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九大注意事項

簡介: 本文作者系海南省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評卷組長/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湯泉副教授
經過對歷年考生的答題情況(主觀題部分)進行分析後,從中可以發現考生成績不理想,除由於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還不夠全面、熟練、紮實的原因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對考試的規則不夠重視,忽視了考試的基本要求;二是比較缺乏應試的技巧。 

以下就歷年考試的主觀題答題閱卷中,考生比較容易忽視,或比較容易出問題的方面,逐一進行分析,並提供一些應試建議,供考生參考。
一、關於用什麼顏色的筆答題
考試中明確要求“使用藍色、黑色或藍黑色墨水的鋼筆或原子筆答題”,使用其他如“紅色墨水、鉛筆”答題,均為無效答題。但還是有很多考生出於實際業務工作中的習慣,仍在個別題目中用“紅筆”、“鉛筆”答題。針對題中涉及需要以“紅字”反應或處理的數字,建議採取以下處理方式:
1、在數字前加“-”表示;
2、在數字外加“( )”表示;
3、在數字後面加“(紅字)”表示
個別考生在涉及報表填制的主觀題中,使用鉛筆填寫,是不允許的。
二、關於在規定地方答題及書寫
各科的主觀題試題試卷上,都採取的是預留空白地方給考生答題。應此,建議考生應注意要在相應的題目下答題,如果確實出現寫錯位置的情況,可採取首先在答案前面明確標明“第幾大題、第幾小題”的順序號,其次,在正確答題的位置標明答案在第幾頁。但是切記不要寫無關的客氣、道歉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另外,考生切記注意,不要在卷面上書寫與試題無關的任何文字、圖案(如考生姓名、准考證號碼、表示情緒的話語等),在閱卷覆核時會作為違紀標記處理。
三、關於一題多答問題
以往在試卷中發現,某些考題是要求考生在給定的條件下,作出判斷或業務處理,不同條件下其結果不同,而考題只要求考生對一種給定條件進行處理,但往往考生對知識點掌握不夠紮實,或者對題目要求理解不透,而將每一種條件下的處理都列示出來,這種做法會被視同無效答案。
如:應收賬款核算在有現金折扣情況下,折扣期內、折扣期外收到貨款的處理不同,而考生往往對題中給的折扣條件不理解,將折扣期內收到、折扣期外處理都列示。
建議考生應儘量理解題意、看清楚所問的問題,把握好答題的方式。
四、關於答題時書寫順序號的問題
在各科主觀試題中,都是在大題下包括了很多的小題,考生答題時往往出現不書寫順序號,或者自編順序號,並且很多都沒有文字說明,個別情況下考生為抓緊時間都是選擇會做的先做,打亂了題目列示的順序。這樣使評卷人員不易判斷考生回答是針對哪一問。尤其是在題目的各問之間是有相互關聯的情況下。這些現象在《財務管理》科目的計算題、《會計實務》的會計分錄、《經濟法》的簡答題中比較普遍。
建議考生答題時,應按照題目要求書寫順序號,所做的答案應儘量寫在相應的題目順序號下,尤其是在考生只做其中幾道題時,更為重要。
五、關於各科目各類題型的具體要求
在各科目主觀題各類題型前面,都列示了本類題型的一些具體要求,如下:
我們發現考生在答題過程中,過於關注具體題目中的要求,很少對大題前面的要求在意,這樣容易造成未按照基本要求答題。如上列示,要求列計算過程的,沒有計算過程;要求保留小數點以後兩位的,沒有按要求保留;會計分錄沒有按照要求寫一級、明細科目。
建議考生在具體答題時,一定要注意每類題型有哪些基本要求,不要急於做題。
六、關於“多多益善”的說法
很多的考生,以及輔導班的輔導教師都有種觀點,答題時多多益善,能寫多少就寫多少,這種做法對於知識掌握比較好的考生是“錦上添花”,但對於本來心裡就沒有底考生則是“畫蛇添足”,起到了適得其反作用。在會計實務中,往往多做的分錄抵銷或沖銷了正確分錄;在經濟法中,對理由的敘述,往往前後矛盾,得到相反的結論。
建議考生答題時,切記不要隨意發揮,職稱考試的評判標準是非常嚴格,不存在某些考試中寫的多,就可酌情考慮加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