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CK經濟法基礎講義第十章第三節

第三節 票據結算
屬於本章的重點內容,注意本節的內容是可以在簡答題中進行考察的。
一、票據的功能
包括支付功能、匯兌功能、信用功能、結算功能、融資功能。注意選擇題的考察。
二、票據的當事人
分為基本當事人和非基本當事人。
1、基本當事人分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本票中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基本當事人不存在或不完全,票據法律關係就不成立,票據就無效。
2、非基本當事人包括承兌人、背書人、被背書人、保證人等。
三、票據的權利與責任
1、票據權利:
(1)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
付款請求權是第一順序權利(主票據權利)。
追索權是第二順序權利(償還請求權利)。
(2)票據權利的時效
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兩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兩年;
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六個月;
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被拒絕承兌或被拒付之日起六個月;
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日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三個月。
★超過票據權利時效時,喪失的只是票據權利,但是仍然享有民事權利。
(3)票據權利的行使
包括票據的提示承兌、提示付款、行使追索權。
①提示承兌:
定日付款或出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要在到期日前提示承兌;
見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在出票日起一個月內提示承兌。
②提示付款:
支票自出票日起十日內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本票自出票日起兩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銀行匯票自出票日起一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定日付款、出票後定期付款或者見票後定期付款的商業匯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內向承兌人提示付款。