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高三時,連笑都是種奢侈

隨著6月的臨近,高考、中考越來越迫在眉睫了。作為考生,不可避免地會感到緊張;作為家長,難以克制地會感到焦慮。然而,無論是緊張還是焦慮,對考試都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如何克服就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為此,我們採訪了一些考生、家長、老師、專家,就此談談自己的經歷和看法。希望廣大考生和家長,能從這些當事者和過來人的經驗教訓中,獲得一些啟示和思考。最後,我們預祝所有的考生能發揮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績。

今天,我們的傾訴女主角叫悅冰(化名),是一名高三學生。

在我們的考試話題徵集刊登後,本市某實驗性示範高中的悅冰同學很快給我們發來郵件,表示願意代表正在積極備戰高考的“高三同仁們”傾吐心聲。

在互發了十幾條簡訊、網來網去地“聊”了幾次後,悅冰建議我們打電話交流。於是聽筒的另一端,傳來悅冰那動聽清脆的聲音,她坦率地對我說:“真想讓這段時間快點過去!”但很快,她又補充說:“高三這一年,雖然沿途走來的路長滿荊棘,但風景依然很美。”

高三時,連笑都是種奢侈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吧,高三學生就像是學校里的“活寶”,什麼課外活動都不用參加,到處都有“豁免權”,老師全圍著學生轉。

或許正是受到外界的影響,大多數高三生都有考前焦慮的傾向。其實高三一開始,壓力就來了。畢業班的老師會說,現在大學畢業後都有人找不到工作,如果你們考不上大學那不更慘?漸漸地,整個人、整個班、整個年級就會變得很緊張。大家表面上嘻嘻哈哈,但暗地裡十分在乎每一次考試成績。

到了高三下半學期,迎考的氣氛越來越濃,每一天好像都變成了一種煎熬。我記得有段時間我們班的同學們都特別焦慮,一公布考試成績,考得不理想的同學眼淚就會啪啪地掉下來,教室里會此起彼伏地響起嗚嗚的哭聲,幾個女同學還會抱著痛哭。考前三四個月,個別同學受不了這種煎熬,就想放棄這次高考、考慮復讀了,但想一想,又覺得復讀的日子或許更艱苦,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得過去。

“五一”以後,外界輿論越來越關注高考,這無形中也給了我們更大的壓力。高三學生的作業是做不完的。我一般每天晚上12點左右關燈休息,但躺在床上會睡不著,覺得別人可能還在發奮讀書,我不學,就會落後。這種感覺,在同學中普遍存在。最極端的時候,真的感覺連笑都是一種奢侈,。

距離高考越來越近了,大家焦慮的情緒也與日俱增。看到自己很努力地複習、做題,成績卻不見漲,有的同學真是急死了。在這個時候,如果學校召開一次家長會,或者公布一次成績排名,都會把我們刺激得更加敏感。甚至連後桌的同學小聲議論,坐在前面的人有時也會懷疑是在說自己,真有點“草木皆兵”的味道。

母親來信,化解了“危機”

不過,我很幸運。一方面,我所在的學校教育理念比較先進,為減輕心理壓力,特地為考生和家長開辦了專題講座。學校的心理老師們也從早忙到晚,為高三學生進行心理減壓。

我們學校有一位心理老師很棒,我已經把她當成大姐姐,感覺自己情緒有點不對頭,我就會主動去找她談心。畢竟不良的心理情緒是會傳染給身邊人的,我可不想再給高三的同伴們製造新的壓力了。

另一方面,我的父母比較開明。他們當然很在乎我的這次高考,但是他們很尊重我、信任我,懂得放手,偶爾我的成績考得不理想,他們也不會很著急地責備我不努力。我也聽說過,其他班裡有的家長因為孩子考砸了,表現得特別極端,跑到學校里來教訓孩子、質問老師。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不是讓那個學生更緊張、更自責么?

我插話說:“我們這裡陸續收到一些留言,都來自那些比考生還焦慮的高三家長,他們說沒辦法和自家孩子溝通,家裡的氣氛很緊張。”悅冰對此表示理解,還主動跟我講了發生在她家的一次“危機”。

家長們當然希望我們高三生心裡只裝著學習、高考,不要分心,但其實在我們心中,有著與高考同樣重要的東西,譬如說同學友誼。畢竟大家可謂奮鬥在一個“戰壕的戰友”,特別能夠互相理解;而且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特別能夠相互撫慰。何況,高考結束後,同窗好友就要分開,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學校去讀書,人生軌跡很難再重合,所以考試前的這幾個月,友情顯得特別重要和珍貴。

記得兩個月前,我父母認為我花在好朋友身上的精力太多了,採取了一些干涉措施。他們跟我談心,說我太在乎友情了,這樣下去會影響我考試成績。我不服氣,於是和父母大吵了一架,當時氣氛很激烈。吵完了架,我們就開始“冷戰”,兩三天內沒相互說一句話。這種情形,在我家太罕見了。於是我父母首先反省,母親花了一晚上時間,給我寫了一封長信,悄悄放在我的書桌上。第二天,我很意外地拆開母親寫給我的第一封信,把四頁紙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完,感動得快要掉眼淚了。

母親沒寫什麼大道理,她只是從我剛出生談起,講了一些小時候的趣事,也講了他們十幾年來養育我的點點滴滴。我一下子意識到,父母對我的愛是多么無私、多么偉大,所以主動去找父母又談了一次心,並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把高考前的這幾個月的“重心”重新調整為積極備考,並與好友們相約,無論考前考後都珍惜友情,互相幫助。

“所謂代溝,有時不過是一張信紙的距離。”悅冰很感慨地對我說。

寄語同伴,學會釋放壓力

發生在我家的這件小事,提醒了我。身為高三生,我們壓力重重,內心無法排解那種孤獨感,總認為是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試。其實,套用那句很流行的話吧,考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我們的身後,有老師、有家長、有無數關懷和祝福的目光。而我們考生之間,也有互相的支持和鼓勵。像我,就經常被同學們當成知心姐姐,她們考試考糟了會找我來傾訴,會抱著我哭一場。

受那位心理老師的影響,我很早就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我覺得心理調試對高三學生特別重要。壓力大,人焦慮了,就會失眠、脾氣不好、患得患失。身邊的人要諒解我們,而我們自己也要學會把壓力講出來,不要存在心裡,要學會找心理老師、同伴們或家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