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的第七講第四節

4.廠區運輸

工廠運輸設計,首先要根據企業的生產規模,確定廠內外貨物周轉量,制定運輸方案,選擇適當的運輸方式,統計出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量,計算出運輸設備的數量,並相應地確定為運輸服務的保養修理設施,對於同時有鐵路、水路運輸的工廠,還應分別按鐵路、公路、水運等不同系統,制定運輸組織調度系統和運輸線路的平面布置和規劃。

(1)廠區運輸設計的要求:
①儘量使廠內、外運輸與車間內部運輸密切結合,統一考慮,使全廠物料運輸形成有機整體。
②工廠所需大宗原材料、燃料等,宜從廠外直接運至車間或料庫,以減少倒運和損失。
③廠內運輸系統的設計,要注意物料支承狀態的選擇,儘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於搬運。
④運輸線路的布置,應儘量減少貨流與人流相交叉,以保證運輸的安全。
⑤運輸、裝卸設備的選用,宜考慮品種、型號單純,便於維修,儘可能採用利用重力的裝卸設備,以滿足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2)運輸方式的選擇。根據工廠生產的特點和企業規模,貨物運輸的要求,運輸距離的長短等,經技術經濟比選來確定廠區運輸方式。
標準軌距鐵路運輸主要用於原材料和成品大批量運輸的企業,只有當年運輸量達到一定規模或有特殊要求時,車間之間採用鐵路運輸才比較合理。
水上運輸一般只適用於廠外運輸,用於靠近港口的大型企業的原材料運進和成品的運出。
無軌運輸具有方便靈活的特點,是工廠廣泛採用的運輸方式。無軌運輸種類較多,一般工廠的廠內外運輸都以汽車運輸為主。短運距的廠內運輸採用電瓶車和內燃搬運車、叉車運輸最為適宜。
帶式輸送機適用於經常的、大量的鬆散物料運輸。如將煤從受料裝置輸送到煤倉,從煤倉輸送到鍋爐房等。

(3)運輸量統計。運輸量統計方法有兩種:
①全廠運輸量棋盤表法。將各生產車間設計提供的物料輸入、輸出量數據填入運輸量棋盤表,根據物料數量確定各種物料的運輸方式,計算運輸工具。由於棋盤表只能直接反映所運輸的各種類型材料的數量,不能反映直接影響運輸方式及運輸設備選用的材料性質、外型規格等,一般較少採用。
②全廠運輸量統計表法。一般工廠的運輸設計都採用運輸量統計表法,如表4—8。

(4)運輸工具。一般廠區運輸多以汽車運輸為主,根據運輸量統計,運輸工具通常可按下式計算: 
(請點擊觀看大圖)
 式中n———需要的車輛總噸位數(車•t);
 q——車輛年總運量(t/a);
 q——每車噸全年完成平均運輸量(t/車•t•a),q值根據不同車型、運距遠近、裝卸條件以及所運材料類別決定。
運輸設備則根據物料類別,按設備的性能、型號、規格,根據計算的需要量選用。
5.廠區道路
(1)道路布置要求:
①道路布置應滿足工廠生產(包括安裝、檢修)、運輸和消防的要求。
②道路布置應與工廠的總平面布置、豎向布置、鐵路、管線、綠化、美化等布置相協調。
③道路應儘可能與主要建築物平行布置。一般採用正交和環形式布置,對於運輸量少的地區或邊緣地帶可採用盡頭式道路。當採用盡頭式布置時,應在道路盡頭處設定回車場。
④道路等級及其主要技術指標的選用,應根據工廠規模、企業類型、道路類別、使用要求、交通量等綜合考慮確定。
⑤廠區道路當人流集中,採用混合交通會影響行人安全時,應設定人行道。人行道一般應結合人流路線和廠區道路統一考慮進行布置,儘量使人行方便。
(2)道路方案設計的內容。決策分析與評價階段的廠區道路方案設計的內容包括道路型式、路面寬度和縱坡的確定,以及路面的選擇。其深度需滿足總平面布置、土石方量計算和投資估算的要求。

6.綠化布置
廠區綠化布置是總平面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廠區綠化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有調節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工廠的綠地率一般要求不小於20%,潔淨程度要求較高的不小於30%。
例題:廠區綠化布置是總平面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廠區綠化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有調節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工廠的綠地率一般要求不小於( )。
a、15%
b、20%
c、25%
d、30%
答案: b
分析:廠區綠化布置是總平面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廠區綠化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有調節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工廠的綠地率一般要求不小於20%,潔淨程度要求較高的不小於30%。
7.技術經濟指標
廠區總平面布置的技術經濟指標,系用於多方案比較或與國內、外同類先進工廠的指標對比,以及進行企業改、擴建時與現有企業指標對比,可以衡量設計方案的經濟性、合理性和技術水平。
(1)指標內容: 
(2)建築係數及場地利用係數的計算:
①建築係數: 
 
8.總圖運輸方案比選

項目的總圖布置方案比選,是對總圖布置方案從技術經濟指標和功能方面進行比選,擇優推薦。
(1)技術經濟指標比選。
(2)功能比選。
(3)拆遷方案比選。
(4)運輸方案的比選。運輸方案主要是在滿足生產的功能條件前提下,進行技術經濟比選。運輸方案的比選要求是:
①能夠統籌規劃場內和外部運輸,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場內和外部運輸、接卸、儲存形成完整的、連續的系統。
②項目的外部運輸,做到儘量依託社會運輸系統,擬自建專用鐵路、公路、碼頭,應有足夠的運量,避免浪費投資。
③主要產出品、大宗原材料和燃料的運輸,避免多次倒運,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④自建的外部運輸線路、車站和碼頭,符合規劃要求。
例題:項目的總圖布置方案的比選內容有( )。
a、運輸方案的比選
b、功能比選
c、拆遷方案比選
d、技術經濟指標比選
e、供水和排污處理方案比選
答案:a、b、c、d
分析:e為在項目選址中進行專題研究比選中的一項專題比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