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職稱內部講義連載經濟法(十二)

第五章 企業破產法律制度本章基本內容框架

1.基本內容框架(另附)

2.本章近四年考點分布情況:

年份

題型

考點

2002

單項2題

破產財產的分配、破產申請的管轄

多項2題

破產債權、破產程式的終結

2003

單項3題

取回權、申報債權、破產財產的分配

多項3題

破產債權

判斷3題

和解協定

簡答3題

破產財產的分配

2004

單項3題

受理破產案件後、成立清算組、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多項2題

債權人會議職權、破產財產

判斷1題

破產責任

2005

單項2題

破產清算組、破產程式

多項4題

破產保全、債權人會議的召集、和解整頓的提出、破產宣告

判斷1題

和解協定及其效力

簡答1題

破產債權申報、破產保全

本章重點難點

1.破產概述

破產是在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由法院主持強制執行其全部財產,公平清償全體債權人的法律制度。

破產制度與民事訴訟都可以解決債務糾紛,但二者有本質區別。

破產制度

民事訴訟

破產程式中的債務人已喪失清償能力,其對個別債權人的自動履行違背對全體債權人公平清償的原則,是為法律所限制的。

民事訴訟與執行程式中的債務人通常具有清償能力,強調債務人的自動履行,並在必要時強制其履行。

破產程式是為全體債權人利益進行的,強調在債權人間的公平履行以及對債務人正當權益的維護。

民事訴訟與執行是為個別債權人利益進行的,目的是債的履行。

破產程式是對債務人全部財產與經濟關係進行的徹底清算,破產宣告後,將終結債務人的經營業務,並使其喪失民事主體資格。

民事執行不涉及民事主體資格問題,其範圍限於債務人的相關財產。

2.破產界限

(1)破產界限的實質是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簡稱不能清償,其要點為:①債務人明顯喪失清償能力,不能以財產、信用或能力等任何方法清償債務;②債務人不能清償的是已到期、債權人提出償還要求的、無爭議或已有確定名義(指已經生效判決、裁決確定)的債務;③債務人對全部或主要債務長期連續不能償還。

注意不能清償與資不抵債的區別。

(2)宣告債務人企業破產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破產界限,但並非所有達到破產界限的企業均應被宣告破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宣告破產:①公用企業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企業,政府有關部門給予資助或者採取其他措施幫助清償債務的;②取得擔保,自破產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清償債務的。企業由債權人申請破產,上級主管部門申請整頓並已經企業與債權人會議達成和解協定的,中止(注意:不是終結)破產程式。

【套用練習】企業破產界限的實質標準是()。
 a.企業經營管理不善
 b.企業無法繼續經營
 c.嚴重虧損
 d.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點為破產界限的確認。破產界限的實質標準是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通常簡稱為不能清償或不能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