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的第六講第三節

三、項目場(廠)址的比選

(一)場(廠)址比選的主要內容


  1.工程技術條件
  按要求比選的內容列表,填入各方案的條件或數據。工程條件的主要內容有:占用土地種類及面積、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地質條件、地震條件、征地拆遷移民安置條件、社會依託條件、環境條件、交通運輸條件、施工條件等。如表4—2所示。

  2.投資費用
  主要有土地購置費、場地平整費、基礎工程費、廠外運輸投資、廠外公用工程投資、防洪工程投資、環境保護投資以及施工臨時設施費用等。如表4—3所示。

  3.運營費用
  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及運輸費、產品運輸費、動力費、排污費和其他運營費用,如表4—4所示。

  4.選址中的幾項專題比選工作
  根據項目特點,在項目選址中可能需要對以下方面進行專題研究比選,主要有:
 (1)運輸費用比選。
  主要比較投入物和產品運輸條件,以選擇運輸距離短、運輸費用小的方案。
  對於海運,需要了解港口設施的詳細資訊,包括水深、起重能力、停靠港船隻的噸位、倉庫設施、保管費用、運輸條件、安全等。
  公路運輸時,除運費外,還應說明公路等級、道路及橋樑的寬度、通過能力、可能移交給項目的養路責任等。還應考慮現有公路的承受能力與阻塞可能性,是否需要擴建或新建道路。
  對鐵路運輸,應考核鐵路的運輸能力、裝卸設施、倉庫及儲存設施,可能發生的季節性阻塞等。
  對水運,應考慮河流及運河的寬度、深度、可使用船舶的裝載能力及其他有關問題。各場址的現有設施都可能存在制約因素,應考慮到新建鐵路、港口、公路的投資問題,這種費用可能使該場址變得不合算。
  對各種情況,都應估算費用,然後匯總比較。
 (2)投入物方案比選。
 (3)靠近原料產地還是靠近市場的比選。該項比選與上述兩項比選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4)供水和排污處理方案比選。
 (5)動力方案比選。
 (6)人力資源條件比選。
 (7)土地使用條件和費用的比較。

  (二)場(廠)址比選的方法

場(廠)址比選的方法主要有評分比選法、費用比選法和淨現值與差額內部收益率法等效益比選法,詳見《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實踐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一般採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四、項目選址報告的主要內容

對於重大項目,在決策分析與評價的初期階段(項目建議書階段)需要對項目場(廠)址專門研究,提出項目選址報告,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概述

  扼要敘述選址依據、原則、工作組及工作過程。對幾個場址方案簡單敘述,指出推薦場(廠)址。

(二)主要選址指標

說明項目的性質、生產特點及要求,並列出主要選址指標:
(1)建設規模。
(2)全廠占地面積,其中廠區占地、生活區占地。
(3)全廠建築面積,其中廠區建築面積、生活區建築面積。
(4)全廠職工總人數。
(5)項目用電量,全廠設備安裝總容量及需要容量。
(6)項目用水量。
(7)項目用蒸汽量。
(8)項目耗煤及其他燃料用量。
(9)項目全年運輸量,其中運入和運出量。

  (三)場(廠)址方案比較

應進行場(廠)址方案技術經濟綜合比較,並將比較結果概括在場(廠)址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表中。

  (四)其他專題分析
  說明所進行的其他專題分析。

  (五)提出項目選址意見
  通過方案比較,提出傾向意見。並描述推薦方案場(廠)址概況、優缺點和推薦理由,建廠後對自然風景、社會環境、交通、公用設施等的影響,供上級機關和投資方審批。

  對推薦場(廠)址方案的描述應包括下列內容:
  1.區域位置及場(廠)址概況
  2.占地及拆遷情況
  3.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
  4.地震及洪水情況
  5.氣象資料
  6.交通運輸
  7.給水排水
  8.供電及通訊
  9.原料、材料、燃料的供應情況
  10.社會經濟狀況

  (六)提出對下步工作的建議

例題:對於重大項目,在決策分析與評價的初期階段(項目建議書階段)需要對項目場(廠)址專門研究,提出項目選址報告,其主要內容包括主要選址指標。屬於主要選址指標的是( )。
a、建設規模
b、全廠職工總人數
c、項目全年運輸量
d、工程技術條件
e、投資費用
答案:a、b、c
分析:d、e為場(廠)址比選的主要內容,不是主要選址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