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知識:巧用手指快速排氣法

靜脈輸液是利用液體靜壓的作用原理,將定量的無菌溶液直接滴入靜脈的方法,是臨床搶救和治療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持續輸液時應及時更換液體,以防空氣進入,但是臨床上大家常碰到各種原因導致空氣進入下段輸液管。傳統的排空氣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關閉調節器,輕彈輸液管,將空氣彈至茂菲氏管內;另一種方法是打開調節器,護士雙手分別反折針頭與導管連線處兩端,鏇開分離,放鬆導管一端,排出液體及空氣後反折夾閉導管,然後與針頭端銜接鏇緊。筆者認為方法1污染小,但費時、費力;方法2浪費藥物、污染大且造成空氣拴塞。這裡介紹一種簡單、安全、快捷的排空氣法,以供參考。 來源:考試大
1.用物
與靜脈輸液法相同。 來源:考試大
2.方法
關閉輸液調節器,更換下一瓶體,常規消毒後,從第一瓶內拔出通氣管及輸液管插入第二瓶內,按壓茂菲氏管,使液面達2/3或以上,護士以左手食指為軸,以調節器上端輸液管為起點,緊壓食指環形繞圈,使導管內液面上升,隨之空氣也上升,至全部空氣都進入茂菲氏管內。下段輸液器內液面與茂菲氏管內液面融合後,即可放開下段纏繞的輸液管,此時茂菲氏管的液面會下降,輸液管內空氣被擠到茂菲氏管內,適當調節茂菲氏管內液面高度即可。
3.優點
只有密閉式管上操作,密閉性好,可保持無菌,隨時可以使用,節約藥物。 來源:考試大
4.注意事項
下段輸液管內有2/3或更多空氣時,不適用此方法。調節器的位置應儘量靠近針頭,可適當放低輸液瓶的位置,以便有更多的輸液管供纏繞,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