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註冊建築師二級建築之複習經驗談

二級的技術設計相對一級來說,考察面很窄。根據那么多年的出題情況來看,題目就只有以下幾個內容:1。大剖面,一般來說,是兩~三層樓的小別墅的剖面,複雜一點的就是帶坡屋面。從底到天的做法。我複習者道題目,用了一天時間,早上,把各個部分的做法手勾了一遍,從底往上,先是基礎的幾種做法;牆身防潮;散水;台階或坡道;入戶門及雨棚;牆身及保溫;窗戶(窗台及落地窗的護欄);外天溝、內天溝、女兒牆;泛水及屋面防水;坡屋面的做法要單獨的複習,這幾年難度加大,幾乎沒有不考坡屋面的。
光了解內容是遠遠不夠的,考試的時候,還要細緻,剖到的面,如:地面,樓面和屋面,最後每個做法都要詳細標出來。標高要標細,容易忽略到的樓梯定層欄桿標高,千萬不要標錯,一定要大於1050;窗戶的窗台、窗頂要標清楚;每根梁底標高標上;轉折點標高標上;還有最容易被忽略的看線,一定要畫全(此條款同樣適用於一級考試)
技術設計的第一個內容非常重要,分數占到一半以上。如果你把他完成得很完美得話,勝利就離你不遠拉。
技術設計的第二個內容是:小剖面。這個內容就沒有很好得捷徑可以走了。第一,要靠平時得積累。因為二級得考核內容根我們平時套用得知識很接近,所以,只要平時多用功,應該沒有問題。我還是總結了一個相對比較簡單得複習方法:了解每種構造得原理。比如說:牆身變形縫的幾種形式,不同的作用,他們的做法也不同。沉降縫是建築的兩個部分沉降不一致的,所以,蓋縫板要兩個可以上下活動;伸縮縫是熱脹冷縮,,變長變短,所以,蓋縫板在水平上要有伸縮活動的餘地。通過這樣的理解記憶,就可以舉一反三,很快把同類型的構造理解、記憶。並區分清楚。
技術設計的第三個內容是:結構設計和設備布置
“建築知識是一個整體”就想人體一樣,有骨骼,有肌肉,有血液,有皮膚,還有各種神經系統。結構體系就是建築的骨骼,外裝飾就是皮膚,給排水和通風管好像是血液和排泄系統,強弱電好比神經系統。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把各種專業知識融會貫通,成為一個整體去認識,而不是把他們一個個專業割裂開來學習。這也是事倍功半的學習方法之一。
因為我那年沒有複習建築知識,所以,在考試方案設計的時候,對消防的相關規範沒有背牢,所以,導致了方案設計的沒有通過。靠場地的時候,也是因為規劃知識沒有複習,所以場地也沒有通過,技術設計純粹是因為沒有複習。
所以說,建築的學習,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的過程,哪裡稍有疏忽,就會在很多地方出現漏洞。
所以,我建議那些準備考試的朋友,第一次考試,最好全報名,最好全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