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會計基礎》考試大綱1

06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會計基礎》考試大綱

第一章  總  論

一、會計概述

(一)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二)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兩個方面。

會計核算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記錄、計算、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功能。

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三)會計的對象

會計的對象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對象。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二、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明確的前提條件。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它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範圍。

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法人)並非是對等的概念,法人可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會計主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根據正常的經營方針和既定的經營目標持續經營下去。即在可預見的未來,該會計主體不會破產清算,所持有的資產將正常營運,所負有的債務將正常償還。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若干相等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曆起訖日期確定。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採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

單位的會計核算應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也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三、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一)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統稱為企業的六大會計要素。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表現資金運動的相對靜止狀態,即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表現資金運動的顯著變動狀態,即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二)企業會計等式

1.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企業的資產來源於所有者的投入資本和債權人的借入資金及其在生產經營中所產生的效益,分別歸屬於所有者和債權人。歸屬於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權益;歸屬於債權人的部分形成債權人權益(即企業的負債)。資產來源於權益(包括所有者權益和債權人權益),資產與權益必然相等。

資產與權益的恆等關係是複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2.收入-費用=利潤

收入、費用和利潤之間的上述關係是企業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第二章  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與一般要求

一、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

(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款項是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資金,主要包括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其他視同現金和銀行存款的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存款等。有價證券是指表示一定財產擁有權或支配權的證券,如國庫券、股票、企業債券等。

(二)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財物是財產、物資的簡稱,企業的財物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且具有實物形態的經濟資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庫存商品等流動資產,以及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設施、運輸工具等固定資產。

(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債權是企業收取款項的權利,一般包括各種應收和預付款項等。債務則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企業需要以資產或勞務等償付的現時義務,一般包括各項借款、應付和預收款項,以及應交款項等。
(四)資本的增減

資本是投資者為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而投入的資金。會計上的資本專指所有者權益中的投入資本。

(五)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支出是指企業所實際發生的各項開支,以及在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以外的支出和損失。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六)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財務成果主要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在財務上所取得的結果,具體表現為盈利或虧損。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一般包括利潤的計算、所得稅的計算、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等。

(七)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二、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

(1)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設定會計科目和賬戶、複式記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進行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2)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3)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定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4)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5)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具體要求參見《初級會計電算化考試大綱》。

(6)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區,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第三章  會計科目和賬戶

一、會計科目

(一)會計科目的概念

會計科目是指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

(二)會計科目的分類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係不同,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前者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提供總括信息的會計科目;後者是對總分類科目作進一步分類、提供更詳細更具體會計信息的科目。對於明細科目較多的總賬科目,可在總分類科目與明細科目之間設定二級或多級科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歸屬的會計要素不同,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五大類。

(三)會計科目的設定原則

(1)合法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2)相關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為提供有關各方所需要的會計信息服務,滿足對外報告與對內管理的要求。

(3)實用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符合單位自身特點,滿足單位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