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級會計實務衝刺題第一套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項目中,不屬於借款費用的是()。
a.外幣借款發生的匯兌損失
b.借款過程中發生的承諾費
c.發行公司債券發生的折價
d.發行公司債券溢價的攤銷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發行公司債券發生的折價或溢價不屬於借款費用,債券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屬於借款費用。

 


2.企業以低於應付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的,支付的現金低於應付債務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入()。
a.盈餘公積 b.資本公積  c.營業外收入   d.其他業務收入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應計入營業外收入。

 


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
b.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
c.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同一概念
d.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基於風險管理、戰略投資需要等所作的指定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4.關於投資性房地產後續計量模式的轉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b.已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
c.已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
d.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可以隨意變更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處理。已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

 


5.2008年12月12日,丙公司購進一台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設備價款為350萬元,增值稅為59.5萬元,另發生運輸費1.5萬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該設備於當日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淨殘值為15萬元,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09年12月31日,丙公司對該設備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已經發生減值,預計可收回金額為321萬元,則2009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減值準備為( )萬元。
a. 39.6  b. 50.4  c.90   d.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350+59.5+1.5=411萬元,2009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411-15)/10=39.6萬元,2009年12月31日該設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411-39.6)-321=50.4萬元。

 


6.事業單位年終結賬時,下列各類結餘科目的餘額,不應轉入“結餘分配”科目的是( )。
a.“事業結餘”科目借方餘額  b.“事業結餘”科目貸方餘額
c.“經營結餘”科目借方餘額  d.“經營結餘”科目貸方餘額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經營結餘”科目借方餘額為虧損,則不結轉。

 


7.企業購買股票所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經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在現金流量表中應計入的項目是()。
a.投資所支付的現金
b.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c.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d.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應計入的項目是“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8.我國某企業記賬本位幣為美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企業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交易屬於外幣交易
b.該企業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交易不屬於外幣交易
c.該企業的編報貨幣為美元
d.該企業的編報貨幣為人民幣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外幣是企業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編報的財務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9.a公司2006年12月31日購入價值20萬元的設備,預計使用期為5年,無殘值。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法允許採用雙倍餘額遞減法計提折舊。2008年前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從2008年起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2008年12月31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餘額為( )萬元。
a.4.8   b.12   c.7.2   d.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2008年12月31日設備的賬面價值=20-20÷5×2=12萬元,計稅基礎=20-20×40%-(20-20×40%)×40%=7.2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餘額=12-7.2=4.8萬元。

 


10.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其生產的產成品換入原材料一批,支付補價5萬元。該批產成品賬面成本為26萬元,不含稅售價為2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萬元;收到的原材料不含稅售價為24萬元。假設產成品和原材料適用增值稅稅率均為17%,交換過程中雙方均按規定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考慮其他稅費,假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則該公司換入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20.32     b.21.92 c.22.60    d.25.3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換入原材料的入賬價值應該按照換出產品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同時考慮增值稅的影響來確定,換出產成品視同銷售計算銷項稅,換入原材料視同購入計算進項稅。原材料的入賬價值=(26-5)+5+20×17%-24×17%=25.32(萬元)。

 


11.2005年8月15日,甲公司銷售一批商品給乙公司,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銷售價款為400000元,增值稅額為68000元,款項尚未收到。2005年12月1日,甲公司為某銀行協商後約定:甲公司將應收乙公司的上述債權出售給該銀行,價款為382200元,在應收乙公司上述債權到期無法收回時,該銀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償。甲公司根據以往經驗,已對上述應收債權計提壞賬準備4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出售上述應收債權應確認的營業外支出為( )元。
a.80000   b.81600    c.81800      d.8560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確認為營業外支出的金額=468000-4000-382200=81800(元)。

 


12.某投資企業於2007 年1 月1 日取得對聯營企業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的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600 萬元,賬面價值為400 萬元,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為10 年,淨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被投資單位2007 年度利潤表中淨利潤為1000萬元。不考慮所得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投資企業按權益法核算2007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300  b.294  c.309   d.2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投資企業按權益法核算2007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000-(600÷10-400÷10)]×30%=294萬元。

 


13.在建工程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試生產產品對外出售取得的收入應( )。
a. 沖減工程成本  b.計入營業外收入
c. 沖減營業外支出  d. 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應沖減工程成本。

 


14.w公司有甲、乙兩種存貨,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並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對期末存貨計價。該公司2005年l2月初甲、乙存貨的賬面餘額分別為40 000元和50 000元;“存貨跌價準備”科目的貸方餘額為8000元,其中甲、乙存貨分別為3000元和5000元。2005年12月31日甲、乙存貨的賬面餘額分別為30 000元和60 000元;可變現淨值分別為35 000元和54000元。該公司l2月份發出的期初甲存貨均為生產所用;期初乙存貨中有40 000元對外銷售。則該公司2005年12月31日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元。
a.0  b.-2000   c.2000 d.500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甲存貨應該恢復的減值準備為3 000元,乙存貨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60 000-54 000-5 000×10 000/50 000)=5000(元),所以本期期末應該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5 000-3 000=2000(元)。

 


15.關於利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b.利得是指由企業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c.利得只能計入所有者權益項目,不能計入當期利潤
d.利得只能計入當期利潤,不能計入所有者權益項目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可能計入所有者權益,也可能計入當期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