部聯繫出發,逐步綜合進行推理,注意一定要把所有條件徹底用完。
■60.  從趙、張、孫、李、周、吳六個工程技術人員中選出三位組成一個特別攻關小組,集中力量研製開發公司下一步準備推出的高技術拳頭產品。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們了解到以下情況:
(1)趙、孫兩個人中至少要選上一位;
(2)張、周兩個人中至少選上一位;
(3)孫、周兩個人中的每一個都絕對不要與張共同入選。
根據以上條件,若周未被選上,則下列中哪兩位必同時入選?
a.趙、吳。
b.張、李。
c.張、吳。
d.趙、李。
e.趙、張。
[解題分析]    正確答案:e。
根據條件推導即可。周未被選上,而張、周兩個人中至少選上一位,所以張肯定選上了。張選上了,孫就肯定沒選上,趙就肯定選上了。所以答案是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