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口腔執業醫師考試大綱—醫學微生物學

一、微生物基本概念
定義與分類
(1)微生物的定義
(2)三大類微生物及其特點

二、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1.細菌的形態
細菌的三種形態及測量單位

2.細菌的基本結構
(1)細菌基本結構的構成
(2)肽聚糖的結構
(3)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細胞壁的結構和醫學意義
(4)細菌胞質內與醫學有關的重要結構與意義

3.細菌特殊結構
(1)莢膜及其與細菌致病性的關係
(2)鞭毛及其與醫學的關係
(3)菌毛的分類及其與醫學的關係
(4)芽胞及其與醫學的關係

4.細菌形態與結構的 檢查法
革蘭染色的步驟、結果判定和醫學意義

三、細菌的生理
1. 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1)細菌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與方式
(2)根據對氧需求,細菌的分類

2.細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謝
(1)細菌生化反應的原理
(2)細菌產生的與醫學有關的主要合成代謝產物

3.細菌的人工培養
(1)培養基的概念
(2)細菌在液體和固體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
(3)細菌人工培養在醫學中的套用

四、消毒與滅菌
1.基本概念
消毒、滅菌、無菌、防腐的概念

2.物理滅菌法
(1)熱力滅菌法的種類及其套用
(2)紫外線消毒的原理和套用

3.化學消毒滅菌法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種類、濃度和套用

五、噬菌體
1.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
噬菌體的概念、形態、化學組成及主要套用

2.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
(1)毒性噬菌體的概念
(2)溫和噬菌體的概念及其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係

六、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1.細菌遺傳與變異的物質基礎
細菌遺傳物質的種類

2.細菌遺傳與變異的機制
(1)轉化、接合、轉導、溶原性轉換的概念
(2)耐藥質粒及與耐藥性的關係

七、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1.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
(1)正常菌群、條件致病菌、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症、醫院感染的概念
(2)條件致病菌的致病條件

2.細菌的致病性
(1)細菌的毒力
(2)細菌內、外毒素的主要區別

3.宿主的非特異性免疫力
(1)非特異性免疫的組成
(2)吞噬細胞吞噬作用的後果
(3)胞外菌感染、胞內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點

4.感染的發生與發展
(1)細菌感染的來源
(2)菌血症、毒血症、敗血症、膿毒血症的概念

八、細菌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1.細菌學診斷
(1)標本的採集原則
(2)檢驗程式

2.血清學診斷
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

3.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
(1)特異性免疫的獲得方式
(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製劑

九、球菌
1.葡萄球菌屬
(1)形態、染色和分類
(2)致病物質的種類和所致疾病
(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鑑別要點

2.鏈球菌屬
(1)形態、染色和分類
(2)致病物質的種類和所致疾病
(3)鏈球菌溶血素和臨床檢測的關係

3.肺炎鏈球菌
(1)形態和染色
(2)主要致病物質與所致疾病

4.腦膜炎奈瑟菌
(1)生物學性狀
(2)主要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
(3)標本採集和分離鑑定

5.淋病奈瑟菌
(1)形態、染色、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
(2)防治原則

十、腸道桿菌
1.腸道桿菌的共同特徵
(1)形態、染色和結構
(2)生化反應的特點

2.埃希菌屬
(1)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的種類
(2)腸出血型大腸埃希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
(3)大腸埃希菌在衛生細菌學檢查中的套用

3.志賀菌屬
(1)種類、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
(2)標本採集、分離培養與鑑定

4.沙門菌屬
(1)主要致病菌種類、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及免疫特點
(2)腸熱症的標本採集及分離鑑定
(3)肥達試驗和結果判斷
十一、弧菌屬
1.霍亂弧菌
(1)生物學性狀
(2)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

2.副溶血性弧菌
所致疾病

十二、厭氧性桿菌
1.厭氧芽胞梭菌
(1)破傷風梭菌的形態、染色、抵抗力、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
(2)產氣莢膜梭菌的形態、染色、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3)肉毒梭形態、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

2.無芽胞厭氧菌
致病條件、感染特徵及所致疾病種類

十三、棒狀桿菌屬
白喉棒狀桿菌
(1)形態、染色、致病物質及所致疾病
(2)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十四、分枝桿菌屬
1.結核分枝桿菌
(1)形態、染色、培養特性和抵抗力
(2)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免疫特點
(3)結核菌素試驗的原理、結果判斷和套用
(4)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2.麻風分枝桿菌
形態、染色和致病性

十五、放線菌屬和奴卡菌屬
放線菌屬和奴卡菌屬
(1)主要致病性放線菌
(2)硫磺樣顆粒及其臨床意義

十六、動物源性細菌
1.布氏菌屬
形態、染色、種類和所致疾病

2.耶爾森菌屬
鼠疫桿菌的形態、染色、致病物質和所致疾病

3.炭疽芽胞桿菌
形態、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

十七、其他細菌
1.流感嗜血桿菌
形態、染色、培養特性及所致疾病

2.百日咳鮑特菌
形態、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

3.幽門螺桿菌

4.軍團菌
傳播途徑及其所致疾病

5.綠膿假單胞菌
十八、支原體
1.生物學性狀
支原體概念、培養特性及其與細菌l型的區別

2.主要病原性支原體
(1)肺炎支原體所致疾病
(2)溶脲脲原體所致疾病

十九、立克次體
1.生物學性狀
概念、形態、染色及其培養特性

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體
普氏立克次體、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恙蟲病立克次體和q熱柯克斯體的傳染源、傳播媒介和所致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