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CIA考試《經營分析和信息技術》模擬試題

  1.某公司正對各責任中心進行評價,方法是套用投資回報衡量業績。中心經理可以採取行動,提高投資回報,但這些行動不包括:

a、增加投資基數

b、增加銷售額

c、減少開支

d、減少總資產

2.某大型家用商品公司的經理和員工們決定採用全面質量管理(tqm)和持續改進(ci)技術。他們相信如能讓全國人們都知道他們堅持tqm和ci,則他們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必將隨之提高。採用tqm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達到:

a、顧客更大程度的滿意

b、減少運貨時間

c、減少運貨費用

d、增加員工的參與機會

3.一個銀行集團實行集中化投資政策,要求其屬下每家銀行投資於高風險的證券不能超過其所投資證券總量的15%。內部審計師在對其屬下的四家銀行進行審計時,發現投資於該類證券的比例占總量的17%-21%。這四家銀行的財務主管爭辨說該政策過於嚴厲,而且投資於這些證券所帶來的收益超過其所帶來的風險。內部審計師應:

1、在審計報告中將些事作為一個重大問題予以揭示;

2、在審計報告中將此事作為一個次要的問題予以揭示,因為超過的比例只是2%-6%;

3、進一步分析該投資政策,然後與高層管理人員討論其合理性;

4、立即告知高級管理該政策的合理性存在爭議,建議可以投資於包含衍生金融工具在內的證券。

a、1

b、2

c、3

d、任何一個都正確

4.在電子郵件系統中,收件人可以通過過濾進來的信息避免收到大量不想要的郵件。這種過濾工作可以通過以下哪項內容進行?

a、公開系統

b、人工神經網路

c、專家系統

d、智慧型代理

5.公司正在制定下年計畫,其中包括現金預算編制。歷史上,公司30%的銷售是現金銷售,剩餘的70%是賒銷,收回方式如下:

a、$3,729,968

b、$3,781,600

c、$4,025,200

d、$4,408,000

6.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可以為組織帶來重大利益,但目前是必須清除某些主要障礙。要想成功實施電子數據交換,應從以下一項開始?

a、畫出為實現組織目標所開展的經營流程圖

b、為edi系統購買新的硬體

c、選擇可靠的翻譯、通訊軟體供應商

d、將交易格式、數據標準化

7.對於電子商務而言,以下哪一項不是潛在的安全問題?

a、交易團體的正確標識

b、計算機病毒的擴散

c、決定誰有權作出交易決策

d、支付數據的確認

8.以下哪項僱傭程式能夠對求職申請中所提供信息的正確性進行最好的控制?

a、要求申請者在提交申請的同時提供非正式的成績單複印件,作為他們教育背景的證明

b、招聘單位給參加最後一輪選拔的每一名申請者的上一個就職單位打電話,證實他們的就職時間長短和職位情況

c、證明申請者品行特點的推薦信必須直接郵寄給招聘單位,而不能由申請者提交

d、要求申請者簽署申請表中的信息是真實而正確的,作為對申請表中信息真實性的確認

9.公司1996年經營數據如下:

銷售收入(150000件)  $9000000

可變成本:

直接材料1800000

直接人工 720000

製造費用1080000

銷售費用 450000

固定費用:

製造費用600000

管理費用567840

銷售費用352800

稅率  40%

公司估計1997年直接材料成本會增加10%,直接人工成本每件產品增加0.60美元,每件人工成本增加到5.40美元。另外,固定銷售費用會增加29520美元。其它成本的比率或數額與上年相同。

接最近的美元幣值,公司要獲得與1996年相同的淨利,銷售額要達到多少美元?

a、$6938031

b、$8736000

c、$9576000

d、$10374000

10.在以業務活動量為基礎的成本分配系統中,以下哪一個是把材料的處理成本分配到已生產的產品中的合理基礎?

a、每年的生產量

b、每個已完工的產品的組織部件數

c、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時間

d、單位產成品的製造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